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创作中以人物意识为中心,深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思索体验。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叙事小说,作者采取描写人物生活中的某个时刻及其内心活动来代替传统小说中的顺时性、直线性叙述,从而体现出这一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空间化。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在现代背景下对外在现实空间和内在想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女主人公在二种空间的融合中对世界及自身不断认识和提升的过程,并在第三空间这一新的空间思考模式中寻求其成熟与超越途径,最终探索空间作为一种探讨现代社会复杂关系的方式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表现出典型的空间叙事特征。小说中选取的三个关键的地质空间对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和表现作品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时空体空间共时层面布里奥妮和罗比处于运动趋势,而塞西莉亚处于静止趋势,这不仅与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相吻合,而且反映了历史事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历时层面布里奥妮的运动呈现环形运动的特征,这种环形运动的轨迹反映了布里奥妮从懵懂无知到自我悔过的成长过程。多重视角转换并置闪回重复等手法使该小说取得了叙事的文本空间,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盗梦空间》作为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之作,在引进国内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片在叙事策略上,尤其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方式,一直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认为该片采用了空间化的时间设置,用空间割断时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梦幻式套层结构的形式,使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准确的命名对问题研究合法性的确立至关重要.本文从哲学、物理、心理、社会空间的批判中离析文学叙事空间,认为它是读者对作者在叙事文本的故事和话语层面的空间化设置所作的知觉性或想象性复建.因语言习惯、理论诉求及边界差异,叙事空间异于空间叙事.  相似文献   

5.
时间与空间构成了叙事的两个基本维度,如果说线性叙事注重的是时间的叙事功能,空间叙事则更加关注空间的叙事功能。《卷耳》、《七月》等篇即以对歌形式或曰对答之体,为我们呈现了《诗经》作为民歌或仿民歌的生成特征——空间叙事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叙事学和都市文化的角度,将《嘉莉妹妹》中城市空间具体形态划分为梦幻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两个不同方面,探究作者在叙事中如何以这些丰富的都市空间景观的并置转换,来凸显城市主题,推进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时间经验,也是一种鲜明的空间体验。20世纪80年代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蕴含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尤其是以战场与牛棚、广场与工地、乡土与山野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从形式方面来说,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空间叙事运用了历史化、政治化和美学化等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政治意识和美学精神,始终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与追求。总之,社会主义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拉斐尔前派诗歌的“虚构死亡”叙事是其“现世死亡”的叙事变异,也是“死亡恐惧意识”到“死亡不惧意识”转化的表征。空间叙事视阈下,以叙事空间天堂或天国、地狱或冥府、墓地或家园等为“虚构死亡”的文本叙述层,解读拉斐尔前派诗歌的来世复活与生死轮回哲学观,死亡的不惧意识和不朽思想,分析诗人超然物外的“出世”境界,论证诗人在精神层面对死亡的独特认知,发掘虚构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绿牡丹》中有主人公在多个城市辗转的情节,也出现了许多在一些相对狭小的空间中发生的故事。这些空间绝对不是随意出现的,每次都被作者利用发挥,关系到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说主旨表现等方面。本文从开放的空间——亭子,宗教的空间——寺庙、道观,秩序空间——座次三个方面解读空间叙事在发展小说情节,塑造独特的人物个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短篇杰作,其对叙事时间的处理一直为评论界所称道, 就作为文化与性格的空间,它始终没有被深层次的窥探和瓦解过.小说中作为空间意象的"木屋"对于文本具有结构意义和审美功能,作为文本潜在的关节点和一种叙事力量,始终在发挥作用,直到文本终结时形成最富成效的瞬间.  相似文献   

14.
论《沉沦》的“病态叙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图通过对《沉沦》中郁达夫有意识无意识的“病态叙事”,来发掘小说的深刻内蕴;指出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有病”的人,作者采取了“病态叙事”这种方式来展现和表达自己的内心痛苦,从而揭示五四一代先进知识分子普遍的痛苦和绝望。  相似文献   

15.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的《大地》虽然是用传统叙事写法创作的小说,但仍带有明显的叙事空间化的倾向,体现了时空维度的统一。小说以王龙一家所居村庄为基点空间,同时又设置了附近的城镇和南方大城市两个外缘空间。三大空间都具有表征人物性格、助推情节发展和突显主题思想等多种功能。三大空间都蕴含着地理、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因素,都由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构成,并都表现出实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三大特征。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谙熟中国小说写法是作者得以充分发挥空间叙事的长处并圆满完成故事讲述宗旨的决定性前提。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空间对电影的意义至关重要。电影中丰富多元的空间结构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以其幽微精深的意指深化了叙事效果。电影《过界男女》正是借助空间叙事策略以完成电影艺术的叙事目的,影片不仅围绕"过界"主题建构起二元空间结构的叙事框架,还以空间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与线索,而且通过具有丰富意指的空间意象展现影片的审美意蕴,传达对现代人类生存的反思与关怀。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妮可·克劳斯凭借其2010年创作的《大宅》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大宅》讲述了一段关于犹太人寻根的艰辛历程,探讨了犹太人寻根这一深刻主题,发人深省,揭示了正视历史和反思历史的重要性。该小说具有典型的空间性叙事特征,特别是作品中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的空间性叙事,生动地再现了一段犹太人不堪回首的被迫害历史和无比辛酸的寻根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以"空间"为切入点,运用叙事空间理论,探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叙事空间艺术。由叙事技巧上的"空间叙事"可以看出,梦境作为整部儿童小说的基本框架,构成奇异的幻想空间,具有"神圣空间"特质。而从叙事结构上的"空间形式"可见,该儿童小说采取了圆圈式的叙事空间,由空间转换建构而成。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约有120次的天命描写, 这形成了《三国演义》空间叙事的天命空间叙事部分。天命空间的存在源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 它由四个层次构成。天命空间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起到了掌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