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0年以来黑龙江农村居民收入连续8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可喜局面。据对全省224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6元,比2000年增加2707.4元,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0.7%,扣除物价上  相似文献   

2.
刘春环 《青海统计》2002,(10):21-23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长速度比上年快7.7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3%。虽然我省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上年的0.4191下降到0.4063,缩小0.0128,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366.4元)相比还少755.53元。从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看,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户有447户(以下称为中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的74.5%,其平均收入为1049.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86%,比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户68户)低78.54%。本文拟通过对全省农牧户与中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结构和收入因素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推动全省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据对全省27个县(市、区)27O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2464元,总体生产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其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全年人均纯收入高达4157.4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6.9%.形成了先g起来农户的群体.调查资料表明.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者报酬收入人均1823.38元,占全部纯收入的电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0倍。其中从乡村企业得到887.03元,占整个报酬性收入的486%;从个体企业和其他单位劳动得到936.95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8倍和1.12倍。第二、家庭经…  相似文献   

4.
2001年诸暨市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5603.48元,同比增7.9%,增幅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但据百户资料显示,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6,同比增0.03,最高收入户纯收入人均37705.33元,最低收入户纯收入人均302.75元,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无论是收入增长点,还是增长潜力,都各具特点。为此有必要对各个收入层次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增收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农民收入结构现状为分析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基本情况,我们把农调队百户住户资料按纯收入从低到高进行分组,依次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  相似文献   

5.
程英 《上海统计》1998,(6):40-41
1997年上海农村居民收入继续领先于全国.据对上海市郊6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1997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比1996年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主要特点:一、收入总量继续增加1.农村居民从个体企业得到收入增幅最大.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奖金报酬收入3735元.比1996年增长15.3%,占全部纯收入的70.8%.其中从乡村企业得到的收入2652元,增长20.7%;从个体企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5元,增长3.1倍.近几年上海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农民从个体企业得到的收入将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李芬仁 《青海统计》2004,(10):20-21
据市农村经济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2003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2054.03元。增长11.68%,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36.6元。总体看,200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加额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较高平均数后面的现实是,县与市区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县的3.17倍,直接影响着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居民纯收入现状(一)劳务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渠道,但对增收贡献率不高2008年,镇安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其中劳务收入占43.4%,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渠道,比上年增长了13.4%。从外出地域看,在本地获得劳务收入下降了61.8%;在县以外获得劳务收入增长了28.5%。劳务经济发展受阻,依靠打工增收的难度加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仅贡献了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程英 《上海统计》2001,(4):31-32
2000年上海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给农民带来较多实惠,农民收入增长小幅回升。据对市郊6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统计,2000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596元,可支配收入5565元,均比上年增长2.1%; 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消费不足,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新昌农村典型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新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随着分配格局的多样化,农民消费水平大为提高。1998年新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比1993年增长1.5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2%,比前五年的年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事业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为6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问.2%;家庭经营农副产品收入1404元,占39.9%;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一、农民富裕程度分析 (一)农民富裕程度层次的划分 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收入层次无绝对统一划分标准,收入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农村居民总体中,可以将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总体收入水平的户称为低收入户,也可以将总体中的农村居民按一定收入水平分组,发达国家通常用5等份分组确定收入层次,平均各占20%。参照发达国家通常划分方法,根据2004年银川市人均纯收入水平,我们对农民收入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2004年银川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388元,低收入层大体可以确定为1000元以下,纯收入平均521.39元,占总户数的6.2%,中低收入层大体可以确定为1000-3388元,纯收入平均2246.36元,占总户数的49.3%,中高收入层大体可以确定为3388-5000元,纯收入平均4160.23元,占总户数的28.1%,高收入层大体可以确定为5000元以上,纯收入平均7284.88,占总户数的16.4%。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统计》2009,(2):44-45
1.2008年年度浙江省各市及义乌市GDP初步核算数据 2.浙江与全国平均及其他六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浙江农村市场,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都显得相对疲软,1998年1-10月,全省县以下批发零售额为56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低于全省平均增长9.4%的幅度。如何开拓农村市场,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需要认真研究。一、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明显回落,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199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684元,只比上年增长6.4%,增长幅度比1996年的16.7%和1995年的33.3%分别下降了10.3和26.9.个百分点,增幅回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收入现状 收入水平低.2006年,内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8105元,可支配收入为749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11760元)低426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9350元)低1858元,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列17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人为46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5元,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3587元)低32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3013元)高252元,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列11.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浙江省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贫困向小康的跨越,部分居民还过上了富裕生活。一、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194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7元,1998年达到3815元,是1949年的sl倍,年均递增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年均增长6.l%。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7107元,比1949年的116元增长60.3倍,平均每年递增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年均增长46%。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0…  相似文献   

15.
据对上海市郊6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1995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比上年增长22.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09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8元,比上年增长2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四川革命老区GDP总量达到8271.68亿元,是2000年的7.2倍;人均GDP达到24707元,是2000年的7.7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22元。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作为收入和生活质量相对处于最低水平的阶层,目前备受关注,其收入是“绝对”增加,还是“相对”增多,生活质量是“绝对”提高,还是“相对”改善?笔者试图以四川省内江市农村居民为例,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收入增加具有相对性收入的参照性。2004年内江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元,增长16!7%,创历史新高,是1985年的8!6倍。但纯收入中包含了用于生活消费支出的2114!0元,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实质上能自由支配的现金收入只有609元左右,这609元只相当于全市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1/9,这609元要支撑到长达半年之后才会有新收入的到来(种植业要4-…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分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由过去较长时间的停滞超低速增长呈现为波动增长的新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01元,历时32年,增加了5019.17元,增长了近38倍,年均增长速度达9.22%,农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后期,中国农民收入水平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起伏。1978年—1989年前十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速13.92%,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1990年—1999年中十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2210.3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  相似文献   

19.
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向往已久的美好理想.绍兴作为沿海发达市县之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目标.到1994年绍兴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921元,比全省2225元高山31%,比1980年增位11.5倍.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为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调资支出2532元.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食品消费由过去的主食消费为主,逐步转化力副食消费占优.1994年农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人均为1127元,其中主食消费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30.1%降到1994年的20.1%,副食消费则从42.9升…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获得了巨大增长,其中非农产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非农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所指非农产业是指农林牧渔等大农业以外的产业,即二、三产业.(-)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非农产业增长在农户收入增长中已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是巨大的,1980-1993年,人均纯收入从219.ZI元增加到1745.94元,几乎翻了三番,其中多数来自非农产业的增长(见表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表一单位:元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