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创作中以人物意识为中心,深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思索体验。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叙事小说,作者采取描写人物生活中的某个时刻及其内心活动来代替传统小说中的顺时性、直线性叙述,从而体现出这一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空间化。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在现代背景下对外在现实空间和内在想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女主人公在二种空间的融合中对世界及自身不断认识和提升的过程,并在第三空间这一新的空间思考模式中寻求其成熟与超越途径,最终探索空间作为一种探讨现代社会复杂关系的方式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亨利·詹姆斯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在建筑、绘画、园艺等领域中流行的画意书写美学理念跨媒介性地运用到了小说叙事中。以詹姆斯的《波音顿的珍藏品》和《阿斯彭文稿》为例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詹姆斯画意书写的创新之处。研究发现詹姆斯在这两部小说叙事中借鉴了画意书写派常用的透视缩短、色调对比以及衰败古旧的理念,把小说创作成具有双重视角张力之美的、透露着浪漫主义感伤情愫的画作。画意书写是詹姆斯尝试图像叙事的重要表现方式,他突破了传统画意书写以自然景物为中心的做法,转向人文场景,专门探讨人与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女人的肖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依托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有关情节设计的描述,挖掘《女人的肖像》情节构思中的传统元素及其对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作用,以此管窥亨利.詹姆斯小说对古典戏剧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伴随着20世纪以来所出现的文学向内转向的局面,传统的线性叙事受到了挑战,空间叙事大量出现;对空间叙事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空间叙事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在空间叙事作品中内在的关系,空间叙事的表现方式及其所展现的意义,可以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获得进一步了解,从而对理解现当代中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独特叙事方式可以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欧·亨利的小说通常以其“意外的结局”为人津津乐道,事实上,他在《重新做人》一文中巧妙运用了空间叙事.在客观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叠与冲突中,故事情节合理推进,人物性格自然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故事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违背传统惯例,建立了独特的空间形式布局,为西方现代小说树立了新的范型.本文从文本分析入手,分析了小说的结构布局的空间性,论述了这种空间性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场景并置、重复叙事,并探讨了((尤利西斯》的空间形式的美学意义及其对后现代主义创作和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重点考察了王蒙小说所展现的文学空间形态及其性质,探讨王蒙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运用现代主义的意识流交错手法,持续地尝试融合新的技巧,将行为的因果关系消失于无形,把时间还原为空间.刻意地回避传统的叙事结构,开创出新的叙事方式.同时该文还论述了王蒙小说中所隐涵着的"分离-考验-回归"和"走路"等原型类型,分析了前者在叙事结构和塑造艺术形象上所起的"祭仪"作用,后者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了王蒙小说在艺术创新过程中的独特性,重新审视了王蒙的反思作品的艺术特征及贡献,并进行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早期短篇小说《德莫福夫人》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表现了对意识中心叙事手法的实验性运用,该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故事是在他人的“凝视”下展开的。运用米歇尔·福柯的凝视理论,从空间结构、全景敞视和医学凝视等角度解读《德莫福夫人》中女性作为附属品被父权社会物化的地位。詹姆斯在该小说中描写了不甘于被男性操控、争取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德莫福夫人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詹姆斯对女性地位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水鸟》的空间叙事特点.小说将物理空间和隐喻空间紧密结合,通过回溯、并置、第一人称等叙事手段的运用,女主人公皮格特在物理空间的挪移和置换交织着社会空间的异质生存体验,并最终投射到其拥堵和闭锁的心理空间,书写了她的边缘生存境况及其人生悲剧.《潜水鸟》中的空间形塑了皮格特的主体特性,成为小说主题建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在《副领事》中,玛格丽特·杜拉斯通过叙述、对话、描写的方式中止了叙述中的时间流程,维持了一个永久存在的现时;同时,多重故事的并置以及穿插在其中的诸多小的意义单位的并置在空间上填满了现时;由蒙太奇式镜头拼接叠放创造出的多个空间化的场景进一步巩固了小说的空间结构。国内关于《副领事》的研究日益丰富,涉及小说中的音乐性、诗意叙事、缺失的主题等众多方面,但对其上述打碎叙事及其整体的空间形式至今尚无深入研究。本文旨在运用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从结构、内容到阅读主体诸方面对《副领事》的空间形式进行分析解读,以期在探索该小说的文学与美学价值的同时,对叙事作品的空间性及其表现方式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达洛维太太>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意识流小说,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文章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从空间并置、多视角叙事、印象主义手法等方面探讨<达洛维太太>的艺术特征,认为其是一部具有空间形式的小说.空间技巧的引入扩充了作品的艺术容量和思想内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功能,大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评点者打破小说线性叙事的传统,构筑了一个相对自足的《金瓶梅》话语阐释空间。叙事空间成为浓缩小说文本意蕴的符码,小说评点者的空间叙事建构,将各个叙事单元组合成相互渗透的意义之网,凸显中国小说理论强化文本细读之时的整体统摄眼光。以空间思维来读解小说文本和审视社会生活,《金瓶梅》评点者的空间意识展示了文本阐释空间的延展性知开放性,彰显了体悟小说文本意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万宁以空间叙事的方式,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示了现代人新的空间体验及其与传统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新的空间生产中存在的心理焦虑,并在城乡生存空间的对照性描写中表现出逃逸的浪漫想象与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4.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明确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是小说文本叙事的重要内容。"空间"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对细节的重视与关注,完成了对易逝"时间"的补充,是小说空间叙事功能的体现;对空间节奏的把握与个体空间的凸显也使得其长篇小说拥有了自己的文本特征。当然,这些与作者对"宏大"小说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明确亨利.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的《大地》虽然是用传统叙事写法创作的小说,但仍带有明显的叙事空间化的倾向,体现了时空维度的统一。小说以王龙一家所居村庄为基点空间,同时又设置了附近的城镇和南方大城市两个外缘空间。三大空间都具有表征人物性格、助推情节发展和突显主题思想等多种功能。三大空间都蕴含着地理、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因素,都由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构成,并都表现出实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三大特征。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谙熟中国小说写法是作者得以充分发挥空间叙事的长处并圆满完成故事讲述宗旨的决定性前提。  相似文献   

18.
小说叙事离不开时间,但在现代小说中事件的线性时间顺序往往被打破,各个事件在叙事作品中所形成的空间位置也被重新排列.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探讨《悟史先生之谜》第一章中有关母亲跌倒事件的时空叙事之惑,通过分析母亲跌倒事件叙事所呈现出的时间之流与记忆之城的对抗来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这一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学界关于米兰·昆德拉作品的时间叙事的关注和研究很多,但对其空间叙事的研究却很少。鉴于昆德拉的新作《庆祝无意义》的空间叙事极具特色,本文首先聚焦于故事空间叙事的运用手段和分类,然后通过空间叙事与故事情节对空间构建来探讨小说的主题。此过程中会有很多新发现,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题旨,感受昆德拉空间叙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弗兰克·穆尔豪斯是澳大利亚新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以间断叙述技巧而蜚声文坛,其著名的短篇小说《与人性相关的五个事件》就是这一叙述技巧的典型代表。间断叙述在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的叙事功能密不可分,正是由于空间的参与,才形成了所谓的间断叙述,尤其是亨利.詹姆斯提出的空间场景系统更是对间断叙述的形成起了支撑作用。此外,作品中所反映的超越和本真两大存在主义哲学内涵的展现过程又与空间场景相呼应,可谓内容与形式达到了最大限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