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八大党章和十二大党章总纲中都肯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最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明文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我国,“按劳分配”正在逐步实现,理论界对此也有较多的论述,而对“各尽所能”,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时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他讲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问题时,前面并没有提到“各尽所能”。是斯大林开始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在一起的。他说:“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公式。”斯大林科学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文献指出,要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当前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之处在于:按劳分配与精神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需要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一种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因为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因为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着分配的特定形式,即参与分配时所采取的特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但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又不够完善,生产力仍不够高,劳动产品也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唯一合理的就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规定性设想 :(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2 )消灭了一切私有制 ,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3)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4 )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 ,造成了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 ;(5)国家不再具有压迫工具的性质 ,只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6 )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产品经济。这种社会主义不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明: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具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但是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么,在这一新分配制度的实践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上述性质的具体体现呢?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萌芽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怎样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奖励制度与计件工资是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谈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问题,首先要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尽昕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努力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就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各尽所能”这个“各”字,就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每个劳功者;“按劳分配”这个“劳”字,就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这就是说,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凡是有劳动能力而又参加劳动的人,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按照他所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 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还要不要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究竟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际问题。(一)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须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不论从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看,还是从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看,它都必然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它的第一阶段又称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最本质的概括,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也有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对“各尽所能”颇有微辞,说:“这句话译错了,马克思所讲的是按每个人的能力从事劳动,并没有尽其所能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书刊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提法:“‘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式”。并且强调“按劳分配以各尽所能为前提”。这种提法值得商榷。大家知道,“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个公  相似文献   

10.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人们树立奋不顾身、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工作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在现阶段,宣传按劳分配的理论,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否会妨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些同志觉得:按劳分配原则之所以必须坚持,是因为它能够从个人物质利益方面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至于在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按劳分配似乎就没有什么积极作用了。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按劳分配会对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界有几种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光说按劳分配不全面,还应加上“各尽所能”作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一些同志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对,在“按劳分配”前面加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经济规律。但是实行按劳分配还要不要提倡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当然,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如果忽视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人们对社会  相似文献   

13.
49、社会主义制度既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为什么必须改革? 社会主义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整体上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并且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逐步实行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就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之一。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普遍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时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学习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有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就是完全为社会利益劳动,不计报酬。列宁在1920年4月写的《从破坏历来的旧制度到创造新制度》中写道:“共产主义劳动,从比较狭窄和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是一种为社会造福的无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为了履行一定  相似文献   

15.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学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消灭剥削、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的美好理想。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带领苏联人民实现了这个理想,并且摸索和创造了实现这个原则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的工资和奖金就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列宁非常重视工资、奖金的作用,经常总结、研究如何改进、完善这些形式,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这里介绍一点列宁对待奖金的看法和实践,供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奖金制度作参考。 奖金是吸引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非常注意吸引劳动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列宁说过,封建农奴制时代的社会管理职能是由几百个大封建奴隶主和他们的奴仆来承担。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是由几千或几万名统治阶级及其代理人依靠自发发展着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的组织力量而建设起来。但是象社会主义“这种革命,只有在人民大多数,首先是劳动群众大多数表现出有历史意义的独立创造精神之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深度和  相似文献   

16.
前一个时期,理论界曾有文章公开宣扬“一切向钱看”,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说什么“向钱看”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钱是社会的奖章”,有的文章割裂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主张在经济活动中“不能诉诸道德规范”,“要‘斤斤计较’、‘两两计较’”等等。这些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有害的,完全违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 首先,“一切向钱看”与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 社会主义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是共产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各行业的特殊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必须贯串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必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实践上,它必然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切向钱看”则与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要求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马克思将从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划分了三个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即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一理论在宏观方面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政治上的"国家走向消亡".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认识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不假思索地认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区别于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现在看来,这个近乎天经地义的观念,是需要重新考虑的。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按需分配当作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关于共产主义的最根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历来认为是公有制。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者以“废除私有制为自己的主要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争论。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阶段,如果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超越了历史阶段”,是“不切实际的主观主义”必然造成破坏客观经济规律,否定按劳分配,忽视个人物质利益等严重后果。因此得出结论说,现在只能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而不应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现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其他同志。(一) 为了讨论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道德,以及它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政治、法律等观念和制度,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和实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建设的新型道德。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道德还不可能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但它奉行的道德原则,应该是同共产主义道德相一致的。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人类主体的价值观,思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道德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道德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人们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是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