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关系 ,提出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指标和学术批评机制的学术评价体系来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多元学术评价系统中,以改善现有学术评价的不足,进而促进学术评价良性发展,本研究在总结分析当前学术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学术评价现存问题,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系统模型的构建问题,并论证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笔者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学术评价系统模型的基本要素,并初步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学术评价系统整体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组织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教改新举措,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在逐步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双语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从而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它与传统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定一套可行的评价体系.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清末以来,通行的吸纳西方的纯文学散文观念感性抒情审美艺术娱乐本位,肢解了传统正宗大文学散文观念,古代散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纯文学散文观念的附庸和注解。传统正宗大文学观念,散文不是纯文学,只是学术整体之一面,不是脱离学术体系的存在。应深刻反思古代散文研究脱离学术体系之弊,纯文学散文观念不是唯一正确的散文观念,应充分体认、尊重并重新建构传统大文学散文观念,复归传统,走返本开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校“两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效果评价调控机制对于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活力和促进教学改革意义重大。目前高校“两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存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目的性等问题。要建立科学的“两课”教育教学效果评价调控机制,其指标体系必须坚持整体性、导向性、客观性、实效性和可行性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选择适用于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CIPP模型,从课程背景、课程投入、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4个方面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评价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找到不足,进而指出课程思政优化方向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由此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为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术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学术评价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重成果发表的载体,轻内容本身、重成果境外发表,轻国内首发、重成果数量,轻研究质量、重理论研究,轻资政对策成果等倾向。解决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难题,需站在系统和战略高度,加强评价治理体系建设。治理体系呈现主体多元性、信息共享性、方法科学性、结果反馈性等特点。治理体系的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参与,并建立包括评价组织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等在内的多种评价机制,才能实现评价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进而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术创新评价已有一些共识,也有一些进展,但对有关创新、创新质量的理解和阐述则不很清晰和准确,在评价目的的制定、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方法的使用、评价制度的设计等方面尚存在误区,对跨学科创新评价、非共识研究及成果评价尚无具体标准、办法。学术全评价分析框架注重的是内容和效用评价,依赖于同行专家的评价和实践、时间的评价。可以应用该框架解决创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厘清学术创新的概念,确定创新的类型、层次、程度,并使其指标化。精心挑选精英评价专家和大众同行专家,建立与完善元评价申诉等监督机制。更注重时间、实践的评价,更强调对创新结果及其效用进行评价。必须以评价目的为龙头,建立全国或高校文科评价第三方机构或协作协调机构,解决规范术语、数据标准等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是当今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许多高校开始了其相关专业或课程的"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在克拉申"输入假说"指导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水平不一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包含五种类型的"立体式"双语教学体系模式,并对其在英语学习,专业学习和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分析阐述。希望能为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理论课堂和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针对“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探索了“四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体系的原则、意义和路径,对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关于教学的系统而专门的学识和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学的深入认识、全面知识、高超能力和卓越成果。认同、研究教学学术,会扩大学术的范围,促使教师正确地认识大学教师及其教学和努力地研究教学,恢复教学在大学中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走向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向是对“全能型”教师发展范式的否定,并已成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和新内容。教学学术可以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回归大学教学的本真。在教学学术的理念下,大学教师需要广采众取,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博学型教师;需要投身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广泛交流成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善于整合资源成为创造型教师等方略来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上教学的学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三时段的评价是整个网上教学学习评价的统一体,时间、目的、方法、作用各有其针对性特色,但都须服从客观、全面、定量、多渠道诸原则。网上教学的学习评价流程从确定全部或部分网上学生对象开始,到网上观察提问、网络化形成练习、虚拟实验、网络态度问卷、网上考试、评价指标体系树状结构、权重系数、等级划分与量化、评价标准、资料收集、统计分析、都必须精心设计,才能反馈真实信息、诊断教学疑难,认定教学效果,发现与把握规律,以完善网络教育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教学学术型大学教师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学术型大学教师的特征是指具有教学学术或教学学术水平高的大学教师区别于教学学术水平低或毫无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的独特差异或不同点,体现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成就两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富有教育知识、充满问题意识、展现教学机智和进行有效交往,后者主要表现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学学术理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高校教学面临的现实危机为背景,深入分析教学学术的内涵和特征,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尤其以高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标准为核心,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学术厘清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组织、制度、机制、文化等几方面入手,积极构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良好环境。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与合作,提高教学学术水平,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偏重于评价的筛选功能,导致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方法数量化、评价主客体单一化。变革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科改革的当务之急。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必须首先确立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确立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变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将笔测、档案评价方法、活动评价方法结合使用,并正确处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为了迎接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完成学校"迎评促建,打造强势本科的品牌"的主要任务,应充分做好各项教学文件等评估支撑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对支撑材料中的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格式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和实验课结构的具体剖析,提出了一套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层次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权重。然后从理论上提出一种模糊数学处理方法,对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判。依据评判结果,去判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通过评价不仅能扭转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不重视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而且可以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公共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教师是决定公共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反思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学术为研究视角,对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反思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公共课教师教学反思主要存在学术研究意识薄弱、学术方法欠缺、学术情感淡薄、反思成果封闭化等问题。研究以教学学术理论为分析依据,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尝试提出改善公共课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唤醒基于学术研究的教学反思意识;开展基于校本研究的教学反思行动;开展以学术团体为载体的教学反思研究;搭建教学反思研究成果公开评议、交流平台。以上策略可以化解"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冲突,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让教学不再是一种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