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6,26(2):98-103
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清末、“五四”前后、20世纪80 年代三次留学潮,出国的留学生达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国防、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贡献良多。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所 《文史哲》2005,(4):109-115
中国留学生的研究从清末露出端倪,至“五四”之后的20年代逐步向前发展,初步奠定了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则基本停滞,20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发展势头强劲;90年代之后持续升温,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都有大的拓展,成果斐然。台湾和香港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活跃,国外的研究则主要放在曾留学他们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张泽宇 《河北学刊》2004,24(1):198-203
晚清留俄教育发端于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于20世纪初,由早期的京师同文馆专派发展为中央地方合派、官费自费并存,其管理、考核、经费制度逐渐完善。留俄教育是留欧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与留学英、法、德、比有一定的共性;同时,鉴于俄国特殊的国情,留俄教育具有一系列相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留学人数少、规模小,留学地点集中,费用相对低廉,所学专业取向比较明显,留学生社会参与少,等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的出现是在 1 84 0年鸦片战争之后 ,以容闳 1 84 7年赴美留学为开端。虽然对留学生的研究从 2 0世纪 2 0年代就开始了 ,但形成研究“热点”却是改革开放后近 2 0年的事。著名留学教育专家李喜所教授是最早研究留学生的学者之一 ,1 980年以来 ,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 ,对中国近代的留学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进入90年代后 ,李喜所先生开始对中国留学史分国别进行专门研究 ,而首选的国别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留美教育 ,《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目从留学的闸门打开之后,国人便睁大眼睛一拨拨地走向海外大课堂了。初看,中国留学生是无序地分布于世界;深究,则可发现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早期留美、早期留欧、留日极盛、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而一个个波峰又在留学史的沙滩上留下清晰印痕。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一些学人转而“以日本为师”,东渡留学。近代日本政府面对蜂拥赴日的中国留学生,一方面借机培养“亲日”分子和“亲日”势力;另一方面在留日教育中实施“知识封闭”和“教学保密”,以免学有所成的留日学生成为其大陆政策的潜在威胁。中国留日学生饱受日本社会歧视和学业限制,切身感受日本社会的侵华氛围与行动,非但难以产生“日中亲善”之情,反而与日本政府冲突不断。近代日本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教育史证明,知识流动的逻辑远远弱于侵略战争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周一川 《东岳论丛》2008,29(3):133-138
近代日本留学与其他国家留学最大的不同,是存在一条不受政府控制的自费留学渠道。日本自费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就20世纪30年代中国留日学生的现状看,国民政府重视理科留学教育的政策在日本留学中没有得到贯彻;日本留学中存在着反国民政府的"政治留学"现象。海外留学的整体走向在民国初年由日本转向美国之后,在30年代又一次返回日本。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应是留学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申报》虽因战争的因素数度停刊,但其对留学活动的报道仍能反映当时的留学概况。在抗战前期,《申报》对国民政府的留学活动报道较多,而在抗战后期,《申报》因被日军完全控制而对伪政权的留日活动报道较多。报道的内容包括留学政策、留学生的考选和派遣、留学教育统计、留学生的爱国举措、对留学生的资助和救济、对留学生及留学制度的看法等,这些内容是对抗战时期留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人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由“四个现代化”转变为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一个包罗宏富的转变过程”。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革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现代化范式”可以将革命史的内容包含其中,与“革命史范式”相比,“现代化范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可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范源廉乃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于1899年至1906年三次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高等大同学校、弘文学院、高等师范学校。其间,积极参与、倡导了留学生的师范及法政教育,并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等社会活动。范源廉留日回国后,先任职于清末学部,开创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法政教育,后就任民国初期的教育次长及总长,主持创建了中国近代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初创过程中,范源廉及其留日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近代中日之间共同的“教育基因”,反映了近代中日两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