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俪生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综述庄春波1996年10月6日,兰州大学召开“赵俪生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来自甘肃省和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百余名代表到会,兰大校长李发伸的开幕辞对赵先生从事文教事业65周年的业绩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学者袁世硕代表山...  相似文献   

2.
赵俪生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赵俪生先生虽然对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都怀有执著的信仰,但又不是那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式的教条主义信仰,而是在提高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的信仰从盲从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具有的立场和胸怀。赵先生先生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和对家国情仇的巨大情感联系在一起。这也应是赵先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和情感基础。赵俪生先生虽然不专攻宋史,但他对宋代地方武力的研究、对宋代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及其主流现象的认识,颇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赵俪生先生因病于2007年11月27日逝世,谨发两年前所作小文,以为悼念。呜呼!天丧斯文,曷禁悲哭。  相似文献   

4.
赵俪生先生自1957年秋从山东大学调入兰州大学后,在陇右这片山川土地上整整生活了半个世纪,他五十年如一日,在高等教育工作领域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全身心地致力于历史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秦晖 《文史哲》2011,(5):198-210
赵俪生先生是一位信仰执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赵先生平生之学涉猎极广,在所谓"五朵金花"的讨论中,赵先生对其中三朵"金花"都有很大贡献:对农民战争史他有公认的筚路蓝缕之功;在土地制度史方面,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第三朵即"古史分期"和社会性质讨论,他是持"魏晋封建论"的重要学者。晚年他又转向思想文化史研究。而赵先生对晚辈和学生的治学倾向持十分开明的态度,这一点对后学的影响,也将垂于久远。  相似文献   

6.
<正> 当90年代的第二个新年到来之际,《齐鲁学刊》的第100期出版了。赵俪生先生给本刊题辞中说是“煌煌百卷”,我们愧不敢当。刊物平平,难言“煌煌”。甘苦自知,缺憾有察。但感到一点欣慰的是,我们毕竟已经编辑出版了100本。多年办  相似文献   

7.
王桂琴 《文史哲》2003,(5):131-137
赵俪生先生学识渊博 ,文史哲兼长而尤精于史 ,在农民战争史、土地制度史、文化史三个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的学术渊源、师业承受、个人经历铸就了他独具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他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求实求真的执着追求 ,成为当今时代逸群绝伦、独具风采的学术名家。  相似文献   

8.
寒风萧瑟的冷,悲伤难言的痛.又一次遥隔千里的哀婉送别,送别一位可敬的长者,一位久久感动着我又深刻改变了我的学界老人. 惊悉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不幸去世的噩耗,心底蓦然间再现了二十多年前那次无知无畏的远行,更有二十多年来那段弥足珍贵的忘年交谊.  相似文献   

9.
一 赵俪生先生名甡,以字行,生于1917年6月14日,山东省安丘县人,中国著名史学家. 赵家本为书香门第,但是至赵先生出生时,其家已破落.可能由于赵家素有重视文化的传统,也可能因为赵先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更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赵先生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至1934年又以优异成绩同时考上北大和清华,后入读清华大学外语系.  相似文献   

10.
赵俪生同志在其最近出版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一书中,对南宋初的锺相、杨么起羲所利用以组织和鼓动群众的宗教会门的派系,作出了一个推想说:“一种属於上古期‘五斗米道,系统的宗教会门,被张馀从岷江两岸带到洞庭湖区,经过一百三十馀年的长期潜伏状态,又结合锺相、杨么的起羲出现了。”赵俪生同志作出这一“推想”的主要根据是:“这个宗教会门与上古期的‘五斗米道’有着不少的类似之处”,特别是共中有“等贵贱,均贫富”等鸟托邦社会主羲思想因素;同时,从道教、摩尼教、弥勒教的传布地域和路线来观察,洞  相似文献   

