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多种向度下的生活质量观,包括经济学生活质量观、社会学生活质量观、生态学生活质量观及文化学生活质量观。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复杂的体验,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精神生活更多体现在以心理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和价值等方面形成的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及价值判断,即心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还是闲暇生活方式,抑或是精神生活方式,都合乎并体现出幸福的和谐性、共享性、简单性、适度性、精神性等本质特征。因此,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从中萃取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追求学生幸福的教学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生活世界是教学活动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作为一种人的世界,追求幸福成为了不正自明的伦理价值追求。生活需要幸福,教学生活世界的最高价值亦是如此。在现代生活世界观的影响下,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更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命发展,追求学生在教学生活世界中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俗化构成了现代精神生活的总体背景,这意味着宗教的、形而上学的神圣因素从公共生活中退出,进入个体的内在领域,以价值观的方式自我延续;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社会视角的组织形式对以宗教为基础的公共生活形式的替代。这一世俗化过程本质上是"神本"向"人本"的转换过程。一方面,宗教之诸神进入由人设定的价值观系列,并显现在由主体来推动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由人的角色所构造的社会替代了天下或世界,从而将人的自我确证转向社会及历史的区域,确立了人的主体位格。但主体性过程导致了自由与重负并存这一精神生活的二重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于晓权  赵红 《理论界》2009,(2):27-28
人的幸福问题是马克思伦理精神的主旨.马克思把实现人的幸福追求目标置于生活世界之中,从而为人的幸福之路寻求一条真正可靠的、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哲学的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生幸福具有三个联结点:一是需要的丰富和满足;二是“可能生活”的形成与展开;三是潜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生幸福内在相通,幸福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指向。而当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指向人生幸福时,它才越发具有现实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历史维度: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支撑。现实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提供坚强保障。实践维度: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的嵌入点。突出初心使命、价值追求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强调精神、心理层面的政治认同、情感归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二者都有各自的理论属性、适用范畴,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互构,并有机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之中。为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价值追求而团结奋斗,产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能。因此,遵循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逻辑,做到互促共进、同频共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实现。  相似文献   

8.
生活的场景与法治的向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与社会存在的固有事实与本来逻辑显示 ,法律的存在是以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和疆域的 ,法治的生成与运作必然依赖于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法治的精神意蕴即人们对法的真诚的信仰的培育、法治的规范与制度的良性运作 ,都是也只能是在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展开 ,其点滴的进步与积累是也只能是在现实的人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实现的。因此 ,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关注现实的人的具体生活场景 ,乃是法治的真实路径与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书信是体现他作为思想巨匠生命本真存在的一大文本群,其中蕴含有情爱、幸福、励志、批判以及交往、探索等方面丰富的生活话语,这些书信中的生活话语凸显鲜活流溢的生活情爱,映现冷峻理性的生活智慧,编织人际关系的生活网络,开辟思想实验的生活场域,追求自由解放的生活超越,具有生活文本话语的特质,它启示当代人,面对生活世界,应把持情爱之真,敞亮生存之智,优化交往之网,因顺生活之道,保有幸福之心,因而是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它所凝结的优秀话语元素渗透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将有益于引领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简单生活     
《家庭科技》2008,(7):7-7
简单生活是一种思潮,既是对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复归,又是对轻松、简约、朴素生活的向往。它的原则是:我所想要的只是我所必需的,其他任何超出的东西都是累赘和负担。如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但有多少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常常,我们只是在无尽的攀比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中,才不断地买来累赘,并往往因勉为其难地去盲目兑现急剧膨胀的物欲,而让精神有了越发难以承受的重负和苦恼。  相似文献   

11.
张曦 《江海学刊》2023,(3):14-21+255
“物”与“人”相断裂、物质与精神不协调,是内在于西方现代化和资本主义文明之中的重要病症。以“泰勒方案”为代表,一些西方学者试图通过扩充个体感受力和知觉力的方式对其加以医治。但是,这类思路不过是一种现代浪漫主义的幻想,具有严重的缺陷。为了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重建真正的共同生活为目标,通过传承和发展共同价值物,来重新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实现精神生活的真正“再丰富”。  相似文献   

12.
资本、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是当代社会推动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三大实践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交汇作用下,这些支撑力量与人的关系方式发生了变异,人的精神生活发展陷入物化、异化和空虚化处境。但处境的危险性同时也蕴含着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和超越的可能性。当代人只有选择创造性的生存方式、坚持全面性的价值取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物与人、人与社会的良好互动,进而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觉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身体的空间性与"环境人"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梅洛-庞蒂,身体的空间性不同于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身体的空间性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正是活动使身体的空间性处境化和环境化,使人成为被生活世界的境域所标识的环境人.但人的活动不只是一种身体的自然的活动,它还是一种精神的社会的活动.因而作为一个环境人,人总是生活在身体的处境空间性(自然性)与体制(制度化)空间性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4.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2,1(5):112-118
立足“一切经过中介”的立场 ,人的生活规定于人的中介。在一般性维度上 ,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之理念、技术、工具等中介与确立人与人关系的制度中介相统一的状况 ,规定着人的生活状况。在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发生、展开与演变 ,归结于人的“自在”中介的现实占有、重复性运用与“如是性”的否定和更替。在非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非日常生活是人的原生态“自为”中介非重复性运用的生活表征 ,人的非日常精神生活的差异性 ,规定于人关注非日常精神生活之原生态“自为”中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反思——基于生活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伟  生青德 《兰州学刊》2004,(1):196-197
当前学校德育危机的根源在于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相统一的,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幸福,德育的过程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展开的.因此,只有回归现实生活才能使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世俗化时代的精神生活,不再是统一的、整全的,相反是建基于分化概念基础之上的。精神生活的现代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事实、价值与制度的分化,这一分化首先意味着事实、科学、知识等的去价值化,与此同时还导致了制度的去价值化或中立化。这种分化最终导致了道德意义不再内在于世界,不是被发现的,而是基于主体的建造或创制。第二个层面是精神生活的自身分化,这一分化导致了真、善、美等不同价值的相对独立与统一性的丧失,同时也导致了诸种价值观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这一冲突内在于现代精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后的状态,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结果。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特征日趋明显。在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民俗生活极富诱惑力,人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乐此不疲,一般不会刻意拒绝民俗生活.人们在民俗生活中尽享生活轻松、快乐和幸福.在实施民俗的过程中,人们的目标、情感和态度一致,相互协调、配合和理解.但每个人并不会在民俗对话、交际中消融自己内在的独立性,亦即个性,相反,作为参与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活动、情感指向和情感寄托.民俗本身具有无穷的生活魅力,需要不同侧面加以阐释.文章仅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导引,试图回答这样一个并非简单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乐意过民俗生活.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时代话语。习近平围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统一于人民理想生活方式的建构过程,揭示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是美好生活的精神满足,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构方式是高品质的精神生产,由此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鲜活意涵,在时代性、人民性、发展性和实践性上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创新表达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0.
精神生活的物化描述的是人对物的依赖状态.精神生活物化的根源在于精神生活的物质性,表现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对物的占有、人际交往的物质化、精神生活的工具性存在和精神生活质量衡量的物化标准等.对个体来说,追求精神生活的自主和自由,不但要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提高生活境界,还要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