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互影响。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也不例外 ,汉语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趋势 ,并使汉字形成之后具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对汉语的表现力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但即便如此 ,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差别。认识和区别二者的不同本质 ,对理解汉字与汉语间的关系及正确地使用汉字和汉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隶表音向形体结构的冲击黄绮汉字是在使用汉语的共同的基础上汉民族祖先制造出来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是以它独特的形体结构结合着汉语为汉语服务的。文字学家一般认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在汉字本身内部的发展规律中却有着它自己的、不一定是同时产生的表形、...  相似文献   

3.
多音字是文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文以《汉语大字典.鸟部》中的多音字为例,分析多音字又音产生的几种途径,从而揭示汉字形体对字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孔秀祥汉字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对汉语的流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般认为语言的演变必将引起相关文字体系的变化,因为语言是基础,文字只是它的影像(就像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影像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汉字对汉语介入太深,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三个部分:汉字的音化规律,汉字的简化规律,汉字的匀称平衡规律。音化规律是就汉字的体系而言,筒化规律是就汉字的形体变化而言,匀称平衡规律是就汉字的美学要求而言。三大规律反映的只是汉字的表层现象,对汉字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它的深层因素-汉语。汉字应该也只能越来越好地为汉语服务。离开这个基本点,无论其设想多么美妙,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汉语的情况来看,通过方块汉字的排列组合,能够曲尽其妙地记录汉语,反映汉语的特点,因此我们尚看不到使用拼音文字的必然性。汉字一方面要求表音,纯粹的表意文字是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的;一方面又要求表意,不断地强化表意功能。在意音二者之中,都有一个弹性限度,在任何一个方向上走得过远,都只能被反弹过来。汉字现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只能是意音文字。除非我们能创制出一种适合汉语特点的拼音文字,汉字才有拼音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难以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下,汉字形体结构复杂、同音字多、汉字数量比较多等特点使得汉字教学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同时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当下汉字的科学化研究能对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最近两年成果丰硕,不足是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还存在严重的认知错觉,过分依赖实验研究。鉴于汉字学习困难的基本态势尚未变化,汉语国际推广的催化作用以及汉语教学自身的可操作性,建议端正对文字的认识,深化对语料库的系统研究,强化调查研究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历时地看,在汉文明诞生之际,以汉字记录汉语,是人类所拥有的声音和形体 二记义形式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在今天,人们仍沿用汉字记录汉语,则与汉 语汉字间内在的因果性是分不开的。文中对必然性和因果性皆作了一定的分 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性质是近年来汉字问题讨论的热点,观点林林总总,不下20个.造成汉字性质难以定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家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不同.以文字记录语言的哪一单位作为依据缺乏科学性.汉字的性质是由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所决定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汉语的高度适应性和独特的构形关系,决定了其为表意文字.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者呈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则有形、音、义一体的特点,所以汉语自身及汉字之间遂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又由于汉语、汉字的古今演变,而使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愈加纷繁,给阅读和教学、传播等环节不断制造错误。从理论上、实际应用上对此进行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结晶 ,包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例证分析 ,从汉民族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出发 ,探讨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外交是国家行为,每个国家的外交都带有鲜明的本国文化特色,中国也不例外.周恩来总理是当代中国外交之父.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公报"签署两件典型事件生动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和而不同、高屋建瓴、举重若轻的外交风格,从总理对这两项重大外交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特色,特别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汉语比喻与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语言具有双向互动性,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的语言哲学观,制约着该语言社团全体成员运用语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摹写。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基因对句法单位的象似组合,汉语比喻辞格的生成都具有某种编程式的钳控。汉语比喻的构建、喻体取舍、喻点的多"边"二"柄",无不潜存着丰富的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义裁断,决定取舍,避免盲从;还可以在疏通文意、阐述语法、分析文本结构、阐明修辞、说明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古时的典章制度方面给予我们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的族裔身份(Identity)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华裔族裔身份定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华裔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文化是理解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衍变和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日本俳句促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形成了“汉俳”等诗歌形式.但由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使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汉俳在情感内涵和表达方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诗坛风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丛报》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1832-1851年发行于广州等地的综合性英文月刊。这份刊物不仅报道时政新闻,而且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学术论文,在西方学术界重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具有显著地位。它所发表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著作和19世纪中期以前天主教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念提出质疑,发表了众多评论中国史学著作和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历史研究著作的文章,主张重写中国史,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该刊还将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作了翻译或评介。这些,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19.
基督宗教在中国本土进程中的权威建构与《圣经》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传布离不开基督宗教权威在汉语世界中的建构。而基督宗教权威的建构实际上意味着来自异域的《圣经》符号资本如何与汉语进行“象征性运作”,也就是说基督宗教权威的确立是与《圣经》汉译紧密相联的。《圣经》汉译历经千余年,已然在中国文化变迁中构成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并以文化资本的形式作用于基督宗教权威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汉语谐音现象及其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汉语谐音与民族特征的关系,可以拓展词源学的范畴,使汉语发挥更好的交际功能,也给人文学家提供一点资料,促进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