11.
东痴·渔洋·秋谷──十七、八世纪淄博地区三大诗人之比较赵俪生一在现今淄博地区,当十七世纪之时,是出过不少大诗人的,可是我这样想,对于这些大诗人,与其用一个一个研究的办法,不如并比研究更能引发兴趣和产生更理想的效果。我的实际设计是,以渔洋(王士祯)为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土地私有制的演进阶段战国中叶的商鞅变法,魏晋时期的占田荫客制和中唐杨炎两税法,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历程中的三大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可相应划出四个发展段落来: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井田时期.以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斗争为该时期的中心内容.战国商鞅变法前,是井田制度占统治地位.所谓井田,按赵俪生先生的科学界说,是原始共产制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在阶级社会初期的次生形态(《有关井田制的一些辨析》,《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优米 《家庭科技》2013,(10):1-1
你的钱夹里有谁?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市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夫人总在我这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户,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格。"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都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古史分期的有关论文中,不少史家都主张苍头军为奴隶军。赵俪生、王思治、张恒寿诸先生在其所著论文中就曾指出过,而且赵先生曾做过具体论证。我以为这一问题关系到秦汉社会性质的讨论,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现在试在赵先生论著的基础上进行讨论,错误之处,敬请教正。从广义的“苍头”一词的含意来辨明苍头军非奴隶军“苍头”一词,和“黎民”、“黔首”相对称,“名奴为苍头”兴起为时较晚,见于“后汉书”及其他史籍者很多。东汉许慎在“说文”,“艸部”、“苍”字条下说:“苍、色也,从艸、仓声”,却未曾提到“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11,(3)
秦晖,1953年12月28日生,原籍广西南宁。1969年以初中毕业身份上山下乡,在滇黔桂边区的壮族山寨当了9年多农民,自谓早稻田大学毕业。1978年从农村直接考取文革后首届研究生,在兰州大学师从著名农民史专家赵俪生教授,1981年成为文革后首批硕士后在大学任教,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6.
李普先生     
看他的信就知道,他是一个痛快人:周实先生:示悉。《书屋》亦到,谢谢!我写文章甚少。1993年以来努力写写短文,要感谢黄伟经兄(周实注:黄伟经,1932年生,广东梅县人,原《随笔》杂志主编)的"提拔",他是主要的组织者与鼓舞者。另一位是杨奇兄(周实注:杨奇,1922年生,广东中山人,曾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香港《大公报》社长等职)。我太孤陋寡闻,最近才知道有个《书屋》,向李冰封兄(周实注:李冰  相似文献   

17.
正母亲去世得早,妈妈这个字眼,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显得格外陌生。直到结婚后,我碰到那个女人,她就是我的婆婆。我和先生是闪婚。新婚典礼上,我才见到从老家风尘仆仆赶来的公公婆婆。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看得出来,婆婆对我一米五的个头有很多不满,拉着他们的儿子窃窃私语,但核心内容还是被我听到了:"她这么矮,能挑水担柴吗?将来能生娃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一九八五年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上旬在乌鲁木齐昆仑宾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他们之中有全国知名的学者、教授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宿白、辛安亭、周绍良、金维诺、兰玉松、苏晋仁、赵俪生、关德栋、谷苞、张明坦、宁可、张广达、黄盛璋等,共154人;学会顾问、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也参加了会议。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战争史的早期开拓者、老辈史学家赵俪生先生,1917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景芝镇,名赵,字俪生,曾用名中天,出身破落旧家大族,家学渊源深厚;后随母迁青岛,接受新式教育,浸润于新文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参加“左联”及“民族解放先锋队”,走进激进阵营,投身“一二·九”运动,掌过门旗,进行过演讲,被称为“老一代清华精英”;芦沟炮响,旋赴山西前线,在中条山上直接参加过战斗(此间曾到过延安,旋又离开)。1939年因病赴西安,既而从事教学工作,先后辗转于陕西乾州中学等数所学校、河南大学历史系、华北大学第四部、东北师范大学执…  相似文献   

20.
正先生和几个发小聚餐回来,对我说他们餐桌上聊的话题竟然是在家里谁说了算。对此,我觉得有些意外、讶异,先生同样觉得有些不理解:几个大老爷们苦大仇深地声讨在家里做得主,女方种种阻拦、发难甚至夺权,不让他们成为那个"说了算"的人。我听了,哑然失笑,问先生,你是怎么跟他们说的?先生两手一摊手,说:"我跟他们说,家里大事我说了算,小事老婆做主。他们都说我吹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