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曾说:“工人们要想成为有觉悟的人,应该读一读约·狄慈根的著作。” (《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第62页) 约瑟夫·狄慈根(Josef Dietzgen 1828—1888)是德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制革工人、社会民主党党员,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哲学家。”(《约·狄慈根文选》1954年德国柏林狄慈版,10页。以下引文未注出处、只标页码者,均同此书。) 狄慈根的哲学与心理学观点是在德国十九世纪中叶革命浪潮的直接击打与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影响之下形成的。而他“出现在哲学舞台上,正是当唯物主义一般地在前进知识阶层中间、特别是在工人阶级圈子中间已经占着统治地位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年轻的马克思1842年在《莱茵报》上所说的这句名言现在经常被人们直接当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加以引用。“哲学要反映时代精神”,人们现在经常这么说,这么号召,认为这同样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应当把特定的命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我们应当思考:马克思的那个命题来自何方?体现着什么样的哲学路线?向哪里发展?我们还应当思考,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究竟应当怎样理解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时代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哲学、时代精神和时代三者的关系怎样?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重复着马克思的那句名言的人都认真思考过并能作出正确的回答的。对于多数人来说,甚至想也没有想过,马克思1842年提出的那个命  相似文献   

3.
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很复杂,我说不清楚。但我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受到不少的启发,也想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向同志们求教。哲学专业应当加强,不应当削弱我们听到不少对哲学的非难。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对哲学有种种不好的看法。有的同志甚至直截了当地认为今天的四化建设只需要具体的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和技术,不需要没有“经济效益”的哲学,哲学“无用”,哲学专业根本可以取消。有人挖苦说,哲学专业最大的“效益”就是让哲学教员有饭吃。我们对这类议论应该怎么看?我想,我们不必为了捍卫职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亚氏德性论“中道”概念的界定、实现途径以及人们对于它的一些误读来阐述亚氏“中道”思想的精髓。以“中庸”“时中”思想为例,揭示“中道”思想存在的“二维向度”问题,进而尝试引入一种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背景的辩证的否定观,走一条富有时代精神的带有“中间偏左”哲学范式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5.
哲学要不要发展? 一切宣称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人,都会回答说,要发展。在活生生的实践中,哲学必然要发展。哲学的发展,需要主客观条件,需要克服各种干扰和阻力。林彪、“四人帮”篡改和败坏马列主义哲学,这是极左路线的干扰。我们在哲学研究上的畸形发展,则是这种干扰的土壤和孽根,不改变这种畸形,哲学的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时,哲学界总是将其归之于唯心主义行列。以前出版的哲学书上如此,近年出版的一些哲学辞典上仍然毫无例外地称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理论。”我们认为,简单地把不可知论等同于唯心主义是不妥当的,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众所周知,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世界可知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一种哲学理论,它割裂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否认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列宁说:“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就是自在之物、‘自在客  相似文献   

7.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并指示我们“要在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和反革命罪恶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手发动群众,大打一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  相似文献   

8.
<正> 吴江同志在新出的《认识论十讲》小册子中,对我们同他就哲学基本问题上是“两条战线”还是两条路线所进行的论战,再次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加给我们许多不符事实的指责,暂且不论。本文仅想同吴江同志先讨论一下他谈的辩证法问题。一、辯証法与形而上学吴江同志常常指责别人(不只是我们)是“在形而上学中思维”。当我们对他所提出的在哲学基本问题上进行所谓“两条战线”斗争的命题发表了异议时,当然也被他指为“不准许反对形而上学”。它若有其事地质问:“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的只有或只准许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而没有或不准许反对形而上学机械论的斗争吗?”(《认识论十  相似文献   

