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制经济"思潮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岭峻  杨宁 《江汉论坛》2002,2(11):62-68
统制经济思潮出现于1933年,开始时,由于其概念混乱,它基本上被看作计划经济思潮的附属物.不过,当有人将调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思想注入其中后,它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意义--混合经济,并导致第二种中间路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间铸造的非法铜钱,"私钱"在明代前期影响不大,至中叶后则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私钱"的特点在于种类多、质量差、价值低.明低私铸、私贩铜钱以谋利的人很多,人们对"私钱"的态度也与今人不同.明朝为禁止"私钱"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原因,这些措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意大利以武力为后盾,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浙江三门湾为海军基地的要求.清政府出于种种原因拒绝了意大利的要求,并表示出一种强硬态度.这既出乎意方的意料,也有违中方的外交路线,给扑朔迷离的东亚国际局势增添了几分诡谲.由于中方的抵制和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牵制,意大利侵略中国的阴谋没有得逞.这一事件无论是对中国还是意大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秀华 《船山学刊》2009,(4):125-128
庄子其人历来被视为逍遥游世的典范,其学也以崇尚虚无来概括,而其关怀人生的一面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庄子达现任性的背后深藏着对人世的深深哀怨。这种哀怨源自他深厚的宇宙意识。在所谓天地精神的观照下,庄子哀怨于人生卑微,哀怨于时命难违,哀怨于人性的蜕变。此种哀情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范畴,而化为哲学家悲天悯人的永世情怀,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美国式道路"思想是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它是列宁在研究、指导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提出来的.在这一理论里,列宁较详尽地阐述了"美国式道路"发生的历史前提、基本特征等,具有时代特征,至今仍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从巴门尼德开了追问“存在”的先河后,一方面,对“存在”作形而上探究逐渐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经过柏拉图的润色和亚里士多德的改装,对“存在”作实体化理解的实体主义观点占据了西方存在论的主导地位。然而,将“存在”本身实体化,其实只是将“存在”作了存在者化的处理,而决非是对“存在”本身的揭示。这种做法不仅丝毫无助于对 “存在”本身意义的澄明,反而导致了思想对存在本身的“遗忘”。  相似文献   

7.
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富裕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一定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后国民外交协会活动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外交协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国民外交团体,其成立之初曾作为政府后援,积极配合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努力,后又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及中国政府拒签《对德和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为最终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收回山东主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国民外交协会在"五四"前后发动和领导的国民外交运动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转折时刻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高太后去世后,在宋哲宗的支持下,新党重新上台,恢复熙丰新法,号称"绍述"神宗之政,结束了"元祜更化"."元祜更化"时期,元祜旧党对熙丰新党进行了残酷的排挤打击,到这时,重新上台的绍符新党又对元祐旧党展开了残酷的打击报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进一步向白热化发展.这种渐趋恶化的党争局面的形成,与当时新旧两党共同的阶级基础--士大夫阶层自身在政治斗争中的惯性逻辑思维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以文为诗"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争论不休的论题.20世纪的"以文为诗"及与之相关的韩愈研究虽然贯穿始终,但冷热程度不均,大致呈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总体上看,研究关涉的范围较广,角度多样,新见纷呈,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有时又失之于机械、肤浅与浮躁,应注意在将来的研究中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
清光绪二年 ( 1876年 ) ,一次大规模的“妖术”恐慌降临大江南北 ,北京、天津、直隶等北方地区也被波及。“妖术”的种类主要有纸人剪辫、叫摄生魂、遍剪鸡毛、梦魇惊人等。这次“妖术”恐慌实质上是一场由秘密教门和秘密会党联手策划、精心组织的以“剪辫”等“妖术”为主要手段 ,人为地制造社会恐慌 ,以“图谋天下”、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政治行动。  相似文献   

12.
经盛鸿 《江海学刊》2004,(5):156-163
日本军国主义 1937年 12月攻占南京后 ,无视国际公法 ,以极大的凶残性与贪婪性 ,对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典籍实施了有计划的疯狂的摧残与劫掠 ,造成了南京历史上一次无法估量与无可挽回的文化浩劫 ,被中外人士称之为对南京的“文化大屠杀”  相似文献   

13.
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是拓跋邻以自己兄弟的数目为前提对部落进行的一次整合,这次部落结构调整削弱了各部落的独立性,增强了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的凝聚力,是其能够维持稳定发展并最终建立国家政权的重要原因。北魏前期的“八部”或“八国”即针对“七分国人”后形成的八族后裔而言,并非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划。八部大夫和八部帅的设立是八部尊崇地位在国家政权体制中的体现,“八部制”甚至是西魏北周府兵制的核心“八柱国”的原型。  相似文献   

14.
立後在先秦时期是极为人所关注的一件事情,立後的意义在于使该家族祖先得以奉祀、家系得以传承,并因被立为"後"者继承官守而使该家族得到经济上的保障;立後在原则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例外的情形也十分多见,嫡子个人的素质、重要人物的好恶倾向以及家族的实际需要等都可能改变嫡长子继承的常规.立後在方式上一般包括家内选立和公众认可两种,但"後"作为国君臣属其还必须得到国君的批准.  相似文献   

15.
清末时人从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出发对传统"义利"说作了必要的时代诠释,主要涉及重新审视传统"义利"说、挖掘其合理价值,谋求中西融合、公私并重、义利合一、权利义务相均,政治追求宜以"重义轻利"为价值导向,发展经济需公私并重,难以兼顾则崇公为要.这些理论诠释与清算传统"义利"说的弊端结合在一起.他们在理论上否定其偏颇性及其危害,痛斥社会上重私轻公、言行相悖之陋习,在政治上鞭挞政治道德堕落、唯利是图,在经济上揭露重私轻公、人自为谋.并欲藉否定专制制度、派别理论交锋、充分利用国粹与融合域外近代思想等途径达到构建新"义利"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悖论的消解"是悖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触及着悖论的"灵魂".本文列举了近年国内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八个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争鸣,并参照国外当前的悖论研究状况,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张殿兴 《阴山学刊》2005,18(4):5-10
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OscarP.Trautmann)调停为界,将叛国投敌前的汪精卫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基于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认识,虽然汪对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缺乏信心,但他毕竟是以主战的面目出现的,是一个不坚定的主战派;陶德曼调停开始后,汪以为中日战争有了“转圜”的余地,开始由主战变为主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和派首领。  相似文献   

18.
"亡国之臣":崇祯朝言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伦 《学术论坛》2005,(10):154-157
崇祯朝,在明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影响下,言官严重腐化蜕变,对明朝灭亡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恶劣影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成为亡国之臣.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宁夏镇"哱拜之乱"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万历年间 ,作为“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与河套蒙古各部战事不断。拜之变就是明朝以镇压叛乱为核心 ,对河套、松山地区蒙古诸部犯边活动的反击。拜于万历二十年策划兵变 ,其间 ,因与河套蒙古相互勾结而导致战争性质的复杂化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明政府为此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历经 8个月 ,才平定了这场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始的“拜之乱”。虽然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但在平定兵变的过程中 ,明政府的边政弊端和腐败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战争极大地削弱了明朝西北边防的战略防御功能 ,同时也给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钱雪娇 《优雅》2021,(1):26-31
开启"住过地下室,也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但不苦,这就是我心中青春的模样." 每个人对孤独的理解各有不同,孤独孤独,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孙敏对影像艺术感知的伊始,也和她对孤独的理解有关.从绘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的四年时间里,孙敏学会了长时间与自己独处.在那个山河绵延的城市里,她很自然地拿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