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2.
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关于青少年人格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内因理论为指导,在指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关键的基础上,分析了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和根源,对达成自我同一性的三个途径,即培养一致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贯通的需要和能力、培养恒定的目标和信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通过回答“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对过去的经验进行综合,是一个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区别到统一的过程。当前部分青少年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不仅荒废了自身,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道德形成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4.
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青少年道德人格结构和发展的过程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它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诸要素的整合力量,也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同一化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同一性对人格完善发展的具体影响,从性格特征、社会信任感、社会性合作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当代青少年同一性教育、研究中的一些启示,倡导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完善自我同一性,促进人格健康。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而对青少年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四十年来,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自我同一性研究聚焦在对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的修订、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及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的关系方面.培养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积极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通过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即流动青少年自我意识存在矛盾、自我与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缺乏及教学条件落后、缺乏与城市同龄人的沟通交流、流动青少年聚集的社区基本设施不足、卫生条件较差和社会主流文化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负面评价等因素,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策略,优化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概要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此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发展阶段中对自我的一种感知、确认和整合,网络多元文化对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既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应在一种新的自我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流行文化深深地渗透到当代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尤其对其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着重研究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化态势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动中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捍卫祖国统一;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有利于在国际社会日益凸显政权合法性中保持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全球化竞争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着西方国家延续冷战思维、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硬实力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带来的挑战.全球化视野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要求的文化发展方向;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世界认同感;积极主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黄希庭等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北京等六城市1 319 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终极性价值观是“合家安宁”、“自由”、“自尊”、“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观是“有抱负”、“胸怀宽广”、“有能力”、“诚实”。比较10 年来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发现个人取向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广东惠州市随机抽取3个学校17个班级作为样本,分别考察了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无工作/单职工/双职工家庭、完整/不完整家庭、核心/主干/联合家庭等家庭结构中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独立性、学习成绩、性别观念、行为习惯、违规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显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分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无工作/单职工/双职工家庭的结构分类,而其它两个结构分类则显示出较弱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淮河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于当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现代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新审视道家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理性思维中的新元素以及以道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文化自然观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16.
韩琛 《东方论坛》2007,(3):52-56,83
"第六代"导演热衷于青春叙事,致力于营造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电影语境,以后革命时代的青春小叙事取代了革命时代的青春大叙事.青春在"第六代"电影中呈现为一种静穆的狂欢状态,一方面是去革命中心后的个体不无虚无感的自我放纵,以及陷身于物恋迷狂所形成的超现实主义幻觉;另一方面却又带有社会主义时代遗留下来乌托邦梦想,并将这种神圣的情感投注于一个可供参照并追随的象征符号--"精神之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 ,特别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责任归结为青少年的不成熟 ,这是一个极大的偏差。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青少年性失误谈青春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性失误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性失误的危害极大,因此应大力开展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研究的理论分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个体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疏离感。国外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疏离感与问题行为、犯罪行为成正比,强烈的长期的疏离感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和谐发展。我国研究者也日益关注对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并构建出疏离感的理论模型。当前背景下,关注中国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对拓展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研究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来说,都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家庭结构(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支离型家庭)和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精神功能).要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和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结构,强化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