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很多职场人似乎还是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很多理解偏差。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一不小心就成了发展成“绊脚石”,比如,“找一份销售的工作改变自己的性格”、“自己学这个专业,找对口的工作一定有优势”、“三四十岁,已经来不及做职业规划了”……在各种职业规划咨询中总结发现,职业规划中有十个普遍的误区,在无形中阻碍了职场人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身在职场中,工作压力大自然是不用说,但对一些职场人来说,工作意味着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事情,如此日复一日,如何能不产生“职业倦怠”呢?  相似文献   

3.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应该为一整年的工作和生活做好规划的时候。然而,尽管2015年的第一季度已结束,职场上却还有很多人至今尚未做好年度规划,正因为缺乏计划,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就做了错误的选择、浪费了心力、蹉跎了时间,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4.
职场“菜鸟”如何处理烫手山芋一项调查显示,约有70%以上的职场新人都遭遇过棘手的问题,可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顺利化解。初入职场的人,面对“烫手山芋”,你该怎样做,见招拆招,一起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吧!  相似文献   

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应该为一整年的工作和生活做好规划的时候。然而,尽管2015年的第一季度已结束,职场上却还有很多人至今尚未做好年度规划,正因为缺乏计划,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就做了错误的选择、浪费了心力、蹉跎了时间,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我们常用“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来形容一个人疾恶如仇,凡事讲求原则。但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我们一味呵责他人,最终只能失去朋友并被成功拒之门外。因此,身处职场,眼里要能容得下沙子。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白领8小时都消耗在办公室,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难免会出现问题。所谓"双面胶",就是指在职场中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被两方夹攻围堵在中间,只好憋气受内伤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让人有点转不过弯来。为了尽快摆脱菜鸟的身份,有些人善于藏拙,不懂装懂,以期尽快融入职场。其实,无知并不可怕,只要运用得当,一样可以为你的职场之路添火助力。  相似文献   

9.
不管你高兴还是不高兴,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也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总要走向职场赚钱来养活自己。对刚刚走出校门踏进社会的职场新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尽快融入职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归纳几点自己的看法,与职场新人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职场,风风火火、有着较强执行力的上司和员工无疑是有魅力的,这与一些行动力较强、办事迅速的“急性子”有着相似之处。因而有人认为,“急性子”或许比“慢性子”更容易成功。事实果真如此吗?性格是否在决定着你我的职场命运?“急性子”和“慢性子”该如何走好自己的职场之路?  相似文献   

11.
吕莉 《劳动者》2004,(8):16-17
前不久,记者在重庆一家医院心理门诊发现,现在职场上有不少“病态竞争”,且有不少人深受其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据专家解答,人的自私、嫉妒心理是产生病态竞争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2.
说起每个新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少不了会被家长们一通告诫:“要勤恳做事,好好表现,就算是扫地、打水、擦桌子、跑腿儿之类的脏活、累活,都要认真完成,这样领导才会对你留有好印象。”然而,如果新进职场就摆出一副“我是来做业务的,不是打工的”、“我是名校毕业的”、“我业务能力很强”之类的架势,那么恭喜你,你定会被老板或同事“敬而远之”。其实,如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职场新人“按到点”(武汉话,留有余地的意思),才会起到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颖 《劳动世界》2020,(4):32-32
人在职场,除了工作以外,最重要的事就是和领导、同事相处。在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今天,如果同事不喜欢你,可能意味着你很难在职场上走得远。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万人迷”,但也要学会“藏拙于巧”“与人为善”,避免成为同事讨厌的人。下面这些人,就是职场中最不讨喜的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过去这一年,是“90后”新人大批进入职场发展的“元年”,仅短短一年,“90后”已然成为职场上的跳槽“重灾区”,不少人已跳槽三次甚至更多。很多“90后”,简历上好几份工作经历罗列得一清二楚,非但没有察觉其中的问题,反而自认为体验丰富、经验多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专家团队总结出“90后”跳槽中的三大致命错误。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一位公司的女老总发微博说,在咖啡店面试一名求职者时,因为对方没有端饮料和“埋单”,觉得求职者不注重细节,不懂“人情世故”而没有录用对方。年轻人作为职场新人,常常面临很多困惑,特别是对于“人情世故”的把握往往处于被动。去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职场新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7%的受访者对职场上的“为人处世”存在困惑。  相似文献   

16.
王瑞红 《劳动世界》2016,(25):76-76
在中国,如何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酒场几乎是成功人士的必备功课,本来仅仅是一种消费品的酒,在中国有了极其独特的含义,被拔高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酒场如战场,酒风是作风,酒品见人品,酒情是感情”,诸如此类的说辞真的不仅仅是段子和玩笑,而是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吴光平 《劳动者》2004,(9):30-31
相传,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有一天看到院内有便溺痕迹,就顺手拿来一张宣纸,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让人张贴出去。张贴者是个有心人,他为了得到于右任的手迹,就另写了一张贴上,而将于右任的手迹一字字裁开,巧妙地排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悬之于房内,藉以律己。前些年看到这则小故事时,不以为然。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后,再看这句妙手偶得的格言时,不禁感叹:这句话正是职场人士的警世良言啊!  相似文献   

18.
陈闲珍 《劳动世界》2016,(25):51-51
一向才思泉涌的你突然间江郎才尽抓破头皮也无济于事;做事一向积极主动的你突然间倦怠松懈甚至想抛掉工作;目标一直很明确的你突然间对所有的雄心壮志和奋斗都感到厌倦……职场既然可以“来电”,当然有时偶尔也会来个这样那样的“停电”现象。每个人都会遭遇这样一个黑暗的时期,它伴随着人们生理状态的高潮低潮,每过一段时间,几年或者几个月就有规律地发作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中,由于年龄而引发观念冲突的问题,我们称之为“代沟”。职场中人妥善处理好“代沟”这一微妙问题至关重要。能否优雅地逾越职场代沟,意味着你是否能够顺利地跨过自己人生中的一道坎。用真诚感应真诚多年前,当我“空降”到一家医药公司担任项目总监时才23岁,是该公司所有领导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因为我年龄小、权力大、待遇高,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其中,一个比我大五岁的人事助理,最喜欢抓我的“小辫子”。不过,我只顾工作,没功夫去理会这些事,平时对她依旧笑脸相迎。  相似文献   

20.
很多在职场漂的上班族都感叹自己的职场生涯的发展停滞不前,隐入了怪圈,看不到脱颖而出的希望,想从这种怪圈中突围却找不出好的方法。但从很多成功的案例看,每个人的职场生涯的发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还是失败,都在于自己的经营。只要你肯放低心态谦虚做事、耐住寂寞潜心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审时度势瞅准发展的机遇,成功便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