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科学知识与实用技术外,还应对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促进高校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活动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与潜力的发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浅析了良好人文环境的意义与作用,同时,着重阐述了营造人文环境的途径,以期能对高校学生班级人文环境的塑造与文化的建设提供部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樾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12-213
彝族建筑艺术实际是非物质文化和工艺艺术文化的综合体,它可以为文化的体验提供一个综合的场所,它依托于凉山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综合文化呈现的载体.彝族民居的研究最早是集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其后从现代建筑科学的角度对彝族建筑发展、彝族传统民居形式传承和彝族现代居住环境观点有诸多探讨;近年来对彝族建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建筑设计本身,更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多方牵引作用,如陆铭宁的《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就是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探讨.但是目前还鲜有从文化体验角度出发,对彝族建筑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因素.但长期以来,人们在探讨经济发展问题时,往往只注重资源、资金、技术、项目等,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人文环境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并以西南地区人文环境变迁为例加以分析,认为人文环境变迁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影响后果的好坏取决于人文环境变迁是否与该民族文化运作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马林 《中国藏学》2006,(2):71-76
本文从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青藏铁路沿线藏区的人文环境问题进行概要的述评,以期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综合评估,使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识到人文环境的优劣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认识到改善、优化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民人文环境意识:二是通过综评,集中反映青藏铁路沿线藏区在诸如思想观念、制度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的与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人文环境问题,使人们对改善、优化旧的人文环境,逐步适应新的人文环境有一个思想理论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人文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各种传播手段,使组织与公众相互了解、信任、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这种管理和人际之间的频繁活动遵循和谐互利、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应该说是任何文明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共关系,使之真正成为"内求团结科求发展的经常管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就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既然如此,我们认为公共关系要特别注意研究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何谓人文环境?我们生活的空间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分。人文环境是指…  相似文献   

7.
商业活动的民族环境刍议蒋致洁商业活动的社会环境是商业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一般指那些围绕着商业这一主体、影响制约着商业运作、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因素。笔者以为,除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外,商业社会环境大体由商业经济环境、商业政治环境和商业人文环境三...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并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科学知识与实用技术外,还应对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促进高校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活动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与潜力的发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浅析了良好人文环境的意义与作用,同时,着重阐述了营造人文环境的途径,以期能对高校学生班级人文环境的塑造与文化的建设提供部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傣族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傣家人的日常生活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的冲击下,传统的竹编技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如何使得竹资源发挥出经济效益并传承到傣族竹编技艺的精髓,是现阶段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傣族竹器体现了物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自然亲密关系,显示出傣家人传统技艺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我看德宏人     
说德宏人,自然得说说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严格地说,文化赋予了一切社会命题以人格意义。我在想,一个地方的人独特的性格生成离开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德宏人除了兼具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大多数性格特征外,还应该具有德宏人所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一些特性。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经常参与做些接待工作。但凡到过德宏的远方客人大都会由衷地交口称赞:“德宏真是块宝地,是世外桃源,是人间天堂,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说到自然环境,德宏真是没得说。德宏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亚热带地区,山川…  相似文献   

14.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文艺,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花儿产生于西北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花儿民歌的缘起进行民俗学、人类学层面的解析,进而展示花儿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以福寿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麻阳长寿文化是在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无障碍的人文环境里积淀和形成的,源于苗乡人民的母文化……盘瓠文化,盘瓠文化是根,长寿文化是枝,二者息息相连,陈陈相因,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三湘大地,辉耀着全中华。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故城址遗址具有埋藏深、勘探难度大等特点,且考古信息比较有限,遗址区的大部分面积已经被村落所覆盖。历史环境的变迁逐渐成为遗址保存和环境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可以充分体现遗址、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本文重点探讨了遗址保护与土地利用、村落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与研究策略。通过站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全面梳理故城址遗址的变迁过程,发挥遗址和人文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面临信仰危机的回族分别以西安、南京、河州为中心掀起了一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虽然三地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但经堂教育的倡兴、汉文译著的展开、教派门宦的形成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复兴伊斯兰教.本文试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方面探讨三场运动源起于西安、南京和河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一直面临着适应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赫哲族在远古时为了适应极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渔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类型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马明达 《回族研究》2005,(2):131-145
高克恭是元朝前期著名的少数民族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深远,但研究尚嫌不足,许多事迹不甚清楚。高克恭的政治生涯和艺术事业,与以杭州士人群体为中心的江南人文环境,特别是与周密、赵孟頫等人影响有很深的关系。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诗书画创作趋向,都生动地反映了元朝多民族文化和南北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他和赵孟頫的友谊,是这一交流活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制度、人的素质和意识等整个社会环境(横向环境和纵向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