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入关定都北京建立起全国性政权后,经过百余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最终统一了新疆天山南北,为了巩固统一和加强统治,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通过军府制治理新疆。伊犁将军作为新疆的军政首领,其职责十分重要,清廷也很重视伊犁将军的选拔任用,一般都从京城部院及八旗选派满洲或蒙古大员任职。他们在办理公务过程中按规定多以满文书写奏折,向皇帝请示和汇报问题,所以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满文奏折。这些历任伊犁将军的满文奏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第一手原始史料,具有其他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满文档案共有200万件左右,约占全部馆藏档案的五分之一。这些清代满文档案内,有大量反映新疆历史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这部分清代新疆史料鲜为人知,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本文仅选馆藏满文档案里的一种,即军机处满文月折包,就其中有关新疆历史资料的由来、内容和价值,作一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利用。 一、满文月折包内新疆史料的由来 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核心建立的封建政权,规定满语为国语,满文为国文。因而,满语又称清语,满文又称清字。清朝中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200余万件清代满文档案中,保存着一定数量的有关清代新疆的历史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对这部分满文档案的由来、特点、种类、内容、整理、出版及其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鲁靖康 《西域研究》2015,(2):7-9,138
史料记载清代哈密办事大臣的设置时间颇有出入,甚至自相抵牾,本文对诸种观点进行了考辨,认为哈密办事大臣始设于乾隆二十四年。其因军兴而设,统一后因处于交通咽喉,事务浩繁,虽屡经奏请裁撤而得以保留,一直到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才予以裁撤。  相似文献   

5.
关于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希隆 《西域研究》2002,3(1):26-39
清代新疆建省之前,当地的最高军政建制是伊犁将军府.伊犁将军在清代边疆驻防将军中辖地最为辽阔,受其节制的高级军政官员最多,故其名号前冠有"总统"二字.但是,由于新疆划分为四大军政区,各区有专辖一区之军政长官,伊犁将军直辖伊犁军政区,对其它军政区的都统、参赞大臣等长官只是名义上的节制,其"总统"之权有限.正是因为伊犁将军直辖伊犁军政区,该区虽设有号为"疆帅"的参赞大臣,但与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两大军政区的参赞大臣有所不同,补放无定制,长期缺悬.清朝在新疆实际上设立了两个军府,即伊犁将军府和乌鲁木齐都统府,乌鲁木齐都统虽然在名义上受伊犁将军节制,但都统与将军同为武官从一品,都统统辖的驻防军兵力、军政事务等与伊犁军政区基本相同.故和瑛认为,乌鲁木齐都统一职即汉西域都护.  相似文献   

6.
康熙朝诸皇子奏折是康熙朝奏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初奏折发展中也居于重要地位。通过对已刊康熙朝诸皇子奏折数量、分布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由于整理不当,今刊诸皇子奏折内容及进折时间多有错误,无年月奏折甚多。同时,由于康雍之际皇室内部斗争和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时未行全译,致使其中阙漏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的学术质量。通过考辨,还可看出,奏折起源于顺治时期,其原始形态是皇室戚属致送皇帝及皇太后之请安折。康熙间,奏折使用范围扩及内外臣工,内容也改以政事为主。与之同时,在上行文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作为奏折原始形态的继承,康熙朝诸皇子奏折亦呈现过渡状态。这些变化,对于当时政局和此后奏折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1987年的第一、第三和第四期《历史档案》中,刊布了29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乾隆初年禁踩曲烧酒朱批奏折档案。其中,在三篇奏折档案中含有中国名酒———汾酒的史料。结合有关史料,对这三篇含有汾酒史料的乾隆初年禁踩曲烧酒朱批奏折档案的陈奏原因及乾隆初年的禁酒史进行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迈尔(爱玛尔)汗是霍罕史上著名统治者,关于他的即位时间,众说纷纭。王熹在《新疆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上撰文说明霍罕爱迈尔汗即位时间在1811年。王熹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到两份档案文件。文件之一是“给霍罕爱迈尔汗的谕旨”。这份文件说明,爱迈尔才得了伯克就遣额尔沁(使臣)向清驻扎喀什噶尔大臣铁保、那彦宝报告,时间在闰三月二十七日,可断定,爱迈尔是在这一年年初即位。文件之二是“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铁保的奏折”。铁保的奏折末尾所注日期是:“嘉庆十六年五月九日奉硃批:览。钦此。四月初五奏。”这两份文件同是嘉庆十六年的文件,也就是1811年年初。从中可确定霍罕爱迈尔汗即位时间在1811年。  相似文献   

9.
满文为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起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到清末已基本放弃满语满文.而奉命西迁至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军民一直将满语满文作为其交际工具使用到解放前夕.1947年锡伯族学者将满文改革为锡伯文,锡伯文即满文的继续.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对锡伯族继续使用满语满文起到了促进作用;清代新疆锡伯族所处的社会组织和地理环境为他们继承和发展满语满文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桂家的族属及其事迹是一个牵涉到西南边疆史、华侨史和中缅关系史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涉及桂家的中文史料进行的系统整理分析,认为清代系统而详实的实录、档案等大量的史料,都说明桂家是“夷人”,并非华人移民集团。从史料中对大山银厂的记载来看,桂家也没有据银厂采银。桂家最后归附中国,被安置到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和云南楚雄。  相似文献   

