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一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他们的节日"四月八"当中渗透着浓浓的谷魂崇拜和牛崇拜气息,昭示着谷物和牛在布依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古代的“族”字原指氏族军事组织 ,后具有了分类学意义 ,西周时期主要指宗族。随着国家组织的发展 ,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周氏宗族组织成为统治阶级力量 ,同族的观念也在国家形式的政治层面渐次扩大 ,中原“诸夏”为同族 ,蛮夷戎狄为“他族”。先秦文献中的“五方之民”是最具民族志意义的记载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对“族类”关系的影响是一个方面 ,而以当时“中国”之“教”来教化天下的观念 ,则产生了“有教”则无“族类”之分的观念或事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族类”观与今天理解的“民族”具有渊源关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风水”学说形成的历史源渊 ,“风水”学包含的内容 ,以及“风水”学在贵德县地理环境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民族研究学界长期认为 ,中文“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 ,是近代由日本创造并传入中国的外来词 ,这一通行多年且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根据。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民族”作为名词形式应用于宗族之属和华夷之别的一些例证 ,证明了“民族”一词是古汉语固有的名词。在近代中文文献中 ,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出现在 19世纪 30年代。日文中的“民族”一词见诸 19世纪70年代翻译的西方著述之中 ,系受汉学影响的结果。但是 ,“民族”一词在日译西方著作中明确对应了volk、ethnos和nation等词语 ,这些著作对nation等词语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对清末民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民族”一词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中 -日 -欧外来词”。  相似文献   

6.
老一代学者曾经谈到的“去蔽”思想,应该是我们今天“补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潘光旦先生从“去蔽”的角度来强调人文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今天仍然很有启发意义。社会心理学对于“偏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蔽”研究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理学对于消除“偏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研究“去蔽”的途径。人们无论生活在大社会还是小团体中,都要努力地去认识自己的社会和文化,同时要去了解和理解他人的社会和文化,要尽可能做到既有自知之明,又懂得他人。这样,“去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8.
“日”“月”分别为太阳和月亮的象形,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历代学者对“日”“月”的形中之义都没有作出圆满的解释,而“日”“月”为男根女阴之象形的新解,圆通地解释了二字的形中之义,并得到了字形、字义、方言、外族语及神话文化等方面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一碗洋芋面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有永远也说不尽的故事和文化渊源。有些人是为了吃饱,有些却是挑着拣着吃,哪一种好吃就吃哪个,渐渐“吃”就被归纳为一种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对汉语“除了”相对英语中的介词使用及翻译方法作了阐述。可以表示“在整体中加入一部分”、“从整体中除去一部分”、“仅有或只知做……”等含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沅陵巫傩文化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各种文化因子的互动和融合,使其傩文化具有原始、诚信、情义、娱人、人性和世俗等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为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3.
鉴于史学界对“华夏族”这一概念使用的随意性 ,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华夏族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复合概念 ,不是指古代某一部族 ;华夏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至春秋战国时才开始用“华夏”作中国的代称 ,对远古的原始部族不能使用这个称谓 ;并分析了将仰韶文化创造者误认为“华夏族”的原因以及“华夏”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对碑铭金文与正史典籍鲜少引用对照,并使用《西藏王臣记》等对唐代吐蕃史事记载非常不可靠的教法史料,致使彼等所宣称之"大西藏",在史实上站不住脚。其次,众所周知,政治统驭的疆域,随着王朝势力而变迁,固定疆域界线的主张,显与历史事实常识不符。其三,青海、四川与云南省等多民族聚居且镶嵌的情形在所多有,尤其,藏族在该多民族区域呈现少数弱势状态,一律划入藏区,不易治理,难以服众。作者认为西藏疆域的区划,应尊重历史事实与民族现况  相似文献   

15.
16.
浅谈《格萨尔》藏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一般分为寺院藏戏(俗称"羌姆")和舞台藏戏两大流派.据我们实地调研,<格萨尔>寺院藏戏发源于四川竹庆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而<格萨尔>舞台藏戏则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将<格萨尔>故事首次以戏剧形式搬上舞台的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业余藏戏团.<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的田野调查,试图用“悬搁”描述他们的生活状态.队员通过强调工作与生活上的困难,建构了与非洲的距离,从而排斥进入当地生活,希望自己能“悬”在当地社会情境之上,“搁”在此时此地之外,保持与周围人士最小范围的接触.“悬搁”状态导致的生活沉闷和人际摩擦,反过来强化了“悬搁”.本文认为,“悬搁”状态说明了生活在共同物理空间的队员,并没有形成有意义的“社会团结”,队员的真正互动对象是抽象的国家和遥远的家人.援非动力来自于队员们对国家的“期待”,即对某种未来承诺的期许,这是一种犹如“礼尚往来”的互动机制.在“悬搁”中“期待”,说明了两种状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典经济学从“原子化个体”假设出发,认为人类的交换本性可以自发形成市场,因此市场的诞生是一个“原生”过程.本文以民族志的叙事呈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如何通过对集体记忆的改造使地方性市场的建构获得现实可能性,因此展示出市场的文化嵌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范式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个案的细节解读对“集体记忆”理论本身进行移动程度的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英国北肯色诺顿丁山狂欢节的精彩叙述和深入分析为线索,展示了社会象征的戏剧性过程和仪式符号承载的权力再生产状态,揭示出文化样式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是分析复杂文化情景的范例.它探讨了在种族、阶级、移民、贫富等交织而成的复杂社会里,人们如何认同身份,继承文化传统,利用仪式,节日创新,组织社会剧,达到娱乐自己,满足心理需要,动员群体力量,寄托信仰,表达政治渴求的目的?最后对艺术和政治应该保持何种关系才能完成这一任务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蚩尤和黄帝的故事文本,并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对与之相关的族源表述加以分析.认为就多民族传统构成的中华文明而言,不同祖先的历史叙事是族群区分和互动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