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颋 《社会科学》2007,(3):131-138
当赵氏一代,"崔府君"的奉祀风靡一时.特别是在南渡之际,高宗于磁州之庙卜、孝宗于诞前之托梦,"显应"所导致的崇敬,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该神灵的重要性.临安府新建的相关道观,一时间,成了都城人礼拜和游览的核心.入元以后,此种情况有了加强,燕南、河北、山东、河东等地,也就成了其香火地所在.而在所祠为谁的问题上,见有分别以卫州、磁州、辽州和顺县庙宇为主祠的西汉"汲县令崔瑗"、唐"滏阳令崔某"、唐"长子令崔珏"等说法,而元中期以后,这三者趋于混淆,且增添了生前"昼理阳、夜理阴",死后入围"五岳"僚吏、通管"冥界"等更多的"事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两种经济转型模式。两种"共识"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政策主张、追求目标和改革方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及前苏东国家转型实践中遭到的挫折和"北京共识"在中国取得的成功说明,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只有结合自己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北京共识"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共识"的推行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源在于其自由化、稳定化的政策主张存在理论悖论.即在弱势货币与贸易逆差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实施自由化、稳定化的经济政策将会导致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相互冲突.同时,"华盛顿共识"也有一些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目前需要认真分析和辩证对待的.这些具体政策工具分为两类:一是我国目前正在运用但需要完善的政策工具;一是我国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但需要创造条件准备实行的宏观政策工具.我国在借鉴"华盛顿共识"具体政策工具时,应当具体分析这些政策工具的目标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何谓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思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以人为本"提出的背景."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人存在着发展就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高速增长的片面认识.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如不克服,就会导致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导致人和环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协调的恶果.  相似文献   

5.
所谓"共识",即指两端或多方在某些见解上达成的一致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利益共识"、"教化共识"、"达道共识",分别为先秦法家、先秦儒家、先秦道家所倡导,笔者根据其不同的范围与价值,将其再划分为"初级共识"、 "中级共识"和"高级共识".为实现秦国由弱变强的理想,先秦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商鞅、韩非提出了系列主张,其中,针对趋利避害的人性所提出的"以刑去刑"的重法思想和"利出一孔"的理论,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创造出双赢、多赢的"利益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国和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是产生"东方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当欧洲革命风暴平息下来后,就会产生所谓"东方问题";这个问题都要留待欧洲革命来解决.他们还指出,美、法的"绥靖"政策及活动,是导致战争初期土耳其军事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东方战争的结束不仅未使西方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得以解决,而且还孕育着新的、更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中村"景观"问题是具有共识性的"问题"性现象,且普遍存在于我国大中城市中.该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是社会层面的,不仅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些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如缺乏"内植"的规划先行发展观,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软化",农民对城市化利益的个别争取是诱发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力求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超越物质"景观"层面的关注,并在基层依托基础上强化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拉美化"是拉美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总称,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发展危机。为克服这场危机而形成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及其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未能消解反而加剧了拉美地区的发展危机。近年来,拉美左派政府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调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公正问题,促使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有利于民主、公正和发展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对象与内容、理论与方法、问题与意识、意义与价值及其学科性,学术界经过多年的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关键是中国文学"古"与"今"的关系问题,即中国古代文学如何向中国现代文学转换,"古今"和"演变"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民主就被等同于多数统治.威斯敏斯特多数主义民主被看作是现代民主的最佳模式.然而多数主义民主的"竞争-对抗"原则对少数的排斥不仅使威斯敏斯特民主日趋衰败,而且还使那些移植了该民主模式的新兴民主国家陷入分裂斗争与持续的混乱当中.民主化的"第三波"因多数主义民主的失败而陷于停滞.相反,那些以权力共享、协商合作为原则,以最大限度的政治共识为目标的民主制度不仅更有助于民主稳定和民主巩固,而且在民主品质和绩效方面都远远胜过多数主义民主.李普哈特把这种优质民主称为"共识民主",并指出用共识民主替代多数主义民主是21世纪民主的希望所在,而多数主义民主向共识民主的转变则预示着民主化"第四波"的开端.共识民主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观念,不仅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犯了三次“左”倾错误 ,二者共同根源在于没有正确地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而最初对国民党性质错误判定是两次错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二战以前,美国南部的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美国其他区域,这是在美国二元联邦制时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地看,长期的奴隶制种植园生产方式与残酷的内战使南部工业化的基础十分薄弱,以白人至上为要义,日趋保守的南部.化传统又无力催生出工业化所需的个人激励机制;而内战后南部在国内边缘地位的最终确立表明,当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利于南部的工业化;更为重要的是,南部各州的政治成为其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南部统治阶级通过修改州宪法,限制各级政府的作用,实行种族隔离和劳工管制,与外部投资相互利用,人为地阻碍了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淑霞 《齐鲁学刊》2007,37(2):70-73
美国内战爆发后,是军队最先触及并对黑人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尝试。他们界定黑人身份,安置、教育黑人,建立处理自由民、难民事务的军事机构自由民局。军队对黑人事务的处理既是军队处理战时重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后军队介入南方重建事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内战是由联邦宪法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对以下结构性、原则性问题上的妥协、回避与处理不当所致:联邦制度和最高主权归属的问题、共和制度与奴隶制度的关系问题。在存在这种内战祸根的前提下,宪法规定的刚性修正程序最终为它们在宪法初步运行阶段的宪政体制内彻底解决,设置了无法逾越的制度障碍与法律障碍,从而使得内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多萝西·戴是现代美国天主教会和平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她的思想与行动对现代美国天主教社会思想影响十分深远。西班牙内战时期多萝西第一次系统表达她对战争和暴力问题的看法。在这场争论中,她站在了美国天主教会领袖和绝大部分天主教媒体的对立面,没有盲目支持佛朗哥。她从信仰和基督教人道主义,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现实的地缘政治利益出发,去看待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战争与暴力。  相似文献   

16.
周仲海 《社会科学》2006,2(5):83-91
抗战爆发前,上海工人薪金收入大多数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抗战爆发后,上海工人生活状况更是每况愈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实行“胜利加薪”,上海工人的工资收入有过短暂的上调, 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上海工人又陷入了饥饿或半饥饿的生活状态。建国初,中共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上海工人的生活状况较建国前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从抗战及内战时期走过来的上海工人,对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和拥护中共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的形成过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哲学依据,奠定了这一道路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为指导中朝日等国的革命 ,组建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驻上海远东局。过去对其组建的具体情况不很清楚 ,本文运用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对远东局组建过程进行全面考证 ,基本弄清了它组建的过程 ,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为全面研究远东局 ,进一步研究远东局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廉价政府思想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提出的,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产生优良的政府治理绩效,即要把人民的政府构建为精干、廉洁和高效的无产阶级政府,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正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继承。事实证明当前我国过高的行政成本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效能的期待。因此,重温马克思关于廉价政府理论,对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廉价政府和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核危机作为冷战后国际安全领域内最突出的难题之一,亟需对它本身以及所引发的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这有赖于对国际核危机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更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核危机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属性特征,引起核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国际核危机演变有什么规律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国际核危机,掌握它的活动规律,进而研究如何去应对和管理国际核危机。国际核危机是一种涉及核武器因素的破坏国际稳定、威胁国际安全的恶性状态,从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家互动进程两个层次分析国际核危机的根源,可以洞察核危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