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莉萍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1-5
近年来国内流通产业快速发展,并显现出网络销售迅猛增长、外资零售企业快速扩张、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速的变化趋势。国内流通企业应直面竞争加速整合,向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拓展;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在网络销售的竞争下应调整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模式;大型商业与物流企业应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努力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流通渠道,以提高中国商品的出口收益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流通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4-67
基于对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关注 ,通过对国内部分流通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重点比较我国本土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不同竞争要素水平上的差异 ,分析国外资本的涌入对我国本土流通企业产生的影响 ,最后总结我国该产业中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以此反映我国整个流通产业的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采庆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3):4-8
中国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流通经济建设和满足国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流通发生了深刻变革,活力倍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总览我国城市流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就城市流通产业的近期发展趋势及其推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总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烨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4):56-59
产业内贸易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国际贸易现象 ,正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各国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应用 Grubel Lio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九十年代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贸易中心等五大机构最新发布的《2010创意经济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创意产业正在全国主要城市蓬勃兴起,尤其是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凸显了创意产业亮点,无论是影视出版行业还是网络动漫游戏等新兴创意行业都频现热点,随着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臻完善,展望未来,在经济转型、文化软实力提升以及国家政策愈加明确的宏观环境中,我国创意产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支持下,我国农机产业高速发展,从而带动农机流通行业的的发展。当前,无论从国家“三农”政策方针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看,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该行业一些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使得这个行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只要真正做到变不利为有利,我国农机流通业一定会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流通实力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及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流通主体分为生产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物流仓储环节等四大类,每个环节又包含若干渠道成员。提出农产品流通实力的数量/价格矩阵,将农产品流通主体分为四种类型,并将四种类型与农产品流通渠道成员进行对应。在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方式的总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力强的流通主体为核心建立的6种渠道模式。进而选择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导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具产业集群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已成为我国家具产业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现象。运用产业集中度指数与空间聚集指数,全面测算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得出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程度较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相关性的结论。在分析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将与国际进行双向接轨,药用资源从无序消耗转向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产品消费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市场监管也将逐渐走向规范。为实现我国中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力,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培育出强势市场主体;扬长避短,推进国际化战略,强化监管,以规范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姚立吴霞许莲洁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9-12
流通产业由于实现了与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的整合,正在全球范围出现新一轮发展浪潮。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流通业正处在产业化发展的起点,还存在许多盲区和不足。加强和完善公共管理建设,是中国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宋丕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39
我国流通产业产出的投入配置结构正处于优化过程中,劳动要素的投入经由简单的数量增长转向数量与技能的同步增加,流通产业中的人力资本效应越发显著。从我国内部分区域角度分析,由于受基础设施、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流通产业在区域间的产出结构存在一定差距。采用C--D函数及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对我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定量角度考察劳动投入与人力资本在流通产业产出的总体效果与区域差异。研究显示,我国流通产业要素投入总体结构优化,但区域差异显著。应正确对待流通产业中劳动数量增加的现象,同时保证在资本投入带动下人力资本水平的同步提升,以及以政策引导逐渐缩小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4.
对流通产业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该指标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的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慧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50-53,13
流通产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产业文化,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流通产业文化是流通产业在长期运行发展过程中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等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流通产业文化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流通产业文化力是流通产业文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发展的聚合力、约束力、协调力、教化力、导向力、助推力等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美国核电产业发展历程,从核电产业规模、铀资源配置、核电专业化运营以及核电产业竞争力等角度简述美国核电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核电产业发展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辖十年来,重庆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对重庆的GDP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只占GDP的11.1%,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6.51%)和同为直辖市的上海(32.57%),甚至比不上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水平(15%)。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与上海、全国的横向比较,说明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上海、全国的差距程度,并对未来十年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预测,进而为政府及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国雄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3):4-8,11
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流通产业一次创新和改革的极好机会,将带动观念的创新、战略的调整、结构的优化和营销方式的改革,将对中国流通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十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流通产业整体发展将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发展环境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选取1995—2011年我国及各省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确定了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产业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与三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壮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完善产业环境都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从固定变截距效应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确立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于解决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1)总产量增长迅速,由1978年的不足6.00万t增至2010年2 201.16万t,增加至366.86倍;(2)品种繁多,平菇、香菇、双孢菇、木耳和金针菇为大宗品种;(3)产业大省不断涌现,其中山东、河南、福建、江苏等省产量、产值一直居于全国前列;(4)出口虽时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势头,日本、东南亚、欧盟及北美则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输出市场。进而就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规模化程度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生产方式粗放、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健全、加工业发展缓慢是困扰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