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人王进喜同志为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不畏艰难困苦,忘我地奋斗了一生,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优秀的先锋战士,他的英雄业绩是辉煌而伟大的,他的豪言壮语是朴实而感人的。我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有幸跟随铁人王进喜同志共同奋斗——从1955年3月一直到1970年11月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从祁连山上的玉门油矿千里迢迢转战到松辽平原上的大庆油田,西征东战。多少年来,我同王进喜同志结下了难忘的友情。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珍藏着铁人战天斗地的史实,他的言行轶事、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目,每每打开记忆的闸门.总会勾起我对铁人王进喜同志的…  相似文献   

2.
我的哥哥王进喜,早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由于积劳成疾,就患有严重胃病。因为忙,他从来不到医院去看病,加上“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和斗争,身心受到极大伤害。1970年4月,哥哥带病去玉门油田参加石油部召开的厂矿长会议。会议期间,病控突然加重,胃部剧烈疼痛抒发高烧,玉门油田派一名谭大夫乘火车护送到北京。到京后,田于路途中大夫终用了退烧前,病情暂科大力缓解,所以他准备起四大厌,落实玉门会议精神。当的负责燃料化学工业部的军营会主任伊文不同意哥哥马上回大庆,要求在301医院杨查,诊断后再回大厌。在伊部长的关照下…  相似文献   

3.
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为了甩掉我国石油落后信子,“宁肯少活二十年,拼令《要伞下大油田”的事迹众人皆知,但估对贝放军的至减至爱却鲜为人知。铁人王进喜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1970年三*月五5日逝世),但他对亲人解放军的关怀爱护却仅深地印在干部战士的自海里.邵忐人的拥军事迹在军营传颂至今……车站么乘人1969年11月20日凌晨4时许,满载着部队指挥机关和出重的军用专列驶进了大庆地区的银浪火车站,笔者乘坐这边军列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庆油田.在行进的列车上,我们才得知部从调防到大庆,战士们七…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二○五钻井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生前带领过的队伍。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铁人老队长的带领和铁人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南北转战,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用一部四十年代的老钻机,一年打井十二万七千多米,超过了美帝喧嚣一时的“王牌”钻井队,把苏修吹捧的“功勋”钻井队远远抛到了后面,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世界钻井记录的新高峰。全队钻井  相似文献   

5.
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遗产。继承和发掘这笔财富,使之弘扬光大,是对铁人王进喜同志的最好纪念,也是我们——铁人的战友们和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里,我仅就王进喜同志的阶级觉悟、主人翁责任感和先锋战士意识在铁人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是60年代初参加大庆会战的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在艰苦的会战中,王进喜同志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不怕困难,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忘我拼搏,为早日拿下大油田,甩掉中国石油落后帽子,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誉为“铁人”,他的模范事迹和先进思想,被概括为“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精神的人格比.它不仅是对王进喜同志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工人阶级革命传统、优良品德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不仅在大庆和拉个…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在铁人纪念馆举行《走进铁人》一书的首发式,缅怀王进喜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这个会开得很好、很有意义。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忽书记、铁人生前的老战友、英雄的1205钻井队代表以及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刘仁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激励人们进一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搞好二次创业做出新的贡献,大庆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大庆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大庆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举办这次知识竞赛活动。参赛须知1.竞赛试题共50题,分填空、选择、简答题三种形式,简答题另用稿纸书写答案。2.答卷前请填写清答卷人姓名(每份答卷只限1入)、单位(含详细地址)、邮政编码。3.试题允许复印。复印试题与刊印试题同样有效,但答卷复印无效。4.竞赛截止日期为1996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日期为…  相似文献   

9.
九、铁人悠悠创业情1960年冬天,面对寒冷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环境,有的人退缩了,逃离了松辽石油大会战的战场,跑回了老家。此时王进喜依然豪情满怀、信心十足,挥笔写下了一首催人奋进的撼世诗篇: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山南海北来会战,警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1960年12月,铁人王进喜代表松辽石油大会战的全体干部、工人回到了玉门,向玉门市委、玉门石油管理局、玉门6万人民汇报工作.记得刚从玉门出发时,王进喜是多么会不得离开这片土地呀,这里有他的亲人,有同他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但是为了开发大油田,甩掉中国贫油的帽…  相似文献   

10.
铁人王进喜同志终生实践自己的誓言:“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出尽了力,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操碎了心。1970年11月,他过早地离去的时候,人们都说;“老铁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在当时,我只觉得这句话是人民群众对铁人的一种怀念,表达了一种感情;而在20年后,才真正懂得了它的真正的确切的含意,知道了它的份量。为写《铁人传》,我们做了一次广泛深入地采访。在采访中有20几人谈到了他们亲身经历过的这样的故事……冷风哩唤的清晨,一个工人匆匆忙忙地赶路,他要赶回井队上八点班。…  相似文献   

