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虽然经历冷暖起伏,但总体上在不断发展前行,取得了巨大成就。邦交正常化之初,中日间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人员往来只有1万人。2010年,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2.
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三次高潮——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王金林自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至今,已有25年了。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瞬间,但它却在中日关系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人所共知,在中日两千余年的关系史中,两国之间有...  相似文献   

3.
在东北亚国家普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的今天,日朝邦交正常化却迟迟无法达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朝邦交正常化历经了马拉松式的13轮谈判,仍然还有"经济协作问题","绑架日本人问题"和"核·远程导弹问题"阻碍着双方建交的达成。当前,日朝邦交正常化进程陷入困境,深刻的历史纠葛,复杂的国内政治,以及紧张动荡的东北亚国际局势都对两国邦交正常化还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朝邦交正常化将是两国的一场长期博弈。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化对中日经济关系的意义——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而作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通过两国政府和民间的的努力,自从二十五年前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经济交流使两国互惠互利,并逐步开始实现相对...  相似文献   

5.
汲取历史教训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阶琦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3周年。回顾100多年来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可以说最近的20多年是两国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自从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相互间的睦邻...  相似文献   

6.
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两国领导人经过四次的会谈磋商下一举实现的.其中日本在野党的对华外交在中日复交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野党领导人相继访华,为两国政府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促进了田中内阁迅速做出访华实现邦交的决断.  相似文献   

7.
情系一衣带继往为开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学术讲演会”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纪念专刊》概述《日本研究》编辑部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为了促进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交流与合作,加深相互间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日...  相似文献   

8.
田庆立 《社科纵横》2014,(9):144-146
战后中日两国在尚未恢复邦交的情况下,开展了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成为增强两国人民友好信赖关系的重要纽带,并为促进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张香山编者按:值此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中日两国的一些学者和有关人士撰写了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的体裁不同,视角各异,观点也不尽一致,但作者们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即进一步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这也是我们设...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20周年。在纪念20年前发生的、在中日关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这一重大事件之际,人们不禁再一次想起已故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名言:“饮水不忘掘井人”,不禁再一次念及那些为推动中日友好,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而奔走操劳、呕心沥血的两国的先辈们。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是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了纪念两国关系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与中华日本学会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筹备了名为“互惠、合作、发展中的中日关系——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19日)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辻井乔团长率领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访华团光临我院表示热烈欢迎。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多年来为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交往和加深理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开展友好合作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中日两国老一代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实现了健康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2012年两国经济关系一度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了显著的恢复,但由于两国政治关系的极度恶化和中国经济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近年来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双边贸易持续下降;二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急大幅度减少。2016年两国关系经济出现好转,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国关系也出现了好转的迹象。鉴于双边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都受到了损害,今后随着政治关系的稳定好转,经济关系将会沿着继续好转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前后张香山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后再缔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和平友好条约》),这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周总理在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会谈时提议,我们两国实现正常化是不是分作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田中先生和...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中日两国的邦交正常化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我们不会忘记早年那些为中日友好而奔走的人们。在此,我想介绍一下战后初期在中日交流史上活跃的杰出女性的代表——中国的冰心、李德全,日本的高良富、松山树子,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 ,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去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又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合计达到 6 2 2亿美元。但是 ,在政治领域里却摩擦不断 ,而且国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正在不断加深 ,国民感情在不断恶化。这严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下面 ,仅就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现状及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对思考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有什么助益 ,则不胜荣幸。一、9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认识 ,始终受到国际环境、自己国内和对方国内状况的影响。   1972年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友好和合作…  相似文献   

17.
许瑛 《日本研究》2008,(4):71-74
中日两国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始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两国通过政府、企业、民间友好人士进行了多层次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合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以此为基础,在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上将会迎来新的机遇。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合作和交流将会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战后60年来,中日关系的道路艰难曲折,是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约2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72年9月29日实现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后,虽然出现过一些矛盾和问题,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长足的重要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两国关系却未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新的飞跃,实际上却在不断恶化,陷入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低谷,两国政治关系紧张,两国部分国民在感情上产生对立.对此,所有热心于推动中日关系的人都深感忧虑,希望这种不正常状态尽早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回顾过去,全面总结迄今发展中日关系的经验教训,克服困难,尽快推动中日关系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是摆在两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我仅想结合自己同日本的友好交往经历,特别是担任驻日大使近五年的经历,谈谈个人对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中日两国各界隆重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五周年,现在又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对于近现代中日两国人民来说,两国关系如何是个经常萦绕心头的重大问题。虽然中日两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文化经济交流的友好历史,在两国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留下光昭日...  相似文献   

20.
自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济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以后,由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和搞活的经济政策,中日经济合作又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1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比较顺利,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