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耳聋不但会影响儿童对声音信息的接收,还会严重影响他们语言的学习及心理、智力的发育,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我国每年新出现的聋儿数量在2~3万.这些聋儿中,相当多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常识,避免儿童听力受损.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孩子为过敏性慢性疾病所苦.在秋季各种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减少家电对儿童的辐射、避免与过敏源接触、注意饮食和起居是避免过敏疾病发生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儿童癫痫 儿童癫痫多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也被称为罗兰多癫痫,是儿科的多发病.儿童癫痫发作时,患儿通常会表现出肢体抽搐或者全身抽搐,这种情况多会严重影响儿童智力、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健康,伤害非常大,因此要尽早、尽快治疗.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癫痫发病率逐渐降低.引发儿童癫痫的因素主要有产伤、儿童脑发育不全、脑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及脑积水等.最主要的因素是先天性因素和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是指在母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脑发育异常而引起儿童癫痫.遗传因素是指父母其中一人或者两人都患有癫痫病.  相似文献   

4.
1.通过树立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的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厌恶情绪,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了.因此,要通过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儿童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郑丽  丰铁梅  王德明 《理论界》2007,(3):100-101
退缩心理是儿童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之一。它与儿童心理素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环境影响有关,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退缩行为的产生和强化是防止儿童退缩心理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仅为1%左右.家长意识差、对安全座椅质量的担忧等问题影响着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随着上海、山东、深圳等地先后“破冰”,将4岁以下儿童强制使用安全座椅纳入地方性条例及法规,儿童乘车安全备受关注.然而,不少家长在选购和使用安全座椅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罗列一些常见误区,希望各位家长避免.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会影响到人一生的成长.农村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有近2000万儿童却得不到来自家中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这部分儿童被称之为"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缺失将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生成长中的最大障碍.对此问题我们必须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迅速,由于血容量的持续增加,对铁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多.如果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铁摄入量不能满足体内的需要,或者在婴幼儿期没有及时地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均可能引起营养失衡,造成体内缺铁.另外,如儿童患有肠道寄生虫病,体内大量的铁会被寄生虫夺走.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病症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1.通过树立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的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厌恶情绪,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了。因此,要通过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儿童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例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救助策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长时间在隔代监护人的教育下成长,他们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同时也容易产生问题.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足,又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因此心里会产生许多冲突和矛盾,当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解决,心理问题就产生了.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焦虑、自傲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往往会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好、厌学、打架斗殴、抑郁甚至自杀.因此,应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童年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阶段,儿童有要求获得安全感并表达意见的权利,而这个关键阶段又常常被成人所忽视。从长远看,对儿童的漠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会对国家的发展不利。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儿童福利监察使制度的国家,26年来儿童监察使作为儿童的代言人,对保护、监督和促进儿童福利并跟踪影响儿童生活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儿童监察使制度成为保护儿童和发扬人权的有用工具,促进了挪威稳定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乳酶生可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用于治疗肠内异常发酵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以及儿童饮食失调引起的腹泻、绿便等。但乳酶生是活菌制剂,使用不当难以收效。因此,服用乳酶生时,应避免与下列药物同服。抗生素由于乳酶生是活的乳酸杆菌,能被抗生素抑制或杀灭,如与头孢菌素、氯霉素、磺胺类、痢特灵等合用,会影响乳酸杆菌生长和繁殖,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李星瑶 《理论界》2006,(12):122-123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尝试。本文针对寄养安置过程中出现的“安置中断”现象,从社会支持系统,寄养工作中三类角色——寄养工作者、被寄养的儿童和寄养家庭入手,寻找提高家庭寄养安置成功率的途径,避免由于安置的中断对孤残儿童造成再次伤害。  相似文献   

14.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咳嗽。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常常会感冒,引起咳嗽、咯痰等症状。喉炎、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会引起孩子咳嗽。除此之外,儿童接触过敏性物质或异物、冷空气等刺激咽喉部,还会引起变异性咳嗽,患儿干咳无痰,甚至咳得满面通红,喘不上气来。此时应立即就诊,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儿童咳嗽,家长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消炎和止咳,而止咳就要使用镇咳药。  相似文献   

15.
宋美龄与战时儿童保育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初期,中国儿童大量流离失所,不少沦陷区儿童被日军施以奴化教育,甚至被杀害或劫到日本。儿童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抢救和保护流离失所的儿童成为战时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宋美龄领导的中国妇女界于1938年3月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并在各省设立分会,筹建保育院,积极抢救难童,对难童进行保护和教育。宋美龄领导的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战期间共抢救和保育难童近3万名,成为战时中国儿童救济事业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城乡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量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从留守农村到留守城镇,为实现城市就学,成为城市的"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城市,主要有个人独自留守、祖辈陪同留守和单亲陪同留守三种形式.再留守的发生既有微观层面个体城市化动力,也有宏观层面结构变迁的压力,其实质是为实现城市化而积累人力资本.但这些再留守儿童从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学习生活,失去传统支持,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城市政府应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学校为其提供关心关爱和学习帮扶,社区为其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留守城市的农村儿童完成就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心理正常的人,一般是不愿意与人争斗的,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仗剑而起"显示武力.但有的人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剑"没有离开剑鞘,总是拿在手中,到处向人发起挑战.孩子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拧人、抢别人的东西等行为,称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它是因为儿童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对他人有害并毁坏物品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一般男孩强于女孩.如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延续至少年和成年,则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交困难,甚至发展为犯罪.  相似文献   

18.
厌食和偏食是儿童常见的进食问题,据报道,发病率约为20%。儿童厌食和偏食引起营养缺乏性疾病,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严玉芳 《学术研究》2022,(4):122-130+178
以19世纪伦敦的空气污染与儿童健康问题作为切入点,或许是一种将环境史和儿童史相结合的有意义的尝试,即儿童环境史研究路径的拓展。19世纪伦敦空气污染与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儿童死亡率上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空气污染对从事特殊职业的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均造成了深刻影响。为避免空气污染对儿童的伤害,“转换空气”被时人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举措。伦敦中上层社会采取了自主度假的方式,而新鲜空气慈善机构的儿童乡村假日活动在下层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者建构了一套“身体、心理和道德为一体”的乡村体验话语体系,营造了让儿童“到乡村去”的社会语境。不过,逃避污染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对污染源头的全面治理才是把儿童从环境污染中拯救出来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最近,奥地利学派新信徒佩佐夫依据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将美国1920年代与今天的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将会在2008-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一次大萧条.本文分析了这一预言的理论背景与特点,认为将今天的中国与80年前的美国作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今天中国与当年美国,从表象上看是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佩佐夫关于"中国政府没有办法避免萧条"的观点,是用老眼光看新形势得出来的,预言更多的是猜测,是奥地利学派的学院式推理.中国政府是有办法避免萧条的.本文最后指出,双稳健政策可以为避免"大萧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