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谈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形式存在的原因、作用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保障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农村养老应当采取社会统筹、个人帐户、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这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社会养老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中国社会养老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比较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养老内容及形式,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家庭养老居于主要地位,社会养老非常脆弱,但是社会养老从中国传统养老观念形成伊始就相伴而生而且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养老观念的变迁,对于建立和健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步入老龄社会时,农村老年人口的贫困现象日益凸显.从长远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最终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从近期看,应探寻多种灵活、有效且又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对老年贫困人口的覆盖和倾斜,逐步建立非缴费性农村老年津贴;将农村家庭养老纳入到法治化轨道上来:强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农村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的养老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因此,应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养老观念,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发展多种社会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 ,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这种养老方式在新形势下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通过调节家庭关系 ,重视自我养老 ,发展集体经济并充分发挥集体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是稳定农村家庭养老的有效方法。同时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解决好农村投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等问题 ,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存在着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争论,这两种养老模式各有千秋。在分析农村养老观念和吉林省农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目前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民  杨惠 《中州学刊》2005,(2):74-77
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有4种类型,即个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欠发达地区农村目前只能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但面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旧矛盾和新问题,应尽快采取制度性安排来化解危机,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化养老过渡.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养老供给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供给面临许多难题 ,无论是家庭保障、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商业保险还是政府保障都不能单独有效地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对此 ,笔者提出应以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相互制保险公司为过渡 ,从而逐步地突破农村养老供给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上半叶,美国新英格兰农村存在外包制,某些产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被送往农村、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来完成制造,棕榈叶制帽即是其一.盛行背景主要是因为农村家庭纺织业衰落,有了空余的劳动时间,贫穷农村家庭需要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包制的特征有:商人的作用和地位突出;制帽者大多很贫穷;制帽工资低廉且多由家中女儿完成;是一种男权制下的家庭经济活动.外包制给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小龙  唐龙 《人文杂志》2012,(2):132-139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影响老年贫困的一般机制,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对老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显著影响了老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成为老年贫困的主要诱因。基于此,本文对新农保制度提出改革建议:应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力度,并逐步建立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危机,家庭主导养老和社会主导养老都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基层农村创造性探索的家庭——合作养老,作为一种过渡性养老方式,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继续感受家庭亲情、乡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方式的乡村社会环境支持,还面临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传统养老文化的自身现代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中青年向城市迁徙等社会环境变革,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农村养老难题更加凸显。应对农村养老困境,新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涌现。基于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了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敬老院、邻里相助等7种模式的特征,发现新模式需求是地方政府自我实现、社会自我创新、中央倡导支持等综合驱动的结果。其更高程度的政府补贴支持、基层管理自治、服务地点集中等创新演变特征,是和低收入、有村委会组织、居住分散等实际乡村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中国农村养老服务有很大潜力,国家应进一步推进土地确权,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自我探索与实践及在此基础上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贫困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模式、制度设计、制度实施等环节中。民族地区积极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预防和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制约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快实现人群全覆盖,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4.
刘娜 《东岳论丛》2014,(2):137-140
老农保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和社区养老发育不充分,老年人主要通过自主养老和家庭养老来维持老年生活。新农保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到了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仍然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功能缺失、社会养老功能发育不充分的窘境,造成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稳定性降低,风险性增高。因此,应通过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打造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倡导孝文化和鼓励家庭养老等途径,建立健全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以提高和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实施的制度安排。但由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国家、政府在农村养老中的缺席,即未能建立相应的养老福利、养老保障体系,致使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存在老年人自养、养老质量差、生活质量很低、养老满意度较差等问题,并且影响着老年人的疾病医疗,造成家庭人际关系矛盾。本文通过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建立结合养老福利、保障、保险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将养老问题划分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模式,认为,在现阶段单靠家庭养老或个人养老难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把家庭养老、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井朝着社会化养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消除农村老年人口贫困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国步入老龄社会时,农村老年人口的贫困现象日益凸显。从长远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最终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从近期看,应探寻多种灵活、有效且又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对老年贫困人口的覆盖和倾斜,逐步建立非缴费性农村老年津贴;将农村家庭养老纳入到法治化轨道上来;强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基本行为规范.1949年以来,农村的孝道观念在遭遇了错位、缺位之后,开始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位.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践行对农村老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保障的孝道,对于增进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解决农村社会的老有所养问题,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也越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保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赡养老人的国家,孝敬父母一直是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在近代,由于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赡养老人只能在家庭内部进行。本文认为传统孝道是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非货币经济体制则是其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