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加大了相互间的经济依赖。但同时,也在政治,法律,尤其是文化上带来了值得重视的问题。随着知识信息自由流动,中西文化的碰撞表现在语言上,价值观念及哲学思想上。同时,由于任何比族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共同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加之文化的交流,文化必然有共同性,趋同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事实和例子大量存在。民族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取舍,扬弃,改造,而演化成一种既是本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既立足传统,又重在创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异质文化交往和交融是乌兰牧骑令人瞩目并且不断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乌兰牧骑主动辨别、吸收、整合不同文化,创作了很多广受好评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表演内容和形式,拓展和提升了自身文化服务层次。从表现、特点、价值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现象,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文化交融来整体把握,以社会主义导向性、主动性、双向性、时代性来探求规律,以多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团结与繁荣的有力保证、文化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支撑来承载意义。这样的分析既有助于为乌兰牧骑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机遇和可能,也可以为文化的交往和交融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出现 ,使人类面临着新的文化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应积极挺进多元化的网络文化阵地 ,在与网络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既要保持并巩固自身特定、有益的内涵 ,也要在与网络文化的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使自身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时期,不仅中原农耕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生产工艺与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深受西北游牧文化影响,西北游牧文化也在中原农耕文化的巨大冲击下表现出强烈的汉化趋势,不同游牧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亦在悄然进行。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唐代主流话语人群对胡文化在中原的飞速传播持明显不同的接受态度,这是异质文化交流、转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的文化交融与中国面临的文化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强。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体系的广泛交融 ,极大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迅猛发展 ,为我国吸收、融化外国文化长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扩大文化对外开放 ,以博大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态势是通过传播以及传播的革命造成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维模性也导致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不同文化因为传媒的发展而在接触、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裂变,文化不仅实现了跨时间的传递而且突破了本民族、本地域内部的纵向传递而跨民族、跨地域地横向传递,当前,多元文化在语言、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日常生活诸方面进行着广泛的交融。尽管多元文化交融的态势呈现了种种对西方文化的趋同,但各种文化生成的源点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文化传播往往出现“误读”现象,对文化的解读不一,使文化冲突在文化的传播中永远与交融共存。因此,全球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并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7.
西王母神话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王母神话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其演变的轨迹.西王母神话人物,从西部狩猎部族"君长"的神职、文化内涵、神格特征及其传入中原以后的"神格易位"、神职重构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她从原来部族首领到中原天帝的"神母"、"天后";她严格控制神人之间不可逾越的"天规",又眷恋人世间的生活;她既是主宰宇宙天体秩序的创世大神,又积极参与黄帝所从事的统一中原大业;她支持"反抗自然灾害的英雄",又不许他们位居神界;她反对天人之间男女婚姻,又同情他们的遭遇,作一定的让步;如此等等.西王母本身的二元对立的神职、性格之间的矛盾统一性,反映了当时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信仰、观念等的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8.
9.
奥林匹克精神被认为是体育文明的关键性内涵,体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但是,奥林匹克文化发端于西方体育文明,因此在传播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与其他体育文明发生冲突.本文对奥林匹克传播中的文明冲突展开分析,并对如何消解冲突、特别是消弭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间的冲突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兴元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此后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近百年时间里,北魏的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等经济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促进了平城时期经济的繁荣。在思想文化方面,拓拔氏一改前期仇视、惧怕汉文化的心理,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儒、道、释,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成了北魏平城时期文学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政治文化研究与政治文化的综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综合创新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间的深层关系 ,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为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应注重课堂讲解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设文化课程和定期放映有关西方社会文化的影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早期阶段,南方和北方都尚武好战且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由于北方相对的地理优势,先于南方在秦汉时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保持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加之与北方游牧民族相邻,因而也成为各派力量角逐的主战场,这又导致北方一方面尚武精神得以延续,另一方面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至唐宋逐步让位于南方,形成了"南文北武"文化差异格局,而长期以来沉淀于南方人和北方人心灵深处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又进一步巩固了"南文北武"文化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14.
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使中西方网络文化在受众群体、应用方向和管理制度上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世界的区域性被逐渐打破,中西方网络文化在思想观念、应用发展和监管手段上愈加相互融合。网络文化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为此必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坚持核心价值观,提升网民整体素质; 发挥创新精神,优化网络产业; 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以促进我国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与“文明” ,作为元概念 ,有人相互混用 ,又有人让它们无所不包。这虽对繁荣学术有利 ,可对人们去应对 ,去把握不利。本文通过汉语系统、西语语源、日语语体三条认知路径对“文化”与“文明”内涵的追索 ,发现人们越来越希望对它们作严格的界定 ,并通过缩小其内涵的方式来实现。文化和文明的区别约略有五点。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汉英在文化与成语表达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引起许多语言误区。本文从中英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对成语理解所造成的差异,以期在实际应用及互译中能更准确熟练地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18.
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铁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分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是地铁文化的源头,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延伸和提升;地铁文化会影响城市的布局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以一部《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她享誉海内外,尼克松称其为一座沟通东西文明的人桥。诺贝尔奖的授奖理由这样称赞她: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使她赢得了该奖。但是,她的文化传统还是西方的,因而在作品中写到东方传统文化礼俗时,东西方文化就在她的作品中产生了碰撞。本文从婚俗描述的角度来揭示这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