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建中 《北京纪事》2013,(4):110-112
中国有一句成语“温故知新”。说的是了解过去的事情有助于知道如今的新事物——比方说“房东”这个东西。实际上“房东”不是东西,而是一种人,一种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老北京人形象地称呼他们“吃瓦片的”。  相似文献   

2.
苏丝黄 《社区》2013,(11):64-64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傲慢。 我比较熟悉的是北京人的傲慢,常在本地老牌出租车司机、售票员和胡同爷们儿身上看到。他们眼光下斜,用鼻音说话,开口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家长里短或中东局势。让外地人听着顿觉自己微如蚁尘。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 《社区》2014,(2):32-32
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气候。冬季,天蓝得让人无法置信,阳光灿烂,却又干燥寒冷;夏季,雨水充足,凉爽。其次是鳞次栉比、蔚然壮观的建筑群。再次就是在传统习俗影响下的北京人所独具的幽默感、耐性和彬彬有礼。天空澄澈,令人心旷神怡。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黄包车夫们滔滔不绝地说着笑话,幸灾乐祸地拿人开心。宽厚作为北京的品格,融于其建筑风格及北京人的性情之中。  相似文献   

4.
杨旭 《社区》2014,(17):30-30
北京人爱喝茶。串门的一项重要礼节就是——沏茶,北京人也叫“沏水”。先放茶叶后放水叫“沏”,先放水后放茶为“泡”。其实北京人是爱好喝茶,而非乐于品茶。大碗儿、大口,咕咚咕咚的灌——尤其爱喝酽茶的,最爱“大把儿缸子”。过去还有人熬茶:先把茶沏上喝几遍,然后兑水倒进砂壶里大火熬,味浓色重。北京的茶具最讲究也不过是在茶叶罐、大盖碗儿、茶杯、大小茶壶上下点儿工夫。茶壶以小为贵,多为细瓷。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中,接连看到几起少年犯罪的报道,使我非常惊愕。 现在我们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少年一代的成长教育,颁布了许多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社会上总有一些坏人的勾引和不良风习的侵蚀,加之有些家长的溺爱和疏于教育,致命一些孩子染上了网瘾等恶习,这是极其可悲的!  相似文献   

6.
张善培 《北京纪事》2014,(8):103-104
老北京人在夏季来临时,会根据自家的条件,把居住的环境弄得很凉爽。天棚,也叫凉棚,自明清至民国时期,北京的皇宫王府,达官贵人以及胡同中的大宅门、四合院儿,街市中的大饭庄、大商场都讲究搭天棚,以遮骄阳祛暑热。搭天棚,也叫搭天花、搭彩、搭凉棚,有席棚、布棚、玻璃棚等数种。老北京时除用于乘凉防酷热外,也常用于四合院儿或饭庄里办喜事,如娶媳妇嫁闺女,老人做寿,儿孙出生后办满月,以及丧事等。老北京时有专门经营搭棚的棚铺,每逢进入夏季就自带席箔、杉槁、麻绳等物料给住户去搭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家每年都要在小四合院儿中搭个棚。我小时候也在院儿里见识过那些搭棚匠的娴熟技艺。这些棚匠搭棚立杉杆架子时讲究不刨坑,平地立起,整个棚架子严丝合缝,中间绝无一柱。其中有个瘦小的棚匠,爬杆登高非常敏捷利落,噌噌几下子就爬到几丈高的杆上端,就像“猴子爬杆”那样灵巧快捷,当时把我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在我家的四合院儿搭起一座高耸遮过院落房顶的大棚。那棚的四面都留有通风透气的空当,天棚正中还搭有两三个可启闭的“天井”,好比汽车的天窗,早晚可拉开卷席通风透气,非常方便。席棚在伏天后,仍由父亲找的棚铺匠人们拆除。天棚下既是大人们乘凉休闲之所,也是我们这些小孩儿跳猴皮筋、跳房子、抽陀螺、拍洋画儿、翻花绳等游戏的最佳游乐场。  相似文献   

7.
在“四零后”老人的记忆里,庙会就是老百姓纵情宴玩之所,除了礼佛奉神、烧香还愿、音乐百戏、诸般杂耍之外,应时小吃、古玩字画、各地杂货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当然,这里指的还是那个“想当年”的老北京庙会。  相似文献   

