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2,(13):50-52
毛泽东的性格豪放、浪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他一生不愿牺牲真我,从不委屈自己,"性不好束缚"。他一生最讨厌规矩、节制,做事总追求尽兴、极致。这一特点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比如他的毛笔字天马行空,放纵飘逸;他穿衣喜欢宽松。周福明、吴旭君等回忆:"主席穿衣一定要大,不喜欢紧身,喜欢空荡。"一次,毛泽东和陈毅一起接见外宾,毛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让儿子到农村去劳动锻炼1946年1月,毛岸英在苏联学习结束回到延安后,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毛岸英多年不在毛泽东身边,这次就想把他留下来。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让岸英住在警卫团。后来,中央首长又让岸英到中央小食堂吃饭,毛泽东却说:"他没资格。"当毛泽东和岸英谈话问岸英在苏联都学习些什么时,毛岸英回答说:主要学习军事,还学习了一些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等。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枪决肖玉壁     
1940年秋季的一天,毛泽东到中央医院看望老战士肖玉壁。肖玉壁战功赫赫,身上留下伤疤90多处,但此时病得皮包骨头。毛泽东看了很是心疼,向值班医生询问其病情。医生回答说:“外表看,他百病缠身,其实只要给他一个月饱饭就行了。” 毛泽东当场把特批给肖玉壁的取奶证交给医生,让他每天喝半斤牛奶。肖玉壁很快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马背上总是驮着书。只要一有空隙,他就手不释卷。在延安时期,他动员大家说:“让我们来一个读书  相似文献   

5.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舒同是创立"舒体"的一代大家,但这远不是这位革命家兼书法家的全部.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相似文献   

6.
<正> 1933年,谢觉哉同志来到苏区;给毛泽东同志当秘书。有一次,毛泽东同志要他写两张通知,他开始认为自己弄笔杆子多年,写通知有何难。于是,按照往常的写法,很快就把通知写好了。不料毛泽东同志看后,把他写的都删掉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他很纳闷。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晚年最后的读史生活中,他特别注意读《晋书》、《南史》、《北史》等史籍。1972年10月,毛泽东视力较差,他让学者将谢安等人的传记进行标点和注释,用大号字体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逝去已近三十年了,却仍未失去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他的故事一再被提起。三十年,并未让我们产生足够客观的价值判断,我们对毛仍然有太多的情绪和道德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的传记作家往往让我们看到另一个毛泽东——一种普世价值下的毛。罗斯·特里尔所写的《毛泽东传》无疑是这些作家中最畅销的。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上百万册。哈佛大学的现代中国研究的奠基人费正清也曾积极地给他写书评。罗斯是澳大利亚人,中文名谭若思,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职业作家。在西方…  相似文献   

9.
孟庆春 《领导文萃》2011,(18):54-59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善于评论历史人物,古为今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他还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不可沽名学霸王”。 当时,毛泽东在北平。有次他观看梅兰芳演的《霸王别姬》。回来路上,对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相似文献   

12.
薄一波素描     
薄一波与毛泽东 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 1943年11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北平草  相似文献   

13.
1933年,谢觉哉来到苏区,为毛泽东做秘书工作。有一次,毛泽东要他写两张通知,他开始认为自己弄笔杆子多年,写通知有何难。于是,按照往常的写法,很快就把通知写好了。不料毛泽东看后,把他写的都删改掉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他很纳闷。毛泽东和蔼地望了他一阵,只说了三个字:“你学吧。”谢老从这句话里得到启示:过去虽然写了不少,但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现在要给工人农民看,对象变了,文风也得变。工人农民中不少人还不识字,给他们写的通知,一定要念起来听得懂。从此,他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文风,终于写出了许多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正>在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15.
正在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充满了他与党内错误思想进行的各种斗争,他本人也遭遇过多次打击。不公正待遇既能让人绝望沉沦,也能砥砺人的意志、信念,激发更大的动力和智慧,从而把坏事变成好事。对待不公正待遇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是判断一个人心智境界的重要指标。毛泽东是如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给蒋介石制定了“一纲四目”的宽大政策 炮击金门不久,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一直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波的爱国人士、两岸“密使”曹聚仁,并请他吃饭。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告诉曹聚仁:“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介石保住金、马的方针。如蒋撤退金、马,大势已去,人心动摇,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让通航,不要来大陆搞特务活动。台、澎、金、马要整个回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宣传家",他知道怎样把革命道理"广而告之",怎样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而且能把革命主张用极其通俗的口号传播出去,让农民一听就明白,一听就自  相似文献   

18.
<正>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听取各省对农村情况的汇报中,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想法,他在闭幕会上发表了关于调查研究的讲话。在接着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希望这一年,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要在实际中去调查,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客观事物。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1961年3月广州会议结束后,除林彪外,中央常委全部下到农村搞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晚年对邓小平说过一句沉甸甸的话:"人才难得!"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回顾历史,毛泽东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领袖生涯中,几乎聚集了天下所有的英才,尤其是毛泽东挑选秘书的方式,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挑选秘书,集中体现了秘书工作要始终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现以他的几位主要秘书为例,看毛泽东如何慧眼识人才,为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同志终身酷爱读书。在他的一生中,读的时间最长遍数最多、读得最熟的一本书是马克思、恩格斯著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到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间是1920年,毛泽东时年27岁。这本书他一生反复读过多次,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都能背下来。正是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成了毛泽东同志选择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