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彻底否定”的观点,认为本体论是哲学的内在精神、本体论是哲学思维特征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否定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它同样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对海明威小说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明威小说的重新阐释于冬云两年前,我曾撰文论述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及其文化价值。①写作那篇文章时,我参考了当时国内外海明威小说研究的有关资料,以西方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现当代欧美小说中的人性异化描写为参照系,分析了海明威小说中所蕴涵的永恒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重新阐释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意欲从整体的视角审视从此在到存在再到座架的演变逻辑,挖掘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演变规律。海德格尔对技术追问的思想逻辑进程可以概括为:存在-此在-此在的存在-此在的用具-此在对存在遗忘-此在的沉沦-自然科学一座架。另外,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阐释更是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细化和深化,此在、存在、座架等要素在海德格尔技术思想中环环相连,所以海德格尔Ⅰ和海德格尔Ⅱ本质上是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独立的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5.
人的存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研究的兴起,就是要超过存在主义哲学、进一步促成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是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国内实践人学研究的必然结果。同时,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研究的兴起,也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是由商品(市场)经济时代这一社会背景决定的;是由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后果所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对社会现代化问题的哲学反思。所谓存在方式,就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和现实化。人的存在方式,就是指人的现实生活的表现样式,是人表现和实现现实生活的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既成性与创造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文学评论界对主题先行存在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正确理解主题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形态,同时还将公式化概念化与其混为一谈.其实,主题先行在文学创作上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规律.主题可以先行,也应该先行.  相似文献   

7.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界划和整合科学与神学的学术归属和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罗素对哲学的实质、哲学的任务以及哲学的价值的基本观点作了独特的论述。在罗素的元意义理解中,作为"副品"存在的哲学,不仅具备意义世界的价值审视功能,而且富蕴理性思辨的理论反思特性。罗素强调哲学的分析方法功能,但并没有因此就使哲学降至逻辑分析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胡适依据实用主义等理论,对中国传统人性论作了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将性善说和性恶说转换成无善无恶、可善可恶说;着重考察各派人性论对人性向善可能性的思考,及在人生向善、社会至善的进程中如何抑恶扬善,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探索,为现代人如何追求至善的理想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他多从外在的、强制的角度阐释抑恶扬善的途径,对传统人性说如何从内在的、自觉自律角度达到至善的思想注意不够。胡适的不太深入系统的人性观,是他观察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抽象学说是经验主义者处理普遍与个别的哲学关系的基本理论。在近代哲学争论中,贝克莱对洛克的抽象观念理论的批评已是老生常谈,然而,随着对这两位哲学家的逐渐深入的阅读,这场关于抽象观念的争论也获得了进行重新解读的可能。文章通过对洛克文本的研究,力图提出对洛克抽象学说的新解释,从而为之辩护。在此基础上,还将反驳当代的洛克研究者艾耶斯的“部分考虑”说的解释,验证文章的辩护方案。  相似文献   

11.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从自然与社会关系入手,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发展历程和重新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形成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其理论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学思想,而且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化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对我国现阶段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徐渭和黄道周书法创新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质疑和辨析以往书法史流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徐渭和黄道周的人生经历、思想资源和作品特色,透视其在中晚明书法变革过程中的过渡性和所达到的时代高度,指出是心学而非李贽思想对他们的创新起了核心作用。由此,为当下的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一种历史的人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并最终通过诗性的语言来得到克服。与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路相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可以视为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问题而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起点,以交往行为为核心实现"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并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规范语用学分析将交往理性重建为一种规范的力量,揭示出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的有效性规范,以此谋求对交往问题的规范性解决。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科的兴起:一段重新阐释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学科建立之初,选择了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而不是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范式.尽管哥伦比亚学派无论在理论与方法上都不能说更有优势,但其理论成果更容易被意识形态所用,其定量方法更容易为当局的决策提供证据,其研究范式更容易划定传播学科的边界并为该学科带来更多的资源,因此,急于为传播学奠定专业主义边界的施拉姆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学派.然而这一选择导致了传播学不但受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控制,而且也有一套极其保守和封闭的学科规训,这一切使传播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不断受到合法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失乐园》既非一部简单地记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性作品,也非一部纯粹的宗教诗,而是弥尔顿借神话题材与宗教意象对英国革命乃至人类的本性、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命运所作的象征性表述。从中可见,其主题是对具有人文理性的理想人格的企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开拓性的成果。但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有重物质生产而轻人的倾向,忽视了交往理论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切与解答。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的主体是人,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被纳入社会生活体系,才能使人的发展具体化和现实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挖掘其富含的人本意蕴,反思当代社会人的交往,从而为克服现实社会中制约人的交往健康发展的问题,完善当代社会人的交往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结构和“主体—主体”结构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结构。并分析了道德教育交往过程的环节 :主体活动与心灵对话、体验与共鸣、领会与共悟、理解与共识  相似文献   

18.
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文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冲突,从文化角度来看,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冲突.调适二者的冲突,要进行学校文化的整合,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实践这一人的特有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的客观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揭示了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实践特性及奠基于这一特性之上的传承、认同和超越功能。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范式。后现代主义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的意义状况。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差异,因此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文化领域消除分化和差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