8.
做惯了皇城子民的老北京人,身上带着一股子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玩事不恭、油腔滑调的“痞气”,正因如此,他们才被外乡人称为爷——北京大爷。但北京人也是最讲礼数,宽容厚道、幽默风趣的,在北京人居住的宅院门上多刻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门联,而这些优点也充分地体现在歌谣当中。如这首:“人家赶集我也赶集,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这首歌谣正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阐明了“和为贵,忍为高”这个儒家学派最基本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赵桂钧 《老友》2009,(2):49-49
老北京人爱吃的春饼反映着北京人的美食态度——虽简单一味,却慎重搭配,且不肯随便凑合。即使就一饼、一面也要有许多的辅料来配。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的大城市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结构和时空分布,是社会经济自然演化形成的,非人力所能强勉。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自有其内在规律;结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具体国情,西部在城市发展战略中,需要实现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转变,走好西部大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违建——记忆中这词儿从来就没像当下这么火过,随着三环路旁某高档小区楼顶颇为雷人的多功能花果山被媒体曝光,违建现象一下子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热点词汇。想想这所谓的违建,不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私搭乱建吗?其实这词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从古至今人丁兴旺的北京城,违建似乎从未离开过这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发布,引起了市民热烈的反响,我也由衷地赞赏。我小时候总听老辈子的人讲:"人活在世上,对人要厚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北京涌进大批外地的人才,有保卫北京的解放军及其家属;有来北京做买卖的商人;有求学的学生;有大批参与首都建设的建筑工人……北京人对这些"外地人"特别热情:他们打听道、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和杨澄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且同室,他多才多艺,那一口京腔京韵和老北京的生活故事,常把我们同屋的人说得开怀大笑。几十年后,杨澄在国家旅游局任《中国旅游》和《中外饭店》两本杂志的社长兼总编。我们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正前些日子,傅伟打电话跟我说,到今年4月,《北京纪事》就创刊20年了。真是光阴似……噢,现如今光阴似箭不说光阴似箭,时兴说时间都去哪儿了。傅伟是哪一天给我打的电话,准确日子我还真记不清,可要提起20年前创刊时的事儿,我却历历在目。心中不免暗暗一惊:看来说不说时间都去哪儿了,20年过去,人也是老了。人老的征候不就是眼面前的事儿记不住,过去的事儿却记得倍儿清吗?  相似文献   

15.
吴惟 《北京纪事》2010,(10):97-99
虽然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我巳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也算得上半个老北京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位摄影人,我应当对北京有所回报。  相似文献   

16.
张田 《北京纪事》2013,(3):97-98
<正>遗留下来的老北京歌谣,除了在语言上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色,另外在内容中也留下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与乐天向上的北京精神。如这首流传广泛的《过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眼看就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坐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不仅概括了老北京人从腊月初八到过年时的整套民俗,而且还使用了数板  相似文献   

17.
1.老北京热闹街头骗人的买卖不少,多属于游商。托表的:手拿一块儿外观漂亮的手表,以低于市价兜售,机芯老坏或买者还未到家表先不走了。  相似文献   

18.
我是北京人     
正去年夏天我与老伴儿应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克利夫先生之邀,前住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访友旅游。教授夫妇早已年过七旬,他俩轮流自驾汽车,带着我们游历了美国东部13个州。70多天时间里,所到之处受到美国朋友们的热情接待,有几次动人  相似文献   

19.
面食浇头儿     
说起北京的面条浇头儿,当推卤面(甭管肉卤、素卤)为第一。现而今满大街老北京炸酱面,传递给人们一个信息——北京人非炸酱面不吃。那纯粹属于商业忽  相似文献   

20.
王陌 《社区》2005,(21):58-59
我对电影最深刻、最温馨的记忆大都来自北京西城区西四附近的那几家电影院。当年的西四算得上北京西城区很繁华、很热闹的所在。那里有百货商场、菜市场、小吃店、邮局,还有新华书店。最为重要的是,那么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却集中了三家电影院,为西四这片商业街平添了几许浪漫、清雅的文化气息。胜利电影院坐落在十字路口东边,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它的大家风度、宏伟气派;红楼影院位于西四丁字路口,造寸服装店的后面。它的外墙是红色的,入口处显得陈旧狭小,可是那未经雕饰的门脸总使人联想起它经历的沧桑,追忆它往日的辉煌。在马路西边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