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当地的秧歌、茂腔、剪纸和八角鼓等艺术形式,起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秧歌和茂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八角鼓等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胶州方言在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上与普通话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其歇后语和谚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性格特点和幽默感。本文在总结胶州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东青岛是茂腔的发源地,茂腔是众多戏种之一,在整个山东半岛广为流传,影响力颇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已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与其他戏剧不同,规模较小,但它的魅力却非常大,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曲调温婉动听,让人们在精神上有了寄托。但是,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样化,使得特色性的茂腔音乐受到严重冲击,如何让茂腔传承下去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茂腔的由来、发展状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就保护茂腔这一民俗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的古城。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是由古代生活在和林格尔的北方游牧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创造的文化艺术。同时,汉族人民的大量内迁,使得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呈现出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的面貌。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文化中尤为突出鹿文化。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萨满教的盛行以及日常生活有关,还和佛教在当地的盛行有关,同时,还与汉族移民进入带来的世俗文化有关,是多种因素结合促成鹿文化剪纸经久不衰。和林格尔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和林格尔县永久的地域特色和标记。总之,和林格尔民间剪纸的历史与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我国陕北地区的特色民间舞蹈,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古朴的形态特征,并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北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产物。本文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陕北秧歌舞蹈形态、历史发展变迁的分析,阐述了生态环境对于陕北秧歌形态的影响,并总结了陕北秧歌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以期为陕北秧歌的传承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谷秧歌是山西晋中一带民间流行的伴随农事活动而传唱的地方小戏。它发端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时期。于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谷秧歌随之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障太谷秧歌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文以太谷秧歌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调查资料,对太谷秧歌的历史变革进行梳理,同时为太谷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剪纸,即在一张普通的纸上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刻出美轮美奂的花纹,为日常生活进行装饰点缀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艺术先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深受民众喜爱。本文旨在探究非遗视角下的剪纸文化传承,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让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十分有必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借助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保护与利用。而通过产业化模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发展,就成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在产业化视角下浦城剪纸与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的发展动态,而后提出了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湘西州尝试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营造多元化传承的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昌黎民俗中,"三歌一影"可堪称翘楚、独占鳌头。"三歌一影"分别为"民歌""秧歌""吹歌"和"皮影戏",是昌黎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三歌一影"更是大展宏图,屡屡展现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其中,民歌、秧歌和皮影戏更是入选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文化特质,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的价值观、发展观等核心的价值。通过对维吾尔族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与探究,分析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当地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得出了维吾尔族核心文化价值里追求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是历史图腾,也是一股流动的文化活水.剪纸文化的传承保护正蓬勃展开,现如今已有相关主题的系列剪纸公益广告形式内容上带给人心灵震荡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展示了民间文化形象,传承了非物质文化,呈现了剪纸艺术的表达.公益海报的表现力既有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又带着浓浓的风味,剪纸文化在公益海报中很好地达到文化传承与情感启示,生命力与发展力,公益海报使得剪纸文化传递的信息丰富而感人至深,一经过目,必然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是历史图腾,也是一股流动的文化活水。剪纸文化的传承保护正蓬勃展开,现如今已有相关主题的系列剪纸公益广告形式内容上带给人心灵震荡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展示了民间文化形象,传承了非物质文化,呈现了剪纸艺术的表达。公益海报的表现力既有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又带着浓浓的风味,剪纸文化在公益海报中很好地达到文化传承与情感启示,生命力与发展力,公益海报使得剪纸文化传递的信息丰富而感人至深,一经过目,必然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昌黎民俗中,“三歌一影”可堪称翘楚、独占鳌头。“三歌一影”分别为“民歌”“秧歌”“吹歌”和“皮影戏”,是昌黎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三歌一影”更是大展宏图,屡屡展现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其中,民歌、秧歌和皮影戏更是入选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文化特质,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的价值观、发展观等核心的价值。通过对维吾尔族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与探究,分析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当地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得出了维吾尔族核心文化价值里追求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具有时代传承意义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是以人为本,它着重强调的是以人为主要核心的相关的技术、经验及精神,它的主要特点是活态流变。以人为本,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重中之重,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有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具有时代传承意义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是以人为本,它着重强调的是以人为主要核心的相关的技术、经验及精神,它的主要特点是活态流变.以人为本,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重中之重,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有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校园”和“出校园”,为师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核的清晰认知和深刻体验,并以鲜活的形式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重要生产形式和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应依据学校条件和当地环境,考量并运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促进校园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共生,提高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与社会互联互通、互助互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不仅是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开发与保护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重要职责。论文从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范围、开发和保护对象、开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