11.
1960年初,玉门油田大地还是冰雪覆盖的银色世界。王进喜的心却久一样的热,原来,他在参加1959年全国群英会期间得知:我国发现了松江油田(今大庆油田).石油部要从玉门油田抽调精兵强将,参加松辽会战,参加完国庆观礼活动后,返回了三门,他一方面动员全队工人做好参加松辽会战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带领工人们维修、保养钻机,筹备会战所用季材。在钻机装上火车稍有松门的一天晚上,王进喜回到了新四区的家,他对63岁的白发老母及妻子王兰英说:“我要调到很远很远的*龙江省松辽平原参加石油会战,至少一年以内不能回来,很有可能将来家…  相似文献   

12.
此时,三探区一大队党总支书记李玉生在1262队住队蹲点指导工作。当李玉生听说赵大娘称进工进喜为“铁人”的事后,深受感动,他立即将此事向来队了解情况的三探区党委副书记李光明作了汇报.很快三探区指挥来振明也知道了此事,他高兴地说:“农民称赞王进喜为‘铁人’,这是王进喜的光荣,王进喜的事迹也为我们三探区会战的同志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王进喜的‘铁人’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萨55并已钻进700多米深了,此时进尺十分缓慢.下午4时或视文班又接班了.他们一上班就开始起钻准备换钻头,可是提起一个立根后,钻杆扣怎么也却不开,…  相似文献   

13.
195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玉门的“钢铁钻井队”诞生了,石油部的“钻井卫星”队诞生了,这是钢铁1205钻井队光辉篇章的起点.年初,玉门市委、玉门石油管理局根据油田的形势,响亮地提出“钻透祁连山,战胜戈壁滩,快马加鞭进军吐鲁番,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王进喜也雄心勃勃地提出钻并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米),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王进喜爱动脑筋,善于琢磨。1958年3月,听说苏联用乌德钻机马83泥浆泵打成了双筒井,他经过再三考虑,向大队和公司请示,要用贝乌40型…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88年犯就指出:“特别是放胆地干,加这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战机.”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他又重中了这一指导思想,他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会丢掉了,时间一无就过去了.”从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机遇对我们来说是何等重要.回顾改革开放15年来的实践,哪个地区、部门和单位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哪个地区和部门就紧紧站提了机遇,驾驭了机遇。那么,怎样准确地把握和利用机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效房 《云梦学刊》2009,30(6):8-11
麻天祥随笔初集《指月》近期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诸多学术著作之外的通俗的感怀之作。嘱我作序。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孕育了所有的炎黄子孙,我们医务工作者同样感同身受,所以并不显得陌生。加之,一则我是从老河大(河南大学)走出来的,1939年考入医学院,1945年毕业后历任助教,1949年分校后离开。  相似文献   

16.
五、第一口井创奇迹在我们还没来到马家窑的时候,第一口井的井位就已确定了。这口井的井号是萨55井,位于马家窑村西南方的荒原上,距离村子有六、七百米.井位虽已确定,但去火车站察着钻机是否运到的材料员李国宝、司机孙崇德等人还没有消息。王进喜心急如焚,他喊上扬天元、许万明、戴祝文三个人,一起去了萨尔图火车站.快走到陈家大院时,一部与德钻机正矗立在那里,远远望去,井口喷出十几米高的液柱.许万明紧走几步,追上王进喜说:“工队长,这o井喷油的话,毛主席就会来视察松江油田呢!”王进喜欣喜地说:“毛主席能来松江油田…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85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刘仁同志《走近铁人》一书的首发式,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85周年座谈会暨《走近铁人》首发式,这个会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于6月26日至28日莅临我省我市考察。在大庆两天期间,总书记考察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1205钻井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历史陈列馆、利民苑社区,与工人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接见优秀党员、劳模代表及王进喜同志亲属,深入居民家中看望下岗职工。考察期间,总书记对大庆的历史贡献高度肯定,他指出,五十年来以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大庆创业者,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远大胸怀,克服了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曾以“三老四严”闻名全油田的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队,如今,30个春秋过去了,“三老四严”不仅在这个队发扬光大,而且在全矿生根、开花、结果。正因如此,才使得稳油控水这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矿得以实现,并创出连续3年含水下降的奇迹;正因如此,才使得采油一厂连续3年的同一天在这个矿召开“发扬传统争一流,稳油控水上水平”现场会授予该矿“模范采油矿”殊荣;正因如此,才使得市委书记、局党委书记李智廉这样高度评价:“厂矿是个老模范,今天仍然是采油战线的模范。全面来说,全局11个采油厂,没有一个矿能赶上三矿的”…  相似文献   

20.
和煦的春风,在关外的北国传播着这样一个喜讯──大庆油田的徐维成一家,成为东北三省唯一获得“全国美好家庭大赛”银牌奖的家庭。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之家。全家6口人,6名共产党员,5名汽车司机。在工作中。全家人都成为生产能手和安全模范。这个家年年被大庆石油管理局运输公司评为“五好家庭”,今年又被大庆市妇联命名为“安全行车之家”。然而,就是在这个极普通、极平凡的家庭中,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掌门人”和他的“贤内助”“掌门人”徐维成,今年62岁,他是1961年从玉门油田来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的,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老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