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祚民的“封建政权说”在二十世纪的史学界引起了很激烈的争论,大多数是反对的声音。尽管他一开始是以“封建政权说”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而且大多数学者也是从他的“封建政权说”角度来进行商榷和批判的,事实上在他的“封建政权说”之中还包含着转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中原各国都早已建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但是,随着由兼并战争向封建统一战争的转变,各国的统治者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效率更高的,更能适应封建统一战争的政治机构。法家学说的推崇者韩非从他的社会历史的进化论和性恶论出发,反复比较和研究了中原各国的政治制度,总结了古今政治之得失,于是提出了“法”、“术”、“势”三结合的法术学说,作为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基本政治理论.同时,他又把老子的“弃圣绝智”的愚民思想加以发扬,企图通过愚民政治来保证绝对的君主专制政权.本文拟结合韩非的法术学说以探讨韩非的愚民思想。  相似文献   

3.
分歧的由来 怎样概括《金瓶梅》的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主要取决于对西门庆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在《金瓶梅》研究界长期盛行的“暴露封建黑暗”说,其支柱便是认为西门庆是“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或曰“他是当时地主、商人、官僚(兼豪绅)三者合为一体的家伙。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坚人物,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基层柱石。”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影响较大的人物。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里,不同的阶级对他作出了不同的评价。由于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挽救了清王朝的灭亡,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且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出了一套思想、理论。所以,被封建地主阶级史学家描绘成可与“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相媲美的“中兴名臣”。被反动统治者视为“圣贤”、“楷模”。辛亥革命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满”宣传中,有人斥责曾国藩是屠杀同胞,不明民族大义的汉奸。抗日战争后期,曾国藩又一次被戴上了“汉奸刽子手”的“帽子”。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5.
鲁迅具有解剖社会的深刻的洞察力,因而他对知识分子的解剖也是极为深刻的。他的笔下所塑造的一批灰色、黑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展现了他们各种复杂的内心世界。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毒害着人们的灵魂,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里的陈士成,就是鲁迅笔下深受封建科举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毒害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型知识分子。孔乙己是一个浸透了封建病毒的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满口“之乎…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和退潮之后,虽然经历了一个由“呐喊”而“徬徨”的思想历程,但他始终没有象某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样,因“高升”、“退隐”或“沉沦”而退出战斗。他始终站在反封建斗争的前线。但是他攻坚的目标不是封建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到了明清时期,反动性和腐朽性更加充分暴露,其灭亡已不可避免。封建子弟不遵父训,不走读书做官的“正路”,不近“正人”,走向堕落,是这个社会灭亡的先声。在这种形势面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或者揭露社会的腐朽性以加速其灭亡,或者站在正统的立场上企图挽救其灭亡。李绿园是一位正统人士,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脓疮,目睹封建子弟的堕落,“心中只是一个怕字”,于是就要求医。他主张用教育的手段去挽救封建子弟的堕落,从而挽救封建社会的灭亡。围绕这一问题,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封建史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魏征对确立修史、取鉴、资治三位一体的鉴戒史学的贡献,并剖析了他在取鉴问题上提出的“取鉴于亡国”、“取鉴乎哲人”等思想的具体内容。文章认为,鉴戒史学从唐初起,始成为我国封建史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霍尔顿首先对“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命题提出质疑,认为与其说11至14世纪的“封建”时代有因素对资本主义过渡发生作用,不如说公元1000年前的“前封建”遗产更具意义。他重视的是所谓“后封建”时代(15至18世纪)的因素,认为只有后封建国家实行高度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又有土地所有者各阶层积极的进取态度,才能导致和完成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英国的成功自不必说,荷兰、西班牙、法国各有自身的缺陷,普鲁士则可视为后来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0.
从人性的角度,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巴金巨著《激流三部曲》的中心人物--觉新的形象进行再认识。觉新在年轻的与年老的两代人、新的与旧的思想斗争中,始终站在前者一边。他不是封建势力的“帮凶”,而是个善良的“好人”,是做了“坏事”的好人。他的种种经历和不幸的遭遇,促使他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逐渐清醒,由一个软弱者逐步转变为一个具有抗争精神的青年。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从社会到家庭充斥着封建等级制度,由孔丘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教发展而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条纲绳维系着每一个封建家庭。鲁迅出身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破落的地主家庭,他对这种封建家庭的弊端有着切身的感受,深刻的认识。五四时期,他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洗礼下,用解剖刀一般的笔,揭露了封建家庭的反动本质。后来,随着革命的深入和刻苦学习马列主义,他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新型的家  相似文献   

