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全球性问题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愈加密切;在政治上努力建设一个长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作为国际关系产物的国际法律制度,要努力适应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和谐的法律理念。新的国际法律规制的构建,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完美体现,是我党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的延伸,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邓小平主要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张要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各种制度和文明兼容并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6.
建构和谐世界:关于世界秩序范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持续不断的战争与动荡促使人们探索建立一种永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秩序。西方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人性、国家属性、国际体系、文化观念入手,试图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理论家们从理性主义、权力政治、相互依赖、共有观念等多种视角,提出了各种世界秩序理论范式。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超越传统的权力政治,确立合作共赢的全新理念,在多极均势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世界新秩序将是最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和谐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斌 《学术界》2005,3(4):7-19
人类思想史上的和谐理念及其历史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断进化的理论表现,内含着人类不断发育、成熟的良知和智慧,从而也就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念深入地解剖了社会有机体及其发展进程中所内含的自然、社会与人,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狭义),过去、现在与将来三大基本关系,科学地揭示了和谐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现实化的途径与方式。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念的创造性发展,又准确地反映了处在社会历史大变革中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战略需要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谐世界的内涵和特征表现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民主和法制的世界;经济上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共赢和共存;文化上应该是多种文化或文明的相互包容;生态上寻求各国人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维护和巩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与共和谐关系的必然要求,它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可以让人们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关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于马克思对未来世界样态的伦理承诺,始基于世界历史性的个体存在,源自于“真正共同体”的本质存在,内在地隐含着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将来时伦理承诺”。站在人类性、全球性和国家民族性维度上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蕴,可知它是对当代人类关于人类自由与解放思想的自我确证,是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重关系及平衡调节全球“个体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的现实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发展的思想共识,真正转化为全球遵循的基本准则,那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独立自主的美好生活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应秉持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在坚守和平、公平、正义等人类共同价值中增强合作,推动建设和平共处的世界大家庭;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倡导和而不同的和合思维,推动建设平等尊重、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建立多边主义合作机制,构造多边利益共同体和多维度合作共...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构建和谐世界,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性选择,是全世界人民的热切期盼."和谐世界"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符合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对新时期我国的和平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对建立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针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等国际战略思想.三者思想虽表述不同,但具有本质的共性和逻辑上的有机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前提,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统一.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厚虎 《兰州学刊》2009,(Z1):15-18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冷战的对抗,促使人们不断思考:人类为什么无休止地进行战争?利益不同的各国人民如何实现共存共处?如何避免战争、寻求人类永久和平?然而,20世纪兴起的形形色色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无论是现实主义学派还是理想主义学说、抑或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中国倡导构建的"和谐世界"的理论,第一次就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等重大理论问题,向世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系统观点与理论框架。文章试着在阐述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基础上,着力论述和谐世界由一种理念上升为一种理论的建构过程,并在坚持无政府状态的前提下实现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观点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政府在处理内政和外交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理念涵盖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助于推动建立邓小平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和中国成为经济大国,胡锦涛将中华民族的一向追求与世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类和的思想精髓有机统一,绘制了一幅乐观积极的世界图景。和谐世界立足人类关怀,放眼全球未来,既超越了大同世界尚需物质丰富的原始和谐,也超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缺乏科学路径的乌托邦和谐,又与和谐世界最高境界的共产主义相应相通,给人类以可依赖预期的美好憧憬。和谐世界建设不仅要消除战争,建设战争与冲突不在场的消极和平,实现持久和平,还要建立良好社会结构和环境,建设无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的积极和平,实现共同繁荣与和谐,从而开辟了建设和平的广阔空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和平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世界视野中的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是一种理念,表达了人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诉求;和谐世界是一种应然的状态,需要机制的建构与实施使它转变为实然。国际法的性质及发展趋势决定了它可以为和谐世界的实现提供可能与保障。同时,构建和谐世界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凭国际法一己之力来完成。构建和谐世界根本上有赖于国际力量均衡发展,国家利益的合理维护以及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渐进落实。  相似文献   

16.
简论建设和谐世界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理论。2006年5月12-14日,由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和菏泽学院共同主办的“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菏泽学院召开。与会学者以“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建立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目标、价值与原则、历史意义、途径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目标、原则、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动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建设和谐世界”这一重大课题,本刊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择以下6篇发表,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学者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重大理论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李义虎 《社会科学》2007,(12):21-2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充分揭示时代主题的同时,他还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重要理论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将有助于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以及科学地把握当今世界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受历史发展本身的制约。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尚不了解世界的真实面貌,世界历史观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的认识视野得到极大拓展,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逐渐地纳入人们的认识范围,囊括了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世界史著作应运而生。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和新一轮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各国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理论。2006年5月12-14日,由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和菏泽学院共同主办的“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菏泽学院召开。与会学者以“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建立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目标、价值与原则、历史意义、途径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目标、原则、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动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建设和谐世界”这一重大课题,本刊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择以下6篇发表,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学者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重大理论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理论。2006年5月12-14日,由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和菏泽学院共同主办的“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菏泽学院召开。与会学者以“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建立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目标、价值与原则、历史意义、途径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目标、原则、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动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建设和谐世界”这一重大课题,本刊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择以下6篇发表,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学者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重大理论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