11.
从档案史料看清代湖广私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清代湖广私盐问题,在史料的应用上,过去人们更多的是从实录、官书、别史中爬梳史料,相对而言,对于档案资料的应用明显重视不够。事实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档案资料中,也保存了大量有关湖广私盐问题的记载。比如有关私盐种类、私盐运销方式、私盐个案等方面的记载,均一一具全。这些重要的史料为我们研究湖广、两淮,乃至全国的私盐问题,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乾隆朝清廷统一新疆期间,曾两度分封四汗,招抚回部,拟以分封制治疆,这一计划破灭后又筹划移驻陕甘官员与绿营,于天山南北推行府县,以直省制治疆,但鉴于新疆内外安全局势,最终选择军府制治疆,并构建伊犁、乌鲁木齐双军府。本文基于满文档案,围绕清朝战略目标、对象、条件,解析乾隆朝治理新疆制度的调整过程与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为多民族的统一体,其形成与发展,凝聚着各民族的聪明才智与辛勤贡献。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汇集了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及文献史料。据初步统计,全国约有200多万件。其内容之广,无所不包,涉及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宗教、民俗、天文、地理等诸方面。如此繁多的珍贵史料,对于古今社会诸学科的研究,无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一、满文档案之重要价值满文是一种历史民族文字。有清一代,满文受到高度重视,称为“清文”,满语定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梳理清代设于新疆的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的基础上,从该任大臣卸任的情况、清政府对其素质的要求与官员自身素质间的差异以及清政府任官上的偏差等几个方面,对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履行职责的情况做了群体考察,得出在新疆军府制时期,专辖回疆的参赞大臣整体素质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纪昀曾于谪戍新疆期间曾创作一首描述炼铁的诗,收入其《乌鲁木齐杂诗》中,诗曰:"温泉东畔火荧荧,扑面山风铁气腥。只怪红炉三度炼,十分才剩一分零。"其下自注:"铁厂在城北二十里,役兵八十人采炼,然石性绝重,每生铁一百斤,仅炼得熟铁十三斤。"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实的时间、地点等,已有多位学者考证。但此诗自注中描述了铁厂冶炼生铁并炒炼成熟铁的过程,其中相关数据涉及炒炼效率问题,似有所误。生铁炒炼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制钢或熟铁工艺,  相似文献   

16.
福庆《异域竹枝词》中新疆相关内容所具有的较高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采用文学性较强的竹枝词形式,对新疆各地的山川、风物、土俗、民情等进行了生动的歌咏记录;自诗自注中以图志的方式、用平实的散文句法大大充实了诗歌的内容,其注语使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有关乌鲁木齐、巴里坤地方官制的记述,反映出镇迪道当时建置的复杂性,其记载甚详为他书少有,可补其阙。《异域竹枝词》是研究清代中前期新疆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康熙朝满、汉文奏折中有关来华西方传教士的部分 ,是研究当时中西关系的重要史料。经过笔者清理 ,其中载录来华西方传教士已达一百余人 ,一些人的汉文名字还为他书所不载。另如教皇特使多罗离京时间、康熙帝致罗马教皇信函颁发时间等重要问题也都因奏折所载内容应然而解。除此之外 ,康熙朝奏折还从新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在华西方传教士的具体活动内容和康熙帝积极招徕挟有专技的西方传教士来华献技的情形。同时 ,还详细显示了礼仪之争后康熙帝为争取教廷对中国立场的理解而三次遣使、四次致书及由允许传教到部分禁教再到全面禁教的全过程。这些表明 ,研究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和清朝政府有关政策的转变 ,康熙朝满、汉文奏折有着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清初,乌鲁木齐是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游牧草场。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这里“千里空虚,渺无人烟”。为了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在乌鲁木齐驻兵移民,大兴屯田,发展生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人烟稠密,商贾云集,逐渐成为新疆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清代屯田对乌鲁木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敬呈管见折》是贵州候补道罗应旒在1879年7月23日所上的一件有影响的奏折.当时清廷不仅诏令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对于罗折“妥筹具奏”,而且时隔不久,8月5日便有谕旨“罗应旒发往直隶交李鸿章差委”.  相似文献   

20.
乾隆朝统一回部时,将军属下配置多位参赞大臣。统一后,参赞大臣舒赫德总理回部事务,其身份实为办事大臣。随着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八年添设喀什噶尔、叶尔羌参赞大臣,两者尚无总理回部之权力。三十年因乌什事变,增设"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总理回部。三十二年撤销喀什噶尔、叶尔羌参赞大臣。五十二年"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由乌什移驻喀什噶尔。乾隆朝统一新疆前后,回部官制时有调整,官员任免调动频繁,只有使用多种文献,方能将某一职官设置的演变考察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