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现行的国家依据公权将集体所有土地征用后,再行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借此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等一系列土地权利制度模式, 已无力解决诸如土地资源有限性、土地资源的代际分配、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补偿以及土地金融证券化等问题。征地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失地农民”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在广泛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作出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钱忠好 《管理世界》2004,(12):50-59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收工作中的“只征不转”被广泛应用于征地工作的多个领域,由于该土地征用方式不改变原集体农用地性质,不变更土地用途,仅将农村集体农用地转变为国有农用地,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的背景下,存在着一系列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土地征收中“只征不转”运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试图改进土地征收中“只征不转”存在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为完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征地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暴露出导致农民和政府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是农地征用补偿的不公平。基于此,本文从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出发,就征地过程中出现的有关于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不公平性做一些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制度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大面积普及,农村的大面积土地被征用,虽然有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但遗留下的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险问题却日趋严重。农民承包土地征用完之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的就业困难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力度上还不够,造成了农村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本文主要论述社会保障制度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保问题,旨在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周边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保障;进而传统的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冲击,其结果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因土地被征用而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因而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以土地被征的失地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 《决策》2010,(Z1)
综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状况,尤其是与城市市民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障碍较多:一是在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方面,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不顺畅,征地补偿过低,尤其是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二是在农民住房财产性收入方面,售房受到较强限制,征用拆迁时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农房难以出租且房租较低。三是在农民资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大,农用地被征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不但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农用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实需要。为此,本文总结了征地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用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过程。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在征地中,应当承认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处置权,给予他们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增加征地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加强对土地征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健全土地征用合法性调查、审批和监督程序,把经营性用地和公益性用地严格区分,从而杜绝低价征地、以租代征等违法征地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继续推进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的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来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苏盈 《管理科学文摘》2012,(11):127-128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监督缺失、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过低、安置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公平高效的征地程序、完善法律体系、尝试多种安置途径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征用纠纷是目前农村的一个热点,2006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在调查了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乡小营村土地征用纠纷后认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形成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四大机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刘愿 《管理世界》2008,(1):75-81
国家征用农地制度遭受愈来愈多的批评,南海土地股份制则被视为发达地区农地制度选择的普遍模式,是国家征地制度改革的第三条路径。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尽管普遍施行土地股份制,南海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家庭经营和非公有制企业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渠道,南海土地股份经济不仅收入渠道单一,而且农民股权收益水平低并遭遇代理人侵害。南海土地股份制的实质是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产再集体化,在中国农村强制推行土地股份制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因土地被强制征用且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而丧失收入来源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改革农村土地征用政策和土地流转机制,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06年12月20日签署一个新项目,旨在透过农村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解决在农村土地权利、农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2006年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该项目从2006年起持续进行4年,总预算资金为503万美元。项目将在安徽、新疆、四川等8个省和自治区进行试点,以后逐步推向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地征用的制度环境分析—以浦东新区为研究个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根据浦东开发规划 ,1991—2000年为近期 ,规划400平方公里土地 ,其中集中城市化地区从38平方公里增加至90平方公里 ;2001—2020年为远期 ,其中集中城市化地区为200平方公里。[1]这意味着浦东农业用地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大量征用 ,浦东原有农村地区将迅速地城市化。农地征用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有偿取得农业用地所有权的措施。正是农地征用制度为浦东快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但每一次农地征用的过程都涉及到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浦东农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根本原…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征用是土地政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目前社会关注程度比较高的一个环节,对于土地征收征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非常多,也取得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作用,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土地政策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本文对世界各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做了详细的比较,并从中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主要文中介绍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权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及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