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基础和关键,是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内和谐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标准。因此,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要着力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促进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之间的和谐;要着力保障党内选举的公信度,促进党组织活动与党的制度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维护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党内关爱机制,巩固和发展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扣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在新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党员民主权利保障的制度建设,对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员是党的根本,是党的工作、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主体,在党内生活中具有主体地位。但在目前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日常生活中,党员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党员的主体作用也未充分得到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创新党建理论,消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创立以维护党员的主体地位为核心、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新制度、新机制,开创党内民主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凸现出党中央对党员主体问题的重视和强调,深刻揭示出党员是党内的主人,在党的事业和党内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彰显了"党员主体"在党建理论中的创新价值。以此为指导,需要对党内民主理论,特别是针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于强化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基础。由于党员队伍素质及党内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党员主体地位在实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要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要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保障的合力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党员权利保障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石,也是党的制度建设的缩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员权利保障经历了一个"确立--发展--挫折一恢复和完善"的曲折发展历程.党员权利保障的经验主要包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重视对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不断增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结合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对党员权利的内容和领域进行拓展,对党员权利内涵和外延不断创新;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巩固党员权利保障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重要论断,这不仅表明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问题已经日益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更表明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将日益成为党的建设实践活动重要的理论指导。众所皆知,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充分认识当前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破解的途径和办法,将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乃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级党组织应当紧密结合实际,从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完善监督和激励引导机制上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是对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党员作为党的建设的能动主体,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党的建设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员主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党员主体地位包含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三重含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基石,有利于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切实尊重和保障高校党员的主体地位,是一项紧迫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当前高校存在着党员主体地位不被重视、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通过对影响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因素进行探析,提出切实尊重和保障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主观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主观化则是体现主观性而形成的相应的结构形式。通过运用否定式、附加疑问句、嵌入句、分裂句和假分裂句等句式转换方式对be sure to结构进行考察,发现该结构在句式转换过程中,均发生了命题的变化,就是说,该结构不能进行以上的句式转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主语的特殊性。在be sure to结构中,其逻辑主语是隐藏在结构背后的说话者,在句法层面上没有表现"形式",却对be sure to结构造成了种种限制。按照Traugott的主观化理论,be sure to结构实现了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的主观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受教育者在现实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的正确把握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证,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为重点,以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为动力,以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为举措,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党内民主观的基础上,江泽民结合党内民主建设的新特点,从新的视角对发展党内民主思想进行了论述,主要表现在:突出党内民主的战略地位,强调发展党内民主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党内民主监督、积极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建设和国家民主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系统阐述了党内斗争发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开展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和目的,提出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法。学习继承刘少奇党内斗争思想,开展积极的党内斗争,是新时期进行党内和谐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自觉而强大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秘钥”,党内监督为此提供了可靠路径。党内监督百年实践满载着党救国建国治国的初心使命与奋斗足迹。历经百年,党内监督逐步实现体系化、战略化发展,为规范与引导领导干部“公权力”运用等作出贡献。继往开来,未来党内监督应坚持以党内治理引领国家治理的绩效目标,以历史经验为启迪、以现实诉求为依据,按照“全覆盖”“法治化”“协调化”以及“技术化”的路向发展,不断提升监督效能,通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利于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处理它与党内集中、与党内监督、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党内监督思想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党内监督思想非常丰富。他不仅强调党内监督对确保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克服腐败现象、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通过党纪监督、制度监督、机构监督、舆论监督等途径以实现党内监督。毛泽东的党内监督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Starting from three reputed subjectivity categories, i.e., modality, cognitive predicates and first person subject, the paper attempts to assess whether subjectivity markers are semantically sufficient. It is finds that subjective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semantics. Modality cannot be linked with subjectivity in a simplistic way; only epistemic modality expresses subjectivity in the strict senses, and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its subjectivity still relies on subjective contexts. Verbs of cognition and first person pronoun ten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and further subjective context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e subjectivity reading of this combin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called subjectivity markers exhibit semantic insufficiency, tending to rely o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contexts in their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相似文献   

20.
《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是顺应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一历史要求而郑重出台的。它的颁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必将对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继续前进产生强大推动力。党代表任期制的有效实行和继续完善,仍有待于党代表的选举产生、党代表的权利职责以及对党代表的监督等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厘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