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处于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唯一不变的便是不停歇的变化,电影准确捕捉到了这种社会变化,使之具象化并与观众产生了共鸣。摆脱了传统电影的形象设定,电影《小武》的主人公不再是以往的光辉积极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实的不完美,甚至生活在"污名"的阴影之下。用"污名"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活动中的人,从另外一种角度体现贾樟柯对中国后社会主义中边缘性问题的沉思。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新生代电影来说,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新生代电影本身拥有着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而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体量变得极为广大.在我国新生代电影的发展中,其本身受到了西方电影文化的极大影响,而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显人性之复杂、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等属于对我国新生代电影影响最深的几个方面,而从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李杨的《盲山》等著名新生代电影作品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发现这些影响的影子,为此本文就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有助于更为深入了解我国新生代电影.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新生代电影来说,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新生代电影本身拥有着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而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体量变得极为广大。在我国新生代电影的发展中,其本身受到了西方电影文化的极大影响,而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显人性之复杂、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等属于对我国新生代电影影响最深的几个方面,而从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李杨的《盲山》等著名新生代电影作品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发现这些影响的影子,为此本文就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有助于更为深入了解我国新生代电影。  相似文献   

4.
杨蕊 《中国民族》2012,(Z1):119
常规电影通常是运动的,包括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动作,是对于人物、事物随时间变化的一种刻画、一种延展。但杨蕊的纪录片《翻山》是一部反运动的、相对静止的电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电影规律的。所以人们总是把"中国实验纪录片新锐导演"这个称呼和年轻的杨蕊联系起来。对此,杨蕊也不反对。  相似文献   

5.
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等电影理论观念。《塔洛》和"2017华语电影展"的出现表明了海内外学者、电影导演、观众正试图通过多元对话,逐步促成一种中国电影"文化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姜敬爱作品中出现的女性意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的。初期是通过女性启蒙来达到女性解放的目的,中期则接受了社会主义女性解放的理论。到了后期,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又回到了"贤妻良母"的形象。《母女》、《人间问题》、《鸦片》是不同时期反映不同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7.
李二任 《中国民族》2012,(Z1):104-105
是他,首次将爱情作为主题展现在新中国的银幕是他,使这部影片成为新中国首部纯母语电影早在1934年就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出了"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奇葩"——《神女》的吴永刚,在1950年导演了一部由袁文殊编剧、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辽远的乡村》,但反响平平。  相似文献   

8.
母语     
郑茜 《中国民族》2012,(Z1):72-79
母语,是一种温度;母语,是一种态度。100年的中国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少数民族母语电影里,获得了一个新的高度。1955年由吴永刚导演的《哈森与加米粒》,事实上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少数民族纯母语电影。少数民族母语电影——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一小步,中国文艺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引子:坚定可贵的“少数派”2005年,是中国电影100年华诞。一个特别的日子!上个世纪拍摄的《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在广州、云南、以及各地自发组织的“中国百年电影十大经典”评选中榜上有名。面对这些历经岁月磨砺却仍闪耀着魅力的经典作品,我们在激动之余有一种责任和冲动,它驱使我们来做中国百年电影中的少数民族这样一个专题,以纪念百年电影中的少数民族。2001年的10月,本刊曾做过一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介绍的主题报道,向读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故事影片及其历史背景和意义。当时中国影协的黄…  相似文献   

10.
流行音乐属于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电影中的流行音乐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与音乐发展趋势。贾樟柯电影用以表示深层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在这些元素中,流行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中对流行音乐的运用为例,探讨了电影中流行音乐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影中的流行音乐潮流。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电影《成吉思汗的宝藏》继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签约担任艺术总监后,阿维·阿拉德又签约担任制片人,他是目前全球累计票房最高记录的保持者,其《复仇者联盟》、《蜘蛛侠》、《X战警》系列电影都广为各国观众所喜爱。阿维·阿拉德有很深的"英雄系列"情结,加盟《成吉思汗宝藏》后,就提出拍"成吉思汗系列",还特别推荐了前苏联的文学巨著《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拔都汗》是他看好的电影改编作品。为他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导演李安在1995年执导了他的电影处女作——《推手》.这部电影看似是一部有关中西年轻人在移民美国之后,与前去一同生活的中国老人之间因思想观念不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其本质是中国老人在国外遇到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对于电影中细节的观察以及在国外三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中国老人出国不适应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出应对方式,期待能帮助在国外遇到同类跨文化交际问题的人们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涛 《中国民族》2012,(Z1):11-13
《农奴》是一部史诗性的影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它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思维模式的产物,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影片的主要角色全部都是藏族演员。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相似文献   

