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唐五代士子文化心态的嬗变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国赋 《学术研究》2003,(3):121-124
唐五代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主观色彩 ,透过小说文本 ,可以触摸到作家微妙而复杂的创作心理。有唐一代 ,士子的文化心态存在着嬗变的轨迹。从小说作品来看 ,初、盛唐时期 ,士子表现出乐观、自信、自豪的心态 ;到了中、晚唐 ,归隐心态、怀旧心态、空幻心态以及避祸心态在小说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唐末五代 ,文士希冀侠义之士扶持正义、铲除邪恶 ,于是小说中的侠客形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小说的儿童叙事表现为两种基本取向:一,作家以特别逼近于童年的心态来记录过去的自我,反映一个"原态的童年";二,作家带着既定的现实经验对童年记忆进行取舍,表现出特定意向的"被抽取的童年"。1980年代中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的儿童叙事在整体上表现为"原态的童年"与"被抽取的童年"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3.
“独语体”与“闲话体”代表了一种潮流和传统 ,反映了文人创作的不同心态 ,不同语体表现出的两种不同心态可以在同一个作家那里得到存在。本文通过对不同语体的代表作家的透视 ,阐述了两种心态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4.
刘征 《学术界》2015,(2):187-192,327
近三十年来的马来西亚华文女性小说〔1〕创作成果丰富。总体呈现出三方面特点,分别为:小说主题的演变过程表现出女作家创作心态由"落叶归根"向"落地生根"的转变;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出作家对第三世界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新世纪以来马华女性小说表现方式的革新展示出作家艺术水准的提升。纵观三十年来的马华女性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作家们在华文写作上的执着与坚守、认真与努力,也可以发现她们的不足之处,但她们用热忱之心共同描绘的南洋之花已经开始在马华文坛悄悄盛放。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回忆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忆性主题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主题,它缘于中国现代作家在中国现代历史中的心路历程,并在整体上表现出回忆童年和回忆故园两个形态。而在深层上,回忆性主题也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现代作家的孤独与漂泊心态,并昭示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品格生成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6.
孤愤心态与《聊斋志异》的创作杨广敏小说是以虚拟叙述表现生活的,在小说创作中,作家的主观情思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许多经典作品都是发愤著书的结果,只是由于时代及作者个性、遭遇的不同,发愤著书的内涵、表现、风格各不相类。而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心态,是指作家在某一时期、或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种心理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从主导倾向来看,本世纪的中国作家,主要表现为政治型、人文型与超然型三种心态,但因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具体作家的心态又是复杂的,往往表现出矛盾性与多面性。文学作品的成功,必须以自由与真诚为有效的心态保障,而在本世纪,却有这样三种心态影响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即政治禁忌心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与宗派心态。就文学创作而言,只有设法排除这些非文学心态的干扰,才能写出成功之作;从研究来看,也只有注重从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家的复杂心态,才能将作家恢复到有着整体生命状态的个人予以观照,才能使文学研究更为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学创作正在走向开放,淡化情节的艺术结构和以心态为主的表现手法,变化并丰富着当代文学。这一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小说创作的传统模式。但是,我们不必怀疑传统小说模式的前景,这是因为另一种创作趋向也已形成,既有继承传统小说结构,强化小说情节的作品,也有以“俗”的艺术手法来绘制富于强烈的民族色彩的风俗画面。不少作家的创作已经显示出这种趋向,而上海女作家程乃姗的作品则体现出这一强化传统创作模式倾向,她用传统的民族色调精心地绘制了一幅上海风土人情的“风俗画”。  相似文献   

9.
张永 《齐鲁学刊》2002,(3):38-41
芦焚小说创作的荒野意象凝聚着作家复杂而又深沉的乡土情结。透过荒野意象,芦焚的乡土小说表现了中原乡村大地的异化与挣扎。同时,对荒野意象的关注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特别是在20世纪的现代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说"空白"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是因为作家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有意为之;作家对人生的困惑构成的"空白";作家难以表述的复杂情感造成的"空白".探讨小说"空白"的审美效应,是为了摸索小说艺术"空白"的创作规律,使读者在参与小说的再创造中,获得更多的审美自由和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离不开新诗的民族神话、传说写作的推动。新诗的民族神话、传说写作有力地促导了浪漫主义中国化:诗歌中主人公的主体精神以“圣贤”遮蔽着“天才”;在“人神”关系上,以“人神恋爱”的结构模式取代了西方的“人神同性”;在艺术意蕴上,“心境”释放时的激情淹没了“人性”的理性思考。因此,这种浪漫主义所表现的“神思”是非本体性的,从根本上讲这由民族根性——“神与物游”中之“游”即契合、顺应精神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李颖  高兵 《河北学刊》2003,23(2):203-205
"心斋"、"坐忘"是庄子哲学追求的必要心理过程,是一种虚静超脱的心理状态,其目的在于体道,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心斋"、"坐忘"说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美学意味."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共云南省委开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既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发动,又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解放思想,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解放思想,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解放思想,在激活社会力量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扩大对外开放来解放思想,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来解放思想,在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围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来解放思想,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唐宋之际 ,社会审美思潮发生了很大变化 ,“逸”作为审美范畴在士大夫的观念中成为一种审美理想。“逸”是文人画的精神核心。宋代文人画 ,为了高扬主体情志 ,不仅要超越形似 ,而且要通过简化、变形等艺术手段 ,使画中的形象与所画的事物产生很大的间离感、陌生化 ,从而突出主体的情志。从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而言 ,“逸”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创造 ,这种创造必然表现为对技巧规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汇率政策的效应及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 1994年以后的汇率机制 ,在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假说来衡量 ,这一制度与它所要求的经济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 ,所以 ,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重新选择的必然性。由于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所谓的“三元悖论”,所以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时 ,必须寻求最能适应国情的组合。笔者认为 ,“目标区汇率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近期汇率制度的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2012,(4):92-98,125,158
陈献章不依傍权威显学程朱理学,有着对天道心性义理的独特之见.他的自得之学包括:提出道(理)本论和心本论;含纳心量广大、无累无滞、自然和孔颜之乐等自得的境界;提出立志、读书和静坐等自得的方法.陈献章受到吴与弼的潜移默化并对佛道多有借鉴.王阳明熟稔陈献章之学,阳明心学可说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发展.但因对陈献章心学有异议,且顾及视陈献章如父师的湛甘泉的感受,故王阳明平生不大提及陈献章.  相似文献   

18.
入兴贵闲——关于审美创造心态的一个重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兴贵闲”是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并不为人所注意 ,但却有丰富理论价值的一个重要命题 ,它所揭橥的内涵是在闲逸充盈的心态下触发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兴。它与“虚静”说有密切联系 ,但又有着不同的意味。与中国古代的气论哲学有深刻联系 ,但却在刘勰的文论体系中纳入了美学心理学的轨道。唐宋一些诗人在“闲”的心态下创造的篇什有着独特的意境与风格。  相似文献   

19.
王德侠 《河北学刊》2002,22(3):143-145
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当代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先导。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必将使我们党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以无畏的勇气,为了中国的发展,大胆创新。其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冲破“左”倾思想禁锢的无畏胆气;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理论的科学精神;敢闯雷区,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自己的务实开拓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将不断激励中华子孙后代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