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如同可以把文化的结构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比三个层次一样,文化心理的结构也可以分为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三个层次。但文化心理结构的三层次与文化结构的三层次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在文化结构的每一层次中都蕴涵着文化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构。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是情感、意志和风尚习俗的层面;中层结构是观念积淀层的层面;深层结构是精神本质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表层结构与深层内核。社会形态、生产方式及经济体制、国家政体都属于表层的软组织,而民族的心理意识,哲学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则是深层的文化内核。表层组织是形成文化内核的基础和原材料,文化内核是表层组织的凝聚和结晶体。在这个社会文化的系统内,表层与深层构成一种非线性的无主从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这是作为“有人系统”的社会文化系统的特殊性之一。 就文化系统的表层组织形态来分析,华夏文化是产生于封闭型大陆地理环境的大陆民族的文化,是以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同时还是以王权主义的宗法政体为主导方向的宗法制度的文化。大陆地理的生存环境,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王权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熊湘山文化就是黄帝文化,本文阐述了其文化的表层、中层、底层和两大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种种传统的异兆奇遇,是基诺族巫师产生的表层背景,这一表层背景的特点,首要的不是主观上的迷狂变态,而是客观上的异兆奇遇。巫师产生的中层背景,是奇遇者在具有成为巫师先兆的体验后,必须按传统贯例经历几个步骤,得到社会的认可。基诺族口碑长诗《忆思杯》是巫师产生的中表层背景与深层背景相互联系的纽带,它丰富生动的内容与巫师产生深层背景的心理核心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巫师产生背景的第三个层次。第四个层次是内隐性的心理观念,对基诺族来说主要是人们的生命观念,这也就是基诺族巫师产生的深层背景。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吏上的一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定型期。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便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认真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成熟的基本要求和标志 研究文化学的人认为,从广义的范围看,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以及心的部分。如果把文化整体看作立体的系统,那么,物质的层面是最表层的;文化的中层,包括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以及隐藏在表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等;文化的深层,包括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等。文化  相似文献   

6.
民主虽然主要是被理解为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政府同民众的政治关系,因而制度建设必然成为民主的核心内容;但是,民主在一个社会中的全面实现不但要求相应的物质基础,而且也要求相应的文化背景。从某种意上说,民主的深层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显然,社会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制度性民主也只会停留在社会表层並趋于形式化。不适合于民主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7.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所指文化乃是文化的狭义方面即精神文化。所谓精神文化是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直接产物,如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组织机构,都是精神文化的内容。在精神文化现象中,社会心理属于初级层次,系统化、理性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处于中层,文化的最深层结构乃是价值观念系统。价值观念系统是指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结构,包括自然的价值观念、社会的价值观念、人自身的价值观念、历史的价值观念等内容,它广泛地渗透于文化各要素中,乃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转型进程 ,是在改革开放进程的直接推动下发生的一种必然的和现实的过程。本世纪 2 0年代 ,美国学者皮萨尔提出文化具有显示文化和隐示文化这两个层次。所谓显示文化是指明显的表层的文化 ,即文化中使人能够耳闻目睹的 ,甚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具有明确的形态和模式的层次。隐示文化则是一个与显示文化相对的概念 ,指的是文化中隐蔽的、深层的观念和模式。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既表现在显示文化 ,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层次上的变迁进程中 ,也表现在比较内在的、隐蔽的、深层的观念和模式 ,即所谓的隐示文化层次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一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知识及其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产生并影响着人们行为的精神,社会心理的总称。作为科学知识的文化,是文化的表层构造,或者称显型结构;作为精神,社会心理的文化,是文化的深层构造,或者称隐型结构。 由于科学知识和精神,社会心理渗透于古往今来人类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对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均可以进行文化的分析。例如,面对一座埃及金字塔,即可以进行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政治结构的分析,也可以进行古埃及科学发展状况、审美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分析。同样,对一尊商鼎也可以进行文化与非文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中的会话语料极为丰富精彩,其中体现出较强的语境规约。语境规约是指语境的固化和深层化,有着一定的语言形式特征。《金瓶梅》会话中的语境化线索主要有语码和角色转换、程式化的表达方式、相对韵律模式。《金瓶梅》对语境规约的非语言微观基础描写得不够充分。对于潘金莲、西门庆而言,表层语境和深层语境的关系变化多端;而对于武大郎、武松而言,表层语境和深层语境的关系基本明晰。  相似文献   