16.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Z1):129-133
如果不是因为获得华表奖和金鸡百花电影奖,并且女主演娜仁花曾发表那样激情洋溢的获奖感言,影片《额吉》可能像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样湮没无闻。作为2009年的国庆献礼片之一,《额吉》曾在主流影院放映,但票房不佳。它实际上是导演宁才10年前曾经执导过的相同题材16集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的改编浓缩版。这次"翻拍"本身并没有什么商业企图,它的生产更符合一种主旋律电影一般的生态规则:从政府获取项目资金,并争取获得政府奖。  相似文献   

17.
李道新 《中国民族》2012,(Z1):126-128
《刘三姐》: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做了10多年的电影史研究,我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中国影人越来越不会拍雅俗共赏并令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了。《刘三姐》的经典价值和影响力已经跟桂林山水联系在一起,无须太多的附会和张扬。我想说的是:在《刘三姐》拍摄上映的年代,尽管"革命"战胜了"娱乐",但  相似文献   

18.
牛颂 《中国民族》2014,(8):76-76
我是从电影《心跳墨脱》开始认识蒙古族电影导演哈斯朝鲁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为了电影可以玩命的人。后来通过电影《长调》,又加深了对他的认识,那就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追求:用一个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形式作为手段,打通艺术与人生,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心灵与生活,打通信仰与命运……他的这样一个特性,又表现在电影《唐卡》的创作上。和《长调》一样,《唐卡》也是一种打通。而这一次我不再只是作品完成后的观赏者,而是受邀担任了该片的总顾问之一,从剧本的通关到影片的完成、展映、研讨、推广,导演与其作品都进入了我的评价系统。其过程也使我本人也受益很多。  相似文献   

19.
郑茜 《中国民族》2012,(Z1):64-67
自上世纪末以来,云南一直致力于电影对其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进行新的自我阐述与影像塑造,"红河三部曲"堪称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同由红河拍摄的另一部电影与"红河三部曲"之间构成了一种内在逻辑,以另一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云南的影像文本。这部电影就是《别姬印象》。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中国纪录片《船工》在第11届上海电视节上最为耀眼,一炮双响,获得"最佳人文纪录片"和"评委会奖"。《船工》的主人公就是本期封面上有着"三峡纤夫活化石"之称的三峡纤夫谭邦武。十年前,当《船工》剧组在巫峡出口的沙滩上拍摄时,巴东籍摄影家郑定荣跟随采风,拍下了封面上的这幅照片。照片定格的那年,谭邦武85岁,正是被海内外媒体包围的年代,谭邦武一家自三峡工程开始启动后,就常常被媒体记者包围着,名片都收了半箩筐,就连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也邀请他在电影《熊猫与女人》里扮演过角色。而今,三峡蓄水了,昔日汹涌的波涛变成了平静的湖面,谭邦武也真正地老了,从他的脸上再也看不见搏击江水的自信,他的白龙舟也一天天任岁月剥蚀。前不久,当记者再次看见谭邦武时,他已经不能像往日那样走稳步子,从他布满刀刻般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孤独、失落......就像《船工》的导演姚松平的拍摄心路历程一样,对一种将要逝去的文化形态、生存状态,怀着一种"仪式"般的敬畏,呈现出一种"挽歌"似的绚烂,我们本期推出的《封面话题》,再一次来解读三峡纤夫文化,并将在栏目采写过程中对三峡纤夫文化解读的新收获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