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文化矛盾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矛盾作为社会思想关系方面的矛盾 ,与社会稳定存在内在必然的联系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着力化解的文化矛盾有信仰层面、认识层面、价值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诸多矛盾和冲突 ;为维护社会稳定 ,化解文化矛盾从文化本身来说 ,应在加强文化教育、开展有益文化活动、引导文化消费 ,强化文化管理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提供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公权意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减轻和化解现存的矛盾,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社会网络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社会统计方法,依据广西的调查数据,对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差异,并且男性的社会网络要优于女性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矛盾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80-184
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农村社会矛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可能步入风险社会的影响因素。经济体制变革、政治体制改革、利益结构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结构变动、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构成农村社会矛盾力场,在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农村社会矛盾的驱动力,产生乃至激化农村社会矛盾。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政治生活、增强风险意识、优化阶层结构、创新农村制度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等途径,增强矛盾抑制力,防控农村社会矛盾风险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影响社会稳定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的弱势群体对我国的社会稳定虽不会造成直接的威胁,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倘若存在于弱势群体之中的现有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的纾解,更为对立的对抗性矛盾也将有可能在我国重现。我们必须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减少强弱群体之间的“位差势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不良情绪的“疏导”机制,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人文杂志》2008,1(2):164-174
民族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复杂多维的.这主要体现在,民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民族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政治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政治保障;民族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文化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剑华  刘国强 《东岳论丛》2005,26(4):196-198
改革开放使我国原有利益结构分化、重构,使社会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当前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正确分析当前利益矛盾的特点及化解途径,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新社会阶层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其主要群体大多以参加工商联等形式介入政治,在参加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方面,呈加深之势;我国民间组织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事务显著增加;新社会阶层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本文从探讨社会矛盾预警组织的特点和建构原则入手,根据分级管理和分类结合的原则,架构了一种权责明确、组织严密、信息畅通的社会矛盾预警组织机构,对组织结构的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设计了由信息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支撑的社会矛盾预警常规系统;而且针对社会矛盾的常态性与突发性并存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社会矛盾常规预警系统与非常规预警系统及相应的流程;最后设计了社会矛盾预警预案。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进取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绝对数量的增加,使得利益差距在不断扩大,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由此而引发出了政治领域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关爱弱势群体并研究弱势群体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不仅是当前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实现十七大的战略目标,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实现社会从稳定到有序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伊始,我国已进入了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而当前深不见底的国际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必将使我国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从战略上解决社会稳定问题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社会保障的有效程度、社会团结程度、民主成熟度、劳动就业水平、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容忍程度、社会结构状况、政府公信力、反腐败斗争的成效等,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从构建有序社会的全局需要出发,研究社会稳定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和疏导政策,是积极应对社会风险的冲击,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学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社会矛盾化解对策,但已有研究缺乏法哲学上的整体性追问,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对策无法在最深层的本质上获得某种内在关联,以致社会矛盾化解对策欠缺深刻的"元理解"而碎片化。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哲学根基是重塑的法权理论。法权是权力、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体,社会矛盾化解是一张由权力、权利、义务、责任组成的复杂的、多元的力量关系图,法权是社会矛盾治理革命的"元叙事",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化解于法权逻辑的框架中得以清晰地解释、融汇、贯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矛盾的和谐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条件,而且催生一种新型的和睦相合的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和社会平等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从本质上说,和谐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正是体现着社会平等基本内容的诸方面。和谐化解是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方法。正确解决社会矛盾,不能采取“一个吃掉一个”的办法,而应使矛盾诸方各得其所,和谐结合,达到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保护民众权益、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可以有效弥补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失灵"的困境,在参与社会矛盾化解过程中,有着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和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代化转型期,农民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政治权利、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与重塑,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直接威胁到农村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在考察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产生、发展与预防、协调和解决机制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提出建构农村社会稳定机制的思路.笔者认为,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实现,需克服当前碎片化、刚性化、缺位化和错位化的制度缺陷,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化、韧性化的农村社会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绩。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由此而大大促进了的社会结构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型,因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而在新旧交替时期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矛盾和冲突日趋剧烈。协调和处理体制转轨时期的社会矛盾,愈益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何谓“社会矛盾”?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其内涵与外延。为了使我们的讨论有效和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与社会不稳定及重大社会冲突的生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并不具有直接的必然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必然性才会出现。因此,只有发挥社会的诸多功能,消解弱势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采取多种措施,化除弱势群体引发重大社会冲突的各种条件,才能保持社会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人类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力.然而物质欲望本身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引发和深化了种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只要不带狭隘的个人偏见我们不难承认,社会上有多少人受物质欲望的驱使而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扰乱了社会秩序。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探讨物质欲望与社会矛盾产生和深化的内在关联,以及人类能否有效规约自身物质欲望膨胀的趋势,从而提出一个反思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