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成功的入口,很是迷茫。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信步漫游到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  相似文献   

2.
“严”老师     
踏着铃声,一张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教室门口。随着一只脚跨进教室的门槛,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都一起投了过去。还没等老师作自我介绍,我已在她的全身看了个遍。看上去她已经年过半百,满头银发,一张古板的脸上深深地刻满了皱纹。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她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姓李,你们就叫我李老师,同学们如果今后在生活中或在学习上遇到麻烦,我会帮助同学们解决的。”这节课是语文课。她首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课题——《燕子》。那工整的字迹首先征服了我。紧接着,她开始范读课文。她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她的“威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  相似文献   

3.
我和老伴都不懂什么是浪漫,不知道哪天是什么情人节,甚至我都不能说出老伴的生日是哪天。只知道她是1950年4月某日,具体是哪天,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记得婚后第一年,我曾准备给她过生日。她得知后,当即拒绝:"都是老人过生日,我过什么生日。我都不知道生日阳历是哪天,光知道阴历。"我们结婚的30年就这样在平  相似文献   

4.
<正>在日常工作中,常有不少研究者和观众谈及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否真有其人其事,现我就平时所接触到的一些资料,略谈浅见。 鲁迅在文中说:“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相似文献   

5.
黄亚东 《老友》2020,(2):44-44
七月七日是老伴的生日。每年她过生日,我都会送她一份礼物,首饰、新衣服、她喜欢吃的糕点,我都给她送过。去年她过生日的前一两个月,我就在琢磨该送点什么,费尽心思一直没想好。她生日前几天,我去逛商场,忽然发现儿童玩具的摊位里摆放着红红火火的小胖猪,是传统布艺手工制作,非常惹人喜欢。  相似文献   

6.
盛中波 《老友》2010,(3):44-45
一个双休日,我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之前,告诉老伴午饭我可能不回来吃了,让她不要等我。下午3点左右,我赶回家来,可是敲了半天门,屋里一点反应都没有,而这天我又偏巧没带自家的钥匙。我有些着急了,"咣咣咣"又敲了好一阵子,可  相似文献   

7.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说到底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少年时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曾经这样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8.
一碗宽粉     
母亲在我们这个家操持了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让我这个做儿子的非常惭愧。虽然这样,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记儿女的好。她在嘴边念叨最多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给她买了一  相似文献   

9.
以前,我没有仔细品味过《红楼梦》,最近听老师讲课,不由得喜欢上了大观园里的史湘云。如果把《红楼梦》比作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那么,构成史湘云这一乐章的,应该是高亢明快的旋律。她的风采、个性、气质给人  相似文献   

10.
正正在和远方的网友神聊着,突然断电了,对着黑黑的屏幕和满屋的黑暗竟然有种沉重的空落和不安,好像从灵魂里有什么东西被割去一样难受。脑子里只有远方的朋友在他们的电脑前悻悻的样子。沉默了几分钟,伸了个懒腰下楼去。对于上网,妻子从来没有干涉过我,在她的意识里,我上网都是写文章,不会做无聊的事情。虽然孩子很小,但妻子总说有保姆呢,另外自己也会领的。不想因为领孩子而耽搁我,但妻子往往早早就叫忙了一天的保姆去睡了,而她自己则唱着儿歌,哄孩子睡觉。当我心安理得地坐在电脑前,和网友们神聊时,我真的忘却了妻  相似文献   

11.
张鹰 《可乐》2011,(6):33-33
生我的人对我很严厉,我从小到大都怕她。只要听到母亲下班的脚步声,我立马噤声敛气,捧起书本,不敢造次。我的要求,都由父亲"上奏"。母亲的批复,也由父亲传达。我觉得母亲真是神了,她总能对我所犯的错误明察秋毫,并毫不宽宥地处罚。我的手心和屁股领略过无数次"皮带肉丝"的味道。当时,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7,(4)
张海迪,一个有太多理由感动的名字,她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现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还记得张海迪。20多年前医生断言:她活不过27岁。可如今张海迪已经过了50岁了!她是不是还在敲命运的门?  相似文献   

13.
平安回家     
我去同学家参加生日宴会,回来的路上却错乘了反方向的车,结果迷迷糊糊地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顿时慌了神,这可怎么办呀?这个地方我从没来过,又没有什么有名的建筑。我举目四望,无亲无故,这种感觉真可怕。  相似文献   

14.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15.
宽心谣     
赵朴初 《社区》2002,(3):42-42
我经常在外边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来,肚子里难受极了的时候便先去卫生间里吐一吐,吐过了,难受会好一点。每逢这种时候我就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吃进去再吐出来?但我的应酬总是没完没了。每逢我难受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很生气地说我:“你怎么又喝酒了,又喝酒了。”也仅此而已,母亲从来都不肯多说我什么。但她总想让我在她那里吃点儿什么,或者就让我拿点什么回  相似文献   

16.
岑桑 《可乐》2010,(2):12-13
为爱在潜伏 我去找杨斌的那天是个周末。穿越26座城市后,我出现在403室门前,那是杨斌暂时的家。门却久敲不开。终于,402不耐烦地露出一条缝,一个睡眼惺忪的男人探出头说:“敲什么敲!杨斌和他女朋友出去了。”  相似文献   

17.
他们相爱了。他什么都好,是的,他就是她心目中要的完美情人,有才情、幽默、开朗,把爱她当成终生的事业。他说,有了你,我这一辈子就有理想有追求了,他还说过,你是我的爱情偏方,看到你,所有的忧愁和烦恼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惟一的遗憾是,他的个子矮,比她还矮。这让她无法承受,她想,怎么能喜欢一个个子矮的男人呢?她的自尊心受不了,再说,别人会说什么呢?她周围有的是高大英俊的男人,她不缺乏追求者,她斗争过很长时间,也和别的男人去约会,那些  相似文献   

18.
阿蕾 《老友》2011,(7):40-40
刚下班,婆婆打来了电话。我接听后,话筒里传来了她有气无力的声音:"晓蕾啊,我生病啦。你买点菜回来做饭好不好?"我一听急了,连忙问她怎么了,想吃什么。她说:"不碍事,是皮肤病,过两天就好了。我想吃虾,另外你买点排骨吧。"  相似文献   

19.
浏阳蒸菜     
小丘 《社区》2015,(9):62-62
春节期间,一位湖南籍好友留在北京过年,我怕她一人太过寂寞,主动邀请她和我一起逛庙会,感受北京的“年味儿”。逛罢庙会,我俩已是饥肠辘辘,问她有什么想吃的,她说想念家乡的蒸菜,品种丰富,味道鲜美,她的一位老乡在北京开了一家蒸菜馆子,诚邀我一同前去品尝。  相似文献   

20.
阮占江 《社区》2009,(3):4-4
人是讲体面的,体面与尊卑贫富无关。我家隔壁是一对贫寒夫妻,日子过得清苦,一年四季难得荤腥上桌。那天,我老婆烧了一锅红烧肉,太肥,全家人尝了几块,再无人动箸。见此,老婆说干脆送给隔壁吧,她是好意;端着肉,敲开门:“我家里人嫌肥,你们拿去吃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