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是语法研究应遵循的总原则。功能的观点不是单一的,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也是复杂的、多重的。通过研究表明,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对语法研究的指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词的语法功能属性与词的使用频度之间的关系是汉语词义属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258个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的使用频度进行封闭测查,考察各个动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以及各词感官义项、非感官义项、感官用法、非感官用法的使用频次,再将这些词的频度信息与它们的语法属性信息进行相容度分析,对词频与基本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描写和阐释。结果表明,感官动词的语义属性与动词语法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表现。感官动词词义的特殊性表现在相对普通动词而言较弱的动作性,以及词义一般包含较强的对行为方式状态的描述,这是由感官活动在人类行为中的特殊性决定的。此外,词语的类聚特征越丰富,词语聚合的总量就越小,词语间就具有更高的相似度,这些相似度必然会在语法功能等方面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3.
动词的名词化既有有形式标志的名词化 ,也有零形式的名词化。动词的零形式名词化经历了不同的演变阶段 ,动词和其零形式化名词之间具有多种语义联系 ,能够零形式名词化的动词以双音节的自主动词为主。动词零形式名词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的是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及其表义功能的承传。研究表明,V1V2V1V2式产生于元末明初;V1V1V2V2式产生于唐代。V1V1V2V2式承传了唐前VV式的表义功能,表示动作行为的久长或反复多次;而V1V2V1V2式承传了唐后VV式的新功能,表示短时、尝试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聚焦现代汉语所谓"零价动词"问题。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积小成大"原则指导下,通过原型对比的方法,综合运用形式及意义两个方面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而说明"下雨"类动词结构在从词到短语的连续统中更加靠近短语一端,即更加接近典型的动宾短语。基于多语言比较的类型学视角,分析了造成误判的原因。通过对是否强制、能否转指等问题的辨析,论证"地震"类实际上是一价动词。因此,现代汉语并不存在所谓"零价动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音形式、语义功能,句法结构对维语中第二性副动词形式进行分析及概括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指出动词重叠并不是动量组合,它与动量补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分析了造成人们对动词重叠形式认识差异的原因从客观上说,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和短语的界限不很清楚,动词重叠后,究竟是词还是短语没有明显的标记,造成分辨上的困难;从主观上讲,人们所持的标准不同而导致认识上的不同。最后,在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将动词重叠划分为十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心理动词内部进行分类,并提出心理动词鉴别式;在语义范畴内,对各类心理动词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人类认知的过程表现为心理活动的连续统的观点;运用“原型”理论,对心理动词与非心理动词,心理动词中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动词是句子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位移动词是根据是否具有"位移"这个语义特征得出的小类.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动词和位移动词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归纳和概括,并且对位移动词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共识是单音节动词无法发生名词化.从认知语法视角观察,名词化是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组聚和概念物化作用的结果,与单音节或双音节并无必然联系.同时,单音节动词无法名词化的观点也得不到语言事实的支持.在规模为800余万字的自建语料库中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1 351个单音节动词发现,单音节动词能够在各种构式中发生名词化.在以认知语法为代表的广义构式语法框架中,这些名词化的形式和意义应归结于其所在的结构还是归结于其本身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状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信息功能集中表现在预设、焦点上。这种状语的预设是语 用预设,是指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其焦点是信息焦点。语气副词状语的预设焦点功能主要是复制预设、标 示焦点和充当焦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所谓的形式动词的带宾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结果并不支持很多已有文献的结论,“形式动词”不是“只能带动词宾语的动词”。形式动词的名称既不准确,又有歧解。目前通用的词类分类的方法是一种典型分布分类法,文章提出可以采用语法区别性特征的方法来对语法单位的语法属性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刻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英语动词V-ing形式的基本语法功能,以实例说明现在分词与动名词语法功能与用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动词重叠式有状态形容词功能型和动词功能型两类。动词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功能从先秦到唐五代一般由VV担当,唐宋开始,VV的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减弱,其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转向以V1V1V2V2行使为主。动词功能型重叠式唐代开始萌芽,清代发展成熟,相继出现VV、V一V、VO一V、V了V、V了一V和V1V2V1V2、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多种形式,其中VO一V、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式逐步消失,其他各式行使动词功能,至今未变。是否有或可以有"一"、是否有轻读,可以看作区分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功能型还是状态形容词功能型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6.
英语习惯用法允许某些动词及其结构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鉴赏和归类。  相似文献   

17.
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通过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28个动词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逐个考察,界定出107个心理动词。考察这些心理动词内部时间结构特征,发现心理动词有四种不同的内部时间结构:A类心理动词有起点,有终点,有过程;B类心理动词有过程,有终点,但没有起点;C类心理动词有起点,无终点,无过程;D类心理动词无起点,有过程,无终点。  相似文献   

18.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句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短语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之一,短语的重要性决定了短语研究的重要性。以往人们认为了解了词 的功能也就了解了它所构成短语的外部功能,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汉语实际的。通过动词与其动趋式短语 的功能差异比较,可以看出汉语中X词和X词性短语在功能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动词重叠有很多具体形式,对此,前贤时哲有过较深入研究,李思明对《水浒全传》、《金瓶梅》、《红楼梦》,唐韵对《元曲选》,许仰明对《金瓶梅词话》的语法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我们意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形式作一综合的、更深入的探究,以便对该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