9.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思想上的路线,主要是哲学路线、认识路线.在有阶段的社会里,一定的哲学路线,是一定阶段的利益和意志在理论上的表现, 是为一定阶段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哲学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主要表现在它为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提供理论根据.任何一个政党或集团,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都要制定一条统一本阶级行动的政治路线.而任何一个政治路线的制定,也一定要发本阶级的世界观,即以本阶级所遵循的哲学路线为论据,一定的政治路线和一定的哲学路线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不以一定哲学路线为根据的政治路线和任何不为一定政治路线服务的哲学路线,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在林彪、“四人帮”一伙的那个“理论家”授意下,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人民日报》上,刊载了一篇《哲学斗争与阶级斗争》的文章,把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论,定为建国以来哲学战线上三次原则性的大斗争,并把它与复辟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直接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杨献珍同志成了“叛徒”,而且为党内最大走资派在建国以来(即十七年)推行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找到了理论“根据”。粉碎“四人帮”后,有的同志把三次争论中杨献珍同志的一些学术观点,仍然认作是机械唯物论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种干扰,说他  相似文献   

11.
最近,教育界传来了一种奇谈怪论,说什么文化大革命以来,教育革命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有的人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大做文章,胡说工农兵大学生质量不高,要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中学生“直接上大学”的招生制度,等等。我们听了十分气愤。这是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还是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分清路线上的大是大非。一九七四年以来,我们车间遵照毛主席“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萨利·哈斯兰格(Sally Haslanger)教授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探讨颇具代表性。她有两篇文章引人深思:一篇是被《剑桥女性主义哲学指南》收入的《形而上学中的女性主义:与本性的谈判》,对一些困惑人们许久的性别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和阐释。另一篇是2016年7月,她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召开的“国际妇女哲学家第16届论坛”上所做的主题发言--《意识形态和知识关乎什么》,这篇文章对女性生育权利问题进行了形而上学分析。因而,我很想把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阅读,顺着她的思路思考女性主义形而上学问题,梳理一些概念上的迷惑和混乱,从而探讨女性主义哲学是否需要形而上学,以及如何运用形而上学这一哲学分析工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在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哲学战线上“三次大斗争”应当重新评价》一文,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对杨献珍同志的原意有所误解。最近有机会阅读了杨献珍同志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材料,想通过贵刊作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论唯物论或唯心论,都是它所从属的一定阶级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表现,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四人邦”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继承历史上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哲学路线,露骨地宣扬主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疯狂地歪曲、篡改和对抗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报告中指出:“他们推行的是一条右得不能再右的极右路线,在表现形式上有极右的一面.也有极‘左’的一面,而当他们以极‘左’面貌出现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四人邦”的哲学谬论同样具有这样一个特点,特别是当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以极“左”面貌出现的时候,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只有剥去“四人邦”假左的画皮,暴露其真右的反动面目,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彻底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社会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社会存在”范畴?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 什么是“物质”呢?列宁定义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即是客观实在。物质即是对于一切形态的客观实在物的总和的科学抽象。什么是“存在”呢?人民出版社1980年再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上册第25页)说:“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实在,也就是物质。”照这么说来,“存在”和“物质”就是完全等同的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0年度第二期发表了钱文忠同志的《评黄心川先生“印度哲学史”》一文。我们拜读后实在不敢苟同,因此,不揣鄙陋,想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钱文忠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伴侣》2010,(2):44-45
小领导,真烦恼,上有大领导的命令,下有昔日同事,太较真,则招来同事排挤说“真把自己当回事”,想把自己放低,可又毕竟处在“管理”的位置,对这个职场中常见的夹心状态,我们真该尝试不松不紧的调整哲学。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实践迫切需要哲学提供理论武器的时候,“哲学无用”论和“哲学危机”感却萦绕着人们特别是哲学工作者的心头,这种反差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想就哲学的作用和哲学的改革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崔修建 《社区》2013,(11):55-55
活在世上,其实我们很少去想“世”的由来和本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字,“世”最早在金文中的写法就是在“止”上面三个笔画的尽头加一个圆点,这就是上限.底下的一横恰似下限.到此为止.人的生生死死和活动区域也就是在这中间游荡,要想超越上限突破底线都不允许:中间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故事。庄子的本意是想借此来阐发他的“无为”哲学,但我们今天却由寓言本身的哲理而受到这样的启示:凡事皆有规律可循;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 通读全文,了解其寓意,这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是,我们不能仅限于此,还当结合课文讲清一些文言句法及其虚词的特点,让学生也知道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