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并大量地生产制造新产品,同时也促使了文创产品市场上出现同质化、短期化、批量化等现象且较为严重。本文旨在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入手,探讨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转化思路和方法,并以台湾掌生谷粒为例,分析产品所构建的文化记忆对相关群体的情感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而地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需要重视对其的保护以及发扬工作。尤其是现如今文创产品越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时,就可以将地域文化匀速融入其中,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可以使文创产品更具特色,从而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新鲜”的文化。因此,本文首概述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作用,最后详细阐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姜之怡 《中国民族博览》2022,(2):100-101,132
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内外的高校文创产业,从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不同视角,运用不同设计理念,最后得出相关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研究成果.在当前的高校文化背景上,品牌形象可以蕴含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承载了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过往,作为一种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和诠释校园精神理念的载体,树立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创意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品同质化、需求模糊化、创新低质化等突出问题。所以,我们根据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丰富其文化内涵,提高其技术含量,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楚凤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古色添彩的“红+绿+古”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视角看,河南“红+绿+古”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红色文化开发理念落后,资源融合深度不够,布局规划存在条块分割等。为此,应当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依据,推动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和古色添彩相融合,打造红色文旅文创品牌,建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花山岩画的来源岩画定位提供了艺术起源问题探讨的重要对象和途径,基于艺术发生学研究,及其“艺术前的艺术”理念花山岩画不仅具有“前艺术”的性质特征,而且具有艺术发生过程中“前艺术”与艺术交叉、交界、交接的特殊性,是“前艺术”向艺术过渡的重要发生点,承上启下地链接了骆越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形成了骆越先民发明精神的骆越文明形成,提供了艺术生成的基因和基础,具有艺术发生学意义和其研究价值。该研究旨在通过将“骆越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高科技手段,将其包装设计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内涵,促进提供应用价值,同时也构成一种传承与传承相结合、薪火相传的民族文明传统,这也是一种演绎古老文化、提升“骆越文化”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应用设计,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产品精品,推动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建构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核心力量,在世界遗产时代,传统民俗的复兴本质上是一种唤起文化记忆、体现文化自觉与构建文化认同的乡愁叙事。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怀旧、保护与传承,是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上海浦东三林镇是在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语境下形成的都市城镇,该地区传统民俗的复兴是象征着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的文化乡愁叙事,文化乡愁叙事又是传统民俗复兴的精神内核与助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朝阳社火文化的象征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汉民族传统的娱人娱神的民间娱乐活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阳社火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尝试把朝阳社火置放在东北移民文化生态语境中,将它作为一个表征文化意义的象征符号来考察,探讨它体现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等多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市场环境的文创产品设计,要立足民族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激活文创能量,达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湘西苗绣文创产品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建功立业,对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活跃的文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跳动的脉络,文创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就是中华各民族有机融合的过程。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大格局中认识和把握各民族艺术融入中华文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和谐繁荣万紫千红的共性中标显苗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以体现出古老民族特有个性,需要顺应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同时注重民族因素、地域因素、时代因素,提升情感价值,实施跨界融合,坚持"以人为本",推出适应时代审美时尚的文创产品,提高湘西地区各族群众经济收益和社会形象,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这亦是我国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程中正确的指向。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广西十万山华侨林场瑶族归侨的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本文认为,社会记忆以史实为依据。这些史实包含了一系列曾经为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此外,社会记忆的更新过程同时也是群体试图使传统的价值观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对过去的社会记忆可以使个人或社会群体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满足其在现实中的认同和相互之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词 《民族论坛》2012,(4):44-47
本文通过对湖北鹤峰三家台蒙古村的历史记忆——"清明会"这一节日的分析,阐明三家台蒙古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辨别哪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改变成为核心任务.本文选取凤岩村为案例地的原因在于作为瑶族传统村落,瑶族文化汉化严重.本文运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恭城凤岩庙会历史变迁的回顾以及庙会仪式活动进行描述,得出基于文化变迁视野下祭祀...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响应国家完善职业教育协作政策和结对帮扶机制的相关政策,推广“教育+产业+就业”模式,我校与西部地区职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笔者及其团队借此契机,以所在专业为切入点,选择《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融合改革试点,探索两地非遗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为例,分析了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由于文化要素的变化,族群边界变得模糊,族群认同也呈现出多重表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袁娥  丁爱华 《民族学刊》2011,2(5):18-23,92
综观当下学界有关族群的国家认同研究,大多从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视角来探讨,而鲜有通过全面探析族群音乐文化事项来诠释国家认同问题。本文基于对世居云南最西北、怒江的上游腹地——云南省贡山县阿怒人的实证调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分析根植于阿怒人族性中的国家认同意识,以期在学术上增添一个解读国家认同的视角,并为探寻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记忆并不都是为了认同,很多时候,记忆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事/物来呈现自我的方式,当承载记忆的物/事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一方面会出现群体集体记忆的断裂与自我的流逝,另一方也会因为事/物的少而珍贵,出现自我的叠加,更有可能出现文化的再生产,来重塑集体记忆,延伸自我。本文以滇越铁路文物为例,分析边民社会如何伴随着铁路的生命史进行自我的存在、流逝与叠加,从而引导社会对物质文化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开始逐步转变。本文以“双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阐述“双循环”的诞生逻辑为基础,简要分析在新时期“双循环”新格局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需求,并结合城市背景下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双循环”新格局文化旅游发展的新途径,最后以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为例,给出了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发展建议,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