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蒋永顺 《南方论刊》2008,(2):105-106
现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川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近年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作文课是初中生非常头疼的事情。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天堑”也能变通途。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模仿特色写法,培养创新能力,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离不开情感的渗透。语文课堂教学尤其如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达到融情喻理、潜移默化目的。  相似文献   

4.
缺乏阅读的基本动力是当前中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动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做了一些初浅的探索。关注阅读动力,就是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使学生由好奇而进展到主动自觉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一个自觉的终身阅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使阅读成为不仅现在而且终生之需要。  相似文献   

5.
赖晓妍 《南方论刊》2009,(8):112-112
“点线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抓点勾线的教学方法。“抓点”就是抓重点段,突出重点段里的重点词句,或点出课文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引起学生的思考,强化理解;“勾线”就是按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勾勒线索,理清文章思路。这种阅读教学的模式就是让教学能开门见山,直奔中心,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找准感悟点,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南方论刊》2013,(Z1):80-8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标准化阅读教学是对学生阅读权利的剥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对学生阅读权利的尊重。保证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属于学生,给学生真正的读者身份,在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得到激发,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薛英杰 《文史哲》2023,(1):143-154+168
目前学界有关明清小说中尚情观念的研究,大都以思想史与文论史为框架,较少注意到社会阶层的视角。作为中国古代“情”文化的重要支流,清初通俗小说将“情”建构为文人阶层所专属的范畴,明显区别于晚明小说中“情”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包容。在小说套语的演变中,“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被赋予了正面的道德意义,成为深情文人自我标榜的用语。以才与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基础,清初通俗小说否定了晚明小说中情种的市民出身,以才子身份作为塑造情种形象的必要条件。基于女性在“情”之话语中的工具性地位,占有上层女性是多情文人彰示优势地位的重要策略;与下层女性的婚姻关系则是权贵群体在“情”之领域中丧失话语权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学中,阅读既要与听、说、写相结合,也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要关注学科特点——全息性,又要体现学科特点,重视朗读,还要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要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目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检测阅读理解效果的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合”上,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课上只是“听众”。因此,阅读教学的方法必须加以改进。教师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中要做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学习阅读,由文章的特点与文体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阅读的中心,并设计适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徐壮丽 《云梦学刊》2003,24(2):110-112
根据“方法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这一观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教授怎样根据读物的内容来决定采取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对个体在阅读中采取的阅读策略的表现特征、构成因素及其在阅读实践中具体的分类作出分析和论述,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情本体”理论是李泽厚实践美学观中的核心观点,作为哲学思想的“情本体”具有双重品格: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评价,又具有形而上的内涵.《闯关东》叙事结构中以“情”作为“本体”,既诗性演绎着故事情节,又刻画出有情有义的朱开山、亲善慈爱的“文他娘”和坚韧悲情的鲜儿等形象.观众在情感乌托邦世界中沐浴着“诗教”文化,在日常情感体验中产生家园认同感,并由一己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闯关东》在“讲故事”的同时向观众播撒情感,在演绎“情本体”过程中践行伦理文化实践,这一“美善统一”的内蕴既是中国传统诗教文化在当代的回响,更是《闯关东》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中,“导”是主体,解决学习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激”是核心,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让学生爱学.“导”“激”结合,从学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加以引导,对“导”与“激”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例证分析,演化出无限丰富多样的具体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重学习方法、重学生内因、重非智力因素,不囿于具体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可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红玫 《南方论刊》2006,(10):110-111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最大的学习效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接受性阅读,而忽视研究性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收”,被动地“听讲”,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  相似文献   

15.
荀子关于礼义与性情之关系的思想,对于当代儒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常将荀子的性情论与礼义积伪论对立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发现,荀子思想是从“礼以养情”出发的。情有两种:有待之情与无待之情。这两种情又分别联系着有待之性与无待之性。首先,性情论中有待与无待的区别,给出了礼义的来源——忧患之情;而礼义又反过来滋养了性情,从而塑造了一种君子人格——“悫”或“材悫”。于是,有待与无待的鸿沟在礼义实践中得以被超越。因此,荀子的性情论与礼义积伪论之间存在着相互给出和互相诠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克斌 《船山学刊》2007,(2):138-141
《江雪》在艺术上重法度、浓酽,运用“为情造境”之法,“造”出了“有我之境”,表达了诗人的崇高体验;而《渔歌子》则重神韵,淡雅,诗人“缘情写境”,“写”出了“无我之境”,折射出诗人的归依体验。这正是儒家重善、道家重真的美学思想的异趣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台湾近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840年至1894年为近代前期;从《马关条约》签订到1919年为近代后期。在近代后期的25年时间内,台湾已沦为日本国的殖民地。可是,创巨痛深的台湾人民“誓不臣倭”,思想感情同整个中华民族依然“耦断丝连”,其情感基调是一个“愤”字,分别表现为悲愤之情、激愤之情、义愤之情、忧愤之情和忠愤之情。这是台湾近代后期诗歌的主体情感,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一、悲愤之情:斥责腐败清廷甲午战败,腐败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外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强阅读理解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本文探讨了“话语分析”阅读模式,笔者对其模式的理论基础、特点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绞尽脑汁。阅读课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从阅读课中能够学到什么?怎样学?这些问题常困扰着英语教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有两个基本问题必须首先弄清:一是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二是外语阅读过程的本质。然后,我们就知道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相互影响的诸因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问题。一、相互作用的阅读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和阅读两个主题。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大学教学论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阅读理论对…  相似文献   

20.
李佳雨 《理论界》2008,(6):208-209
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策略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方面。在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观念和教学上的误区,学生在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尝试构建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