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主义是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将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戏剧中是新时代戏剧的一大特色。艺术生产需要对焦现实题材,攻坚克难,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都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品,《玩偶之家》主要以家庭背景为内容,进而围绕家庭和婚姻等问题展开情节,包括社会与道德。《人民公敌》则是通过对污染事件调查中,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从而引出人们对于良知、欲望和民意的博弈,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旨在对人物刻画、剧情发展、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钢琴协奏曲》是高平于2006—2007年创作的作品。本文对高平《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其音高组织、节拍节奏、配器手法等特点,分析作品中蕴含的苗族音乐语言。此外,本文还对《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线性思维特点及支声音乐手法进行剖析,力求深入领悟高平在本作品所表达的民族化音乐语汇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对主人公简·爱丰富复杂、多姿多彩的心理图像的描写,阐明《简·爱》是一本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它在艺术上打开了文学描写的新天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4.
刘钰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12-213
易卜生的代表性戏剧《玩偶之家》塑造了五四后中国女性解放的符号人物——娜拉.鲁迅在1923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并给出了"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悲观回答.两年之后,鲁迅在小说《伤逝》中将他理解的答案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描摹,展现一个"造人"神话的破灭.而胡适,作为易卜生主义的首倡者,1919年3月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戏剧《终身大事》,描写一个看似开放民主实则有多重思想桎梏的家庭,并通过主人公的成功逃离展示了争取婚姻自主的可能性,提出了易卜生主义就是真正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剖析.从这两部同一时期发表的小说与戏剧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胡适和鲁迅对易卜生主义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5.
易卜生的代表性戏剧《玩偶之家》塑造了五四后中国女性解放的符号人物——娜拉。鲁迅在1923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并给出了"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悲观回答。两年之后,鲁迅在小说《伤逝》中将他理解的答案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描摹,展现一个"造人"神话的破灭。而胡适,作为易卜生主义的首倡者,1919年3月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戏剧《终身大事》,描写一个看似开放民主实则有多重思想桎梏的家庭,并通过主人公的成功逃离展示了争取婚姻自主的可能性,提出了易卜生主义就是真正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剖析。从这两部同一时期发表的小说与戏剧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胡适和鲁迅对易卜生主义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采用了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叙事手法,借以谱写一个庞大家族的历史,同时展现了作者自身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手法之比较,凸显其文本特征上的异同,对于提升传统叙事小说的审美艺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戏剧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与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而戏剧的情感表达、情节的推动和矛盾的激发等都离不开戏剧动作。戏剧动作在戏剧文学展示,情感表达方面功不可没。《雷雨》作为曹禺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在戏剧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紧凑的故事安排和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让戏剧高潮迭起,引人喝彩,而戏剧动作也熔铸在字里行间。本文以《雷雨》为例,探讨戏剧动作的魅力,从戏剧外部性体动作、言语动作和静止动作三方面分析《雷雨》的戏剧动作性及其意义,使大家对戏剧的解读与思考更为深入、彻底。  相似文献   

8.
从《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题材,利用美国式的手法进行改编,从而推广出去。正因如此,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各国进行文艺作品创作的常用表现内容之一,《功夫熊猫》便是利用这多元化的"中国元素"进行创作获得影迷赞誉的佳片之一。本文将从人物、场景、情景、精神等浅谈《功夫熊猫》中多元化中国元素的利用,反思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9.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于我国广大藏区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中间.烩炙人口,久而不衰,这除了史诗爱憎分明的主题、包罗万象的内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外。它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所创造的优美语言,浑朴自然的风格,也是《格萨尔王传》的轻力所在.使得读过这部史诗的人,总有回味无穷之感。比、兴的艺术手法比、兴二法,在我国王千年的诗歌史中,诗人们普遍适用,创作了无数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的优秀诗篇,形成了我国诗歌的民族特点。比、兴二法是后人从《诗经》的优秀作品.特别是民歌中总结出来的诗歌艺术手法。这种“写物以附意,…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本子故事《全家福》是通过借鉴唐代王朝的故事背景、模仿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情节设置的特征及人物关系,采取章回小说形式创作并广泛流传于东部蒙古地区的文学作品。论文根据史料文献《新唐书》记载,对《全家福》中出现的叙事内容、地名、职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探讨文本在接受他文化影响过程中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题材,利用美国式的手法进行改编,从而推广出去.正因如此,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各国进行文艺作品创作的常用表现内容之一,《功夫熊猫》便是利用这多元化的“中国元素”进行创作获得影迷赞誉的佳片之一.本文将从人物、场景、情景、精神等浅谈《功夫熊猫》中多元化中国元素的利用,反思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篇小说《吗啡》是二十世纪俄罗斯白银时期著名作家米·布尔加科夫的早期作品,具有自传性质。小说中两位叙述者运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布尔加科夫运用讽刺、象征等创作手法如实地记录了主人公对工作、生活、疾病、革命的思考和抉择。小说中富含大量的细节描写,但不拖沓冗长;语言简洁、生动、引人入胜——这一直是布尔加科夫固有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邢星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92-193
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杰出实践者,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珍妮姑娘》以及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等。《美国的悲剧》是以一桩著名谋杀案为基础写成的,使他成为社会改革者的英雄。本文将浅析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的艺术特色,希望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过去对清代画家改琦的介绍都很零散,且对其作品也没有系统的罗列。本文根据各种历史资料,首次厘清了改琦的家世和祖籍,其次陈述了对海内孤本《先贤谱图》的鉴定和艺术价值,再次分析了文字狱海富润事件对改琦创作《先贤谱图》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深刻影响,然后概括介绍了《先贤谱图》的主要内容;文章最后对《先贤谱图》的原创力、对改琦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及其文化综合主义世界观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双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206-207
小说通常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水浒传》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中重点描写了一百零八名英雄人物,作者通过其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民的生活现状.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与同期的小说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其人物塑造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祖尔东·沙比尔在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奠基人,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发展的引领者,是让维吾尔文学登上世界文学殿堂的引路作家之一。笔者试图对祖尔东·沙比尔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柏树叶》的人物形象塑造、谋篇布局、艺术结构以及语言锤炼、用语技巧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现代筝曲《林泉》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传统的审美意味,体现出了深远的中国哲学道理,本文从乐段结构的散聚相合,水之意象的变幻多样,哲学意境的虚实相生、情景相即,以及乐曲的现代化创作思维四个方面出发,分析筝曲《林泉》的音乐审美与内在意义,并兼论《林泉》对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造像量度一直在藏传佛教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西藏文化博物馆展出的14幅造像量度画本的初步研究,可以基本弄清其目的、创作年代、地点和作者。此套组画按照第司.桑结嘉措名著《白琉璃》中的造像量度理论创作而成,其目的是试图规范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从而建立一个正统的标准。从文献和题记推知,此套组画极有可能由门塘或钦孜画派的大师们领衔于1688—1705年间左右创作于拉萨,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那达慕序曲》是一部运用多声部技法创作的蒙古族风格管弦乐作品。和声方面以传统三度叠置和弦为主,同时根据主题特点适时引入非三度叠置和弦,和声序进简洁而明了;复调方面注重各声部的旋律性,突出了运用旋律化手法表达主题的创作特点。本文通过对作品和弦结构、和声进行以及复调等多声部写作技法的研究,探讨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管弦乐曲创作中多声部作曲技法的应用及其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钢琴协奏曲《山林》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创作基础,通过其出色的作曲技法表现了当地人民丰富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本文对《山林》的创作背景和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其所展现出的少数民族音乐独有的魅力与韵味,以求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