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有关灰色线性规划问题有不少研究,如灰色预测型线性规划[1~6]灰色区间型线性规划[7]等.本文在文献[1~7]的基础上,针对漂移型线性规划问题,运用参数线性规划理论与方法,对其满意解及其性质等进行探研,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结论,不仅为漂移型线性规划作了一些理论讨论,而且还以应用实例给予示范.  相似文献   

2.
温瑜 《秘书之友》2023,(1):29-32
<正>2012年秘书学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目录,秘书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自2013年起,一批学者如石恪[1]、郑美平[2]、李志瑾[3]、蔡茂[4]、杨志兰[5]、高凯山[6]等针对秘书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建议,然而极少有人提及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而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H-Expectile方法的VaR和ES尾部风险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别和确定风险因素的贡献是资产或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十年,下端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和预期不足(Expected Shortfall,ES)是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中两个常用的风险度量工具。Kuan等[1]在一类条件自回归模型(CARE)下提出了基于expectile的VaR度量-EVaR。本文扩展了Kuan等[2]的CARE模型到带有异方差的数据,引入ARCH效应提出了一个线性ARCH-Expectile模型,旨在确定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来源以及评估各风险因素的贡献大小,并应用expectile间接评估VaR和ES风险大小。同时给出了参数的两步估计算法,并建立了参数估计的大样本理论。最后,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民生银行股票损益的风险分析,从公司基本面、市场流动性和宏观层面三个方面选取影响股票损益的风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风险因素随股票极端损失大小的水平不同,其风险因素的来源及其大小和方向也是随之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博弈分析与决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首先用反例证明了文[1]中在各分厂成本函数和最终产品需求函数已知的条件下,给出的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的两个计算公式并不总是成立的,给出了这两个计算公式成立的充要条件,并分析了公司关于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决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接着,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最后,针对文[1]中给出的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的两个计算公式不成立的情况,讨论了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泡沫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高换手率"现象引发许多争议。本文测算证券价格泡沫与检验机构投资者的微结构交易数据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导致证券价格泡沫,放大了内在价值信息的反应,导致市盈率因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而高估。进一步研究证券收益的序列相关性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造成的价格变动符合Campbell,Grossman和Wang(1993)[1]模型的噪音过程,即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所造成的证券价格变动和证券内在价值变动无关,具体表现在证券价格短期上涨与后续期间证券价格的反转,股价呈序列负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发现证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风格具有"投机"特征,导致了证券价格偏离内在价值,引发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入手,从主要交易参与者的信用风险、交易结构与运作流程的风险等方面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基础资产质量风险的防范、SPV经营上的风险防范、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文件避险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防范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花旗集团15年前首开证券化的先河,之后稳步发展,发行数量逐渐增加,证券化资产的品种日趋丰富。证券化的范围囊括了消费信贷、出口应收、商业抵押、航空应收以及信用卡贷款等。目前,证券化的项目仍在不断增加。证券化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全球,目前已扩展到包括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交易。花旗集团最近完成了在日本、印尼、澳大利亚、泰国、香港和台湾的交易,充分显示出这一金融技术在亚洲已得到广泛认可。一、证券化产品的种类二、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资产证券化是资金余缺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抵押贷款证券的效用无差别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定价方法主要是现金流贴现取平均的方式,其本质是一种风险中性定价,忽视了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在资产定价中的决定作用。本文运用Hodges and Neuberger(1989)提出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提出抵押贷款证券化衍生产品定价的一种新的方法。假设投资者具有对数消费效用,本文得到了易于实现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定价计算公式,给出了Monte Carlo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举例,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商品最优化定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在偏态分布[5]及收益区间定位分析[6]的基础上,给出了商品的市场最优定价方法,从而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商品在市场中的最优销售价及相应的预期利润额;本文同时给出了偏态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这使本文所述最优化定价方法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顾客忠诚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构建顾客忠诚与顾客盈利能力关系的数学模型,探讨该数学模型的函数性质,论证了顾客忠诚与顾客盈利能力并非是单调递增关系.同时发现,只有当顾客忠诚培养成本固定不变时,顾客盈利能力才随着顾客忠诚度单调递增.当顾客忠诚培养成本随顾客忠诚度的增大而增大时,存在阀值θ*,使得盈利能力在[0,θ*)区间随顾客忠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θ*,1]区间则随顾客忠诚度的增大而减小.论文还讨论了忠诚培养成本率、顾客实现购买率和每次消费金额的大小对θ*的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异质信念不但是股票市场的现实,也会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本文建立从两期到多期的交易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拟投资者的预期演化,旨在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异质信念共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程度、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投资者规模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多期交易过程,验证了在投资者预期演化的情况下,上述规律仍然成立。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范畴,也对投资者优化决策行为及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效率上的差异性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进而抬高宏观杠杆率,增加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抵押约束机制构建了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企业信贷扭曲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形成机制,并探讨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在异质性企业环境下,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减缓信贷市场顺周期行为,抑制信贷规模过度膨胀,起到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并显著改善社会福利损失,为货币政策制定创造更多空间;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仅减缓了抵押约束机制对经济周期的放大效应,未解决异质性企业对经济结构的扭曲问题。