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充分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建设城乡一体化民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各类社会群体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公平”,一个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好消息不绝于耳。在2月28日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人社部门拟定了促进充分就业、社会保险惠民、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等“七项工程”,端出一份“民生大餐”。  相似文献   

2.
巴蜀短波     
成都农村劳动力开发成效显;德阳实行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见成效;遂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获殊荣;巴中建立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泸州基金征缴实现“双过半”;苍溪县认真落实破产解散企业革命伤残军人医保待遇;南充实行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广元实施政策互动促失保费征缴;巴州区流动党员在上海安家。  相似文献   

3.
巴蜀短波     
成都为大中专技校生提供专项服务;达州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攀枝花全面启动事业单位 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伤保险;巴中推动劳动保障向农村延伸;眉山优惠政策鼓励“小病进社区”;九寨沟县评价企业诚信守法;理县重拳出击维护农民工权益;射洪县提前实现基金征收目标;苍溪县医疗保险使农民工享实惠;梁县37万农民冲出农门奔富路;资中县农保新举措见成效;巴州区形成创业培训“五化”模式;万源市统筹城乡就业培训;仪陇县保障农民工权益动真格;郫县监察网格化掌握主动权;古蔺县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平昌县为高考落榜生辟新路;梓潼县事业单位医保费财政划拨。[编按]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人社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五部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明确责任、改善民生:短期波动、发放补贴;持续上涨、调整标准”的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各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提高幅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巴蜀短波     
成都开通“就业援助962110”;达州将劳动保障列为政府第一任务;眉山情系“三农”服务下乡;广元医保实行招标定点;宜实设立“就业岗位开发奖”;巴中规范管理医保住院费用;遂宁切实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南江县倡议定点药店诚信自律;剑阁县就业服务送到社区  相似文献   

6.
邻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明单位称号;县就业局被省劳动保障厅、省解困再就业办、省劳务开发办授予再就业培训“五年五十万计划”先进单位、流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劳务开发先进单位和劳务输出先进单位;邻水县被省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授予“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务基地县”称号,县就业训练中心被省扶贫开发办命名为“劳务扶贫培训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幸云被省劳动保障厅和省人事厅授予“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龙岩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2012年数据显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镇居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但从运行结果看,减负的效果不大。主要问题在于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不高,测算不够准确,参保人数较少,受最高赔付限额及报销比例影响,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等。应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作、责任共担”等原则,真正实现共赢;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大数法则”充分发挥作用;设计合理保障范围,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使政策真正惠民。  相似文献   

8.
2007年,乐至县劳动保障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扎实开展“惠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1月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3.8%;“4050”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4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9.1%;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6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7%;零就业家庭再就业36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3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相似文献   

9.
新津县金华镇现有人口1.9万余人,劳动力1.1万人.近年来,金华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天府新区西翼中心建设,创新就业“三四五”工作法(“三倾斜”:就业岗位向集中居住区群众倾斜、就业培训向“4050”人员倾斜、就业扶持向困难群众倾斜;“四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五心”服务:爱心、诚心、倾心、细心、耐心),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镇域群众就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满足天府新区新津分区人力资源供给.截至目前,全镇拆迁群众7578人,劳动力4815人,实现就业、创业4357人,转移就业率达90.5%.拆迁群众实现工资性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成都市在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中,按照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标准,围绕不断提升劳动保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探索建立劳动保障标准体系,通过积极创新政策制度.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由“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建区设市14年来,巴中市社会保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社保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队伍建设、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不断强化和提高.争创“一流社保局”、“优质服务窗口”活动见成效,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成绩显著。市社保局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险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受到省社保局表彰: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省劳动保障厅、市委、市政府、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三优文明窗口”先进单位,“市级机关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12月以综合得分97.5分的成绩通过了“市级最佳文明单位”考评;连续三年与全省社保机构一并被省政府给予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2.
从个税免征额的提高.到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从代表委员的议寨提案.到总理的报告;从各部门已经或将要出台的措施.到“十二五”规划.2011年的两会.无不体现出政府浓郁的民生情怀。但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实现民众的幸福与社会的公正.未来的几年内仍需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13.
巴蜀短波     
成都新春援助行动助困解忧;自贡劳务派遣派上大用场;遂宁为女性再就业铺路搭桥;巴中医保现场稽查严格逗硬;达州开展“劳动保障宣传年”活动;南充失保金征收创历史新高。[编按]  相似文献   

14.
最近,达州市劳动保障局局长李绍奇以《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劳动保障工作上新台阶》为题,为全系统126名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李绍奇指出,一要认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重点解决“为什么”;二要紧密联系实际,找准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怎么看”;三要加大整改力度,促进劳动保障工作上新台阶,重点解决“怎么办”。广大党员从这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课中深受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郫县劳动保障工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紧紧围绕“全县城乡充分就业、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三大目标,通过实施“城乡充分就业、全民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谐、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大工程,推动全县劳动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郫县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巴蜀短波     
成都绵阳攀枝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业型城市;甘孜州社保卡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巴中出台政策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内江落实减负措施促进稳定就业;阿坝州“两手抓”保稳定促发展;雅安返乡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7.
巳蜀短波     
成都再次下调企业社保费率;宜宾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初见成效;泸州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突破12亿元;巴中完善培训体系促进城乡就业;内江养老保险事业实现新跨越;乐山积极推进医保一体化管理;南充鼓励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自贡开展“家乡温暖”活动;顺庆区采取措施促进返乡民工就业;安居区开展“五个一”倾心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8.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0,(8):F0003-F0003
今年上半年,新都区劳动保障工作紧密围绕全年重点和“为民办实事”目标,狠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加大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行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各项工作。截至6月底。全区劳动保障工作多项目标任务均实现了“双过半”。  相似文献   

19.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区域的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等地近10万受灾群众外撤至都江堰市,阿坝州劳动保障局也随之在都江堰市设立了“社会保障服务点”,经办劳动保障各项业务。阿坝州作为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地震发生前已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各项劳动保障数据集中存放于马尔康。“都江堰服务点”的设立和业务办理,必须依靠金保工程省市业务专网,与州劳动保障数据中心跨区域远程联接。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四川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劳动保障工作落实,为实现“十一五”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