1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他对宋明唯心主义理学作了尖锐地批判,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唯物论者、进步思想家。颜元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早期著作《存治编》中。在《存治编》里,颜元提出了“井田、封建、学校,皆斟酌复之”的三大政治纲领。他在“复古”的旗号下,表示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满和批判。梁启超曾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特点为“以复古为解放”(《清代学术概论》1954年中华书局版第6页),这是很对的。这一特点,在颜元的政治思想中表现尤为突出。前几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把历史上凡主张“复井田”、“复封建”的政治见解,一概斥之为复古倒退。那种不作具体分析的历史唯心论的方法,是要不得的。 一  相似文献   

13.
何心隐(1517—1579年),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是我国十六世纪的“异端”思想家,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对程朱理学所维护的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思想,政治上要求平等,经济上要求平均,并组织讲会,一方面进行讲学,一方面通过“会”实践他空想的“大同”理想。由于他的“异端”思想和坚持反对官僚地主的斗争,使他惨遭封建统治者的杀害。何心隐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哲学思想。本文拟就他的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宇宙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而且也尝试着对新型社会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认识到“经济,是最要紧的了”;同时“提倡文艺运动”,进行“文化的改革”;建设新文化,他提倡“拿来主义”;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他强调要坚持长期的韧性战斗;同时还认识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虞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胆冲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分析吴虞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批判以及他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吴虞反孔非儒,抨击封建纲常名教的基本理论依据并不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中国历代反孔非儒思想或儒学异端理论,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达到过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高度。文章最后分析了吴虞虽拿起了“反孔非儒”的大笔,却未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我国八世纪时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上有影响的革新家。他虽然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进士及第后一直居官,奔走于仕途,但是,他并不完全是一个“奉儒守法”的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思想上比较先进的人物。他的认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墨子的“天下人之利”这一理论前提是虚假的,他的“尚贤”、“尚同”并不能保障“天下人之利”,相反倒为封建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阅微草堂笔记》的节孝观和爱情观张皖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历来多被指斥为“宣扬封建道德,鼓吹因果报应,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愚弄和麻痹劳动人民”的“腐朽”、“反动”的笔记小说。他自叙作此书旨在“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于是...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实践中,汉武帝刘彻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在他的心理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将对“神仙之术”的热切追求与对统治政策的重大改变巧妙地揉合到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求神之术”与为政之道。祈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每一位封建帝王的愿望,但象汉武帝那样对“神仙之术”达到痴迷程度的并不多见。表面看来,他对“神仙之术”的痴求是荒诞不经的,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的内心世界来探究,这种心理状态与其改变统治策略的现实行为之间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政道”观总是通过“神道”观表现了出来,而实质上,“神仙之术”只不过是实现他的统治的神秘外衣。  相似文献   

20.
鲁迅曾说过精神现象是人类生活的“极颠”.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密切关注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称得上是一个深远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向来自律甚严,但却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小说“内容深切”、“优愤深广”的特色.这特色我以为首先就表现在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生存困境以及源于此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上.其焦点则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深刻反省与猛烈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是以封建等级观念为中心内容的.这种等级观念,就是一种以“上”为本位的观念.因而作为“下”的民众是几乎没有表现个性之余地的.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