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安全文化的产生及特点.提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安全行为产生安全观念,在安全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必将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文化,应该而且可以发展成为安全文明.  相似文献   

2.
近五年来网络文化安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文化安全已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研究点。通过系统梳理近五年来网络文化安全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将网络信息安全等同于网络文化安全是错误观点、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冲击是最严重的社会危害",并针对导致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化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和随之产生的文化全球化趋势,导致了政治、信息、教育等安全问题上的各种各样的强烈反应。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文化安全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具有不可否认的现代优势;中国文化安全是解决现代化发展中全球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所有这些为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外交战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地理、时间和空同的三维进程。文明的延续以至文明的衰亡,都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文明是自然一社会一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人类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理论界》2008,(4):10-11
舆情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势必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公共决策、民主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个人与社会一直在风险中前行,寻求安全是共同生活的一个核心内容,这一过程促成了重要的智慧形态。文明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解释基本的智慧形态——风险求存、彼此宽容、和平共处,以及它们的更新、发展、递进和留下的问题。文明的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中西文明各自的特点,感悟到一种醇厚的世俗底蕴——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对人和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刻意追求,如何凝成了中国文化的基调。文明的比较研究也揭示了,以往共同生活(特别是西方现代性以来)所构筑的安全底线被一一突破,现有问题已经涉及到文化和文明的极深处。从而催生了一种思考:我们时代的文明也许踏入了另一个周期,正在走近一个新的分水岭。在这一转折期,面对新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的挑战,中华文明的智慧显示出特别的意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展览馆作为服务公众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也越来越注重安全体系的构建。如何创建适合于展览馆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安全文化,也逐渐成为展览馆人不断思索和追求的目标。就如何用科学理念创建展览馆安全文化进行初步探索,旨在使展览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社会作用,更能为大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参观场所。同时,也能为大众创造安全氛围,共同为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安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民族经济、政治等社会诸多因素的整体性问题。经济与文化的关联性,使得民族经济的不够发达成为了民族文化安全危机的重要原因。加速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是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进行民族文化资本化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亚地区自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体成员国由于对俄罗斯的传统依赖以及经济水平普遍不高等原因导致大量非法移民的产生,从而给非法移民接受国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问题,对中亚地区以至周边国际社会的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非法移民问题成为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部分,由于中亚地区非法移民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化等特点,决定了非法移民问题必须通过地区内部的紧密合作以及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等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涉及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是保障生产、预防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创新措施、丰富内容,逐渐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关注安全、自觉做到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实现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保平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英  刘艳房 《河北学刊》2006,26(5):223-227
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并产生了以主权为本质属性的民族国家开始,国家利益就成为所有国家行为的起点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军事对抗的减弱,文化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因素成为国家利益的要素之一,从而成为各国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笔者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思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安全文化来加强我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终身的安全教育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是减少社会安全事故突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增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网络与卫星通讯技术的普遍使用,推动了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利益重组和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使得心理意义上的社会不安全和各种损失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随着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现代各种制度控制确保社会安全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人们的风险意识在增加,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也在深入,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文化现象。风险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社会研究。处于社会双重转型期的中国,因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迁与体制转型,使当代中国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就地缘政治而言,包括国家信息传播在内的信息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在国人面前,成为风险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安全隐患。大众传媒在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信息文化安全方面,应该从更广泛的社会视野和更深层的内在文化理性去观察与思考,以营造有利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潜质和价值判断的舆论环境,推动中国公民政治文化认同和行为取向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贫困文化环境中的弱势群体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瑞堂 《学术论坛》2003,1(1):131-135
在我国现阶段 ,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与其所处的贫困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政策倾斜、社会保障等基本途径 ,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文化贫困 ,以先进文化促成弱势群体实现“自身的革命”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文明主体  相似文献   

15.
从风俗习惯到法规范是法产生的一般历史过程,从法规范到法习惯则是培植法文明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既是法律内化为个体需要、融于个体品格的过程,又是法律现实化为社会自律、融于社会文明的过程。法的他律性使这一过程成为必要,法的自律性使这一过程成为可能。在当今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关键是将外在于己的法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自觉和社会自律,让法因子成为培植个体品格的有机养分。让法文化成为建构社会文明的核心基石。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今天经历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文化境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确保文化安全的文化力,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霸权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文化繁荣与文化危机并存,因而文化安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通过追求文化认同,依托文化本体,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综合考察现有研究状况,须进一步深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重挑战。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应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充分发挥网络、语言、文字的功能,反击文化帝国主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汪舒明 《社会科学》2004,(11):119-124
当代美国主流社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亲犹主义。它是当代美国所经历的广泛的文化变迁的结果。希伯来文化曾对美国文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在当代,美国犹大人已经成功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文化上成功地实现了“美国化”。犹大教和基督教在当代的对话则开启了两大宗教历史性和解的进程,建构起“犹大教——基督教传统”这样一个文明认同的共同基础。此外,20世纪末美国社会捍卫主流文化的保守冲动也助长了主流社会的亲犹主义。  相似文献   

20.
孙锐 《学术探索》2015,(4):92-96
西部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安全思想,具体表现在生态思想观念、生态技能经验、生态组织管理中。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言传身教,生态化的生活生产方式,理性的世俗实践方式,口口相传的生态习惯法和风俗来约束行为,使生态安全思想得以传播和承袭。发掘西部传统文化中生态安全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生态文明语境下,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与创新并举,是民族地区合理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