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对于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来讲,社区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经由社区这一平台予以解决。而根据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实状况,加强社区建设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必然选择。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社区教育强调依托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对社区内的全体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来满足社区成员不同层次要求的教育需要,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社区教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2011年,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打工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于春节返乡期间,历时近一个月,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形式开展了“农民工幸福状况调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及其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融入城市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国有1.64亿外出农民工,这个群体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允但长期以来,由于制度性因素的制约,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并未共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我国首个关于百姓参与体育健身的明确规定,由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并实施。当前城市社区已经慢慢成为市民们生活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日常锻炼的最主要场所之一。体育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重要部分,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城市体系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断完善和发展服务体系,能够带动我国全民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更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演变的转换区域,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彭万 《职业时空》2012,(1):75-77
分析了80后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特征,主要从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建立健全80后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创新80后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为农民工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2,(4):F0002-F0002
上海,寒风中的中山南路海宝广场上人头攒动,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助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的“2012黄浦区为来沪农民工就业招聘服务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36家企业单位为就业者提供700余个就业岗位。短短两小时,就有400余人前来应聘。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许多长期生活在城市社区中的农民工仍然难以将他们生活的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园。他们在城市中不仅收入低、生活艰苦,年迈的父母难以进城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年幼的儿女无法在城里获得基础教育,而且他们难以参与社区事务,与本地人也难以亲近交往。  相似文献   

10.
近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有关部门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据统计,当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有1.64亿人,其中约六成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市就业,在社区生活,希望能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12.
一场源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逐渐扩散开来,冰冷的涟漪正在一圈圈荡漾开来,多米诺骨牌正在一张张倒下去,而最先重重倒下的就是就业这张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4):24-24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以社区为戴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整合延伸到社区的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调整工作力量,完善以社区服务站为主体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社区就业对妇女能力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当前社区就业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妇女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此.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社区就业。促进妇女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就业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对于促进城乡更高水平的充分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迪迪 《现代妇女》2014,(11):354-35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推行,我国城市的职能和服务重心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同所居住的社区关系越来越密切,社区也成为沟通群众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重要的媒介,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全国各地的城市一样,烟台城市兴起的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社区建设的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文以烟台市东山街道下辖社区的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对东山街道办下辖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达到对我国社区建设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邹力 《职业时空》2009,5(11):15-16
针对农民工就业,从统筹城乡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其就业的现状、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农民工培训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就业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视角下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梁涛 《城市观察》2011,12(2):139-148
文章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视角研究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英国、德国、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进城农民工的基本住房应该主要由政府提供。鉴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工具有强烈的排斥性,文章建议改革我国现有的廉租房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对于可能出现的资金供给不足,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以及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我国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最广泛使用的是联合国的划分方法,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另一种衡量指标是发展中国家多采用的,即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指的是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自助查询招聘信息,进行就业、失业登记,以及发布求职、招聘等相关信息。这种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告别了传统的人才市场招聘模式,能够提供更为高效、准确、便捷的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可渴求度不断增加,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就业服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