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牡丹花节日里,我们聚集在玄奘的故里召开首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中外学术界的一件盛事。首先,我代表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玄奘研究中心、长安佛教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向全体到会的代表和来宾们致以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参与此次盛会的我国友好邻邦的使节、当地的领导以及不远万里而来的外国代表们。我们尤其高兴的是这次会议不仅会聚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很多著名佛学们,而且也集合了研究玄奘及其佛教理论——唯识论的第一流专家们。  相似文献   

2.
1981年10月9日至11日在意大利特兰托市召开了纪念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17名报告人中,除意大利学者外,还有来自中国、美国、西德和奥地利的学者。卫匡国(1614年生于意大利特兰托,1661年卒于中国杭州)是三百年前在沟通中西文化上作出卓越贡献的意大利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汉学家和地图学家。他在1643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的日本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日本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此次学术讨论会中方筹备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日方筹备委员会主任、日本卡乐B公司董事长及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松尾聪致开幕词,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和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也分别致词。中日学者和各界人士约150人出席了开幕式。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在人类社会走进21世…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2日至14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萨诺内,举行了由意大利著名的帕多瓦大学组织的第八届校际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诙谐:语言和技巧”。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意大利各主要大学、文学理论研究机构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瑞士等国的著名学者、教授、文学理论新秀共150多人。正在意大利进行文学研究的2名中国进修生,也应邀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受到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本刊通讯员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协办的“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9~1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邵九华由浙江省文化厅、宁波市政府和余姚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4月22日到26日在浙江省余姚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两、浙江和日本的36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26篇论文。这是河姆渡遗址发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当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1890~1969)的业绩,重新评价和探讨他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1989年5月25日到29日在广州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季羡林博士任执行委员会主任,会员由邓广铭、王永兴、石泉、陈胜磷、周一良、金应熙、胡守为、唐长孺、蒋天枢、蔡鸿生等教授和刘大年、林甘泉等研究员以及李侃等中华书局的各位总编组成。与会人员来自将近40个单位,共110人。虽称为国际学术讨论会,却只有密执安大学的张春树和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汪荣祖两位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的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8月7日~10日,由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东亚经济的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国学者约20人,日本学者8人,韩国学者5人。...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6O周年纪念日。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9月17日至20日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女和女性主义思想”国际专题学术讨论会李学军在迎接’95世界妇女大会的紧锣密鼓声中,我国第一次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干G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主办的,中外代表共80多人。无...  相似文献   

11.
1991年3月4日至7日,“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人民日报社、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联合主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和宗旨是,探讨东方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东方文化与现代化特别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的关系,寻求过  相似文献   

12.
1980年6月27—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了布哈林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英、美、法、意、奥、加拿大等国著名的研究苏联和布哈林问题的专家,波、匈、捷、罗、南斯拉夫和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共约五十多人。讨论会分五个专题进行。一、布哈林和“社会主义建设”;二、布哈林和革命中的国际关系问题;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布哈林;四、在斯大林主义最后确立情况下对布哈林  相似文献   

13.
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江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德国哥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和广州东亚音响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召开的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4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研究员致开幕词,德国驻中国大使博姆致词祝贺,国际...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南斯拉夫举行“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讨论会据南斯拉夫共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与机关报《共产党人》报道,国际论坛“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于1978年9月25日至29日在察弗达特举行了第三次园桌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来自世界各大洲49个国家的94名学者和160名南斯拉夫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说明,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会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会议讨论的问题是:1.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前提、力量和道路;2.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教授访华并发表演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共同邀请 ,于 2 0 0 1年 4月 1 5~ 2 9日到中国访问 ,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等地作学术讲演。哈贝马斯教授于 4月 1 7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论人权的文化间性”的讲演。在正式讲演之前 ,哈贝马斯教授首先表达了他此行对中国的印象。他认为 ,中国在文化上一直都是世界大国 ,中国的文化对欧洲来说一直都是伟大的文化。他深感自己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近现代史》杂志1989年第2期报道,1988年10月24—26日在高尔基大学举行了题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就与困难》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马里工学院、楚瓦什大学、莫斯科、列宁格勒、高尔基、喀山、基洛夫大约四十名学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参加了会议。15人作了报告。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科学共产主义教研室主任Д.З.穆达基洛夫教授作了《社会主义世界改革的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的报告。他对学术讨论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在学术讨论会的过程中尝试研究一些当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学报》2010,(4):F0002-F0002
2010年4月1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大会暨“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对外战略。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北京市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20多家单位向大会发来贺信贺电或赠送了花篮。  相似文献   

18.
<正>日常生活史作为近年备受学界关注的新研究领域,对拓展与深化中国历史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史的“生活”研究领域,由社会生活向日常生活的转变,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社会史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一环。自2008年以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即将“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规划为一段时期内着力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推进该项研究,中心在成功举办“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讨论会、“日常生活史视野下中国的生命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于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天津举办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旨在强调将日常生活置于具体生活场景,探讨日常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三国中青年未来意识比较童斌序1994年11月,在我国河南省首府郑州市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亚洲2005年论坛”第三次预备会议。此次讨论会由中国未来研究会、郑州越秀学术讲座、日本电通总研和韩国韩白研究财团共同主办。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今年4月12日,印度国际大学校长、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该校校庆大会上宣布授予本文作者巫白慧教授国际大学最高荣誉教授称号、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表彰他在中印学术的长期研究中所作的贡献,特别是他在印度语言和哲学方面的成就。最近,印度驻华大使梅农在他的北京官邸举行隆重仪式,代表国际大学将最高荣誉学位证书授给他。巫白慧教授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巫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