11.
论健康人格     
一人的素质是有结构的,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素质的有机组合。其中最基本的是两类素质:表层素质和深层素质。表层素质是个人接受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素质。表层素质是变动的、不稳定的、外露的、较易把握的素质。深层素质则是表层素质中最精华的部分与人的潜能和人的心态的揉合。深层素质是内在的、稳定的、不易改变的、难以把握的素质。深层素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与文化的深层关系施忠连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又是供给它成长的养料,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非常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有表层和深层之分。但总的来看,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关系,双方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主要关系处理得当,就会得到文化与经...  相似文献   

13.
审视与反思:新中国新闻文体的多重变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文体学理论,本文突破以往将新闻文体囿于体裁和类型的局限,将其视作涵义丰富的政治文化现象。本文认为,新闻文体是新闻内容与新闻形式的有机结合,是表层的文本因素和深层的社会因素的有机统一。基于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等显性因素,以及对新闻本身的认知,本文依据其中某些因素的强化、突出或变异,对新华体等几种主要的当代新闻文体风格做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温州地名看浙南的道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温州地名的考察,探讨了浙南道教文化的特点,即以道教自然物和建筑物为特征的表层文化;以仙客羽士的宗教行为为特征的里层文化;以道教的核心内容、讲义学说、崇拜信仰等为特征的深层文化,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等因素合力影响下,我国城市面貌趋同、城市文化特色趋弱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我国非民族地区城市,也发生在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问题已经被注意到,但是对于它的危害,还缺乏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表面上看只是城市游客视觉上的“面貌趋同”问题,实际上涉及从表层到深层、物质到精神、文化到社会等方面问题。不仅存在城市历史街区、老旧建筑、民族风物的破坏等问题,还存在城市文化历史断裂、城市吸引力降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等。通过研究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现象,可促进相关部门和个体主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6.
《边城》在表层叙事结构之下潜隐着深层叙事结构。文章通过探讨其深层结构 ,提出它是一部关于生命的成长和消亡过程的小说的观点。这里所谓的生命过程 ,不仅指人的个体的生命经历 ,也隐喻了一个民族生命的历史。文章还分析了死亡事件在深层叙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进而初步说明了这部小说的悲剧色彩常常被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从《原道》篇开始的一部《文心雕龙》,力图通过美学来贯通儒、道、佛,或者说使儒、道、佛三家在审美层面上统一起来,在审美活动中沟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多重关系。因此,刘勰之道,不仅综合儒、道、佛之道,而且这种道是通过审美——文学艺术之道映射出来的。换言之,表层的审美——艺术之道整合着深层的文化哲学之道。这样,原道有两层含义,表层是原文学艺术之道,深层是原文艺之道所包含的文化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的转型期,文化创伤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种创伤及其自我修复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微妙的文化张力。在某种意义上,对于这种创伤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文化机体健康程度的一种标志。对于处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第三世界文学艺术来说,受创伤的原因不仅来自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危机,也来自外在的各种社会压力。文化创伤不仅破坏了社会的文化平衡机制,在穿透文化的自我保护屏障的同时,也把社会现实中的“地火”引导到文化的表层上来。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使命,就在于把握住现实的呼吸,并作出文化形式的表达。在现代都市文化的“众声喧哗”中,文化创伤及其审美修复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在我看来,周晓文电影的一个特点,就在于直接表现社会转型期的深层心理创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必然带来社会生活乃至人本身的一系列的变化,不论这种变化是多么缓慢或者激剧,它总是由表层而进入到深层,由部分的蜕变而演变成结构性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和开放这样两大社会动力和压力,从物质、技术、能源到制度、消费,从经济、政治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在每一个层次上,十年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变,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的希望。但是,变  相似文献   

20.
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表征和物化的文化精华,其历史演变具有从特殊到普遍的特点。宗祠文化在传统社会承担着个体启蒙、道德教化、失范惩罚、文化传承等社会教化功能,这些功能在宗祠的各种活动中充分体现,如祭祀、倡学、惩治、融入日常生活、拟堂号堂联等。宗族对社会的治理也是以宗祠为中心展开的,其治理逻辑主要体现在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选择等方面。宗祠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富矿,亟待保护、开发、提炼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