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自负盈亏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建立"去杠杆"长效机制、提高金融韧性以形成能够内生消化风险的市场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有限关注理论认为投资者关注有限,无法掌握市场上所有信息,这会使股票出现暂时的错误定价,引起市场波动,因此投资者关注可能包含预测波动的有益信息。鉴于百度指数能较好代理中国投资者的主动性关注,本文提出将其作为逻辑平滑转移结构的转移变量,引入已实现波动的异质自回归类模型,以刻画投资者关注的变化对未来市场波动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华夏上证50ETF高频价格数据的实证表明:新模型相比于异质自回归类基础模型,有显著更优的拟合效果和显著更强的预测性能,即投资者关注的非线性引入对波动率预测有显著贡献。本文还发现,相比于引入移动端百度指数和总体百度指数,引入电脑端百度指数对模型预测性能的改进明显更大,表明电脑端百度指数代表的投资者关注对市场波动有更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投资者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对众筹项目的定价以及激励决策的影响。策略延迟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自动按照估值在相应阶段投资,并且部分投资者会刻意延迟投资来搭便车的行为。本文采用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来刻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进一步对比序列到来模式(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与同时到来模式(投资者有策略延迟)中的贝叶斯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当发起人采用价格激励的方式提高成功率时,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可能会影响最优的激励策略。当存在固定目标约束时,如果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应该激励前期投资者,通过弥补他们等待成本的方式提高成功率;反之如果投资者出现策略延迟行为,对项目估值较高的投资者会自动在前期投资并且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此时发起人应该反过来激励后期投资者。当不存在目标约束时,不论投资者是否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都应该始终激励前期投资者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决策者缺乏必要的环境信息,从而导致了投资决策信息不完全、金融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Nikolaou,Chymis和Evangelinos[5]提出的环境信息、金融市场不对称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局中人行为策略,构建了政府、企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设置相关参数发现,该博弈模型能够覆盖Nikolaou,Chymis和Evangelinos[5]提出的模型,并证明了在政府局中人参与并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由环境信息缺失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国际环境审计来解决,从而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化解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国首家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由于我国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差异及产生原因的文献,并且国外相关文献主要关注评级方式对某一类债券评级结果的影响,而没有探讨两种评级方式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影响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本文针对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基于声誉效应、竞争机制对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迎合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分别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债主体的评级数据为样本,对评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付费评级结果显著低于发行人付费评级结果;不同付费模式下评级结果的差异受到是否为首次评级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市场份额的影响,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迎合是产生评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付费评级方式在企业债主体中的评级差异显著高于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的评级差异,表明付费评级方式对企业债主体的影响更大。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使投资人、监管机构对不同付费模式下的评级结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人工股票市场效率不高,对投资者的异质性假设缺乏经济学含义,更没有考虑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国外期权市场异质信息交易者模型为基础,结合互联网金融特点在传统人工股票市场中引入异质信息策略与动态无标度人际关系网络刻画的羊群行为构建出新的人工股市模型,进行投资者的信息策略与羊群行为演化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机制的引入所带来的影响,揭示动态关系网络环境下信息策略演化结果。研究发现:一方面,信息策略演化机制的引入加快了市场均衡速率并提高了市场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投资者财富水平并拉大了财富差距;信息策略与羊群行为的演化并不会导致投资者完全向内幕信息交易者聚集,高、低信息档次投资者明显居多且其他信息档次投资者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动态关系网络下羊群行为的引入增强了投资者的被传染程度,并进一步缩小了财富差距且显著提高了内幕信息的扩散质量与效率。所以,互联网关系网络环境下高、低信息档次投资者占据相对优势,但其他信息档次投资者并不会被挤出市场;监管部门在努力寻求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应在投资者财富与社会总财富等方面进行适当权衡。  相似文献   

19.
投贷联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驱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推动"产融结合"的重要手段,而合理投资结构成为探索投贷联动机制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文刻画了供应链鲁棒风险模型支持下投融资博弈的新特征,构建了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模型,探讨合理投资结构存在性。研究表明:投资方参与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博弈时,存在协调投资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贷联动区间"与最优投资结构,且最优投资结构受市场成长性主导。此外,企业所得税降低导致负债税盾效应减弱时,存在"反啄食顺序"的投资偏好。  相似文献   

20.
信用风险转移(Credit Risk Transfer,CRT)网络中信用风险传染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熵空间交互理论,将CRT网络中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空间距离与非线性耦合、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结合,建立了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的熵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与非线性耦合、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信用风险在投资者节点上的集中程度、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对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发现: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具有"本地效应"和"关联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