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单句的句数是无法计算的,但单句的类型却很有限。将所有单句进行综合分类,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省略句和变式句四大类。首先说第一类主谓句。主谓句是由被陈述和陈述两个部分组成的句子,也就是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这类句子最多,有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四种。动词谓语句。如: ①生产任务完成了。②我们一定要实现现代化。③李老师送我三本书。  相似文献   

2.
一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这句子是单句的名词谓语句,“者……者也”是它的基本结构形式。文言的名词谓语句用“者”字引进主语或名词谓语的,一般情况是主语用“者”,谓语就不用“者”,谓语用“者”,主语就不用“者”。本句却是主语、谓语里都用“者”  相似文献   

3.
句型就是句子的类型,是就句子整体的格式来分析的。具体的句子是数不尽的,但句子的类型却是很有限的。汉语的句子依据结构划分可分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其中主谓句是汉语最常见的句型。主谓句根据谓语的不同特点,可以分成多种句型。从谓语的性质看,可分为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和名词性谓语句。如:红旗飘扬。(动句、无宾主谓句)乌云遮不注太阳。(动句、带宾主谓句)原野北常辽阔。(形句)明天晴天。(名句)  相似文献   

4.
紧缩句是汉语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句式。论述了什么是紧缩句以及它的类型、多重形式、与连谓句的区别、语法功能等。提出了紧缩句是和单句、复句并列的一种特殊句子。  相似文献   

5.
句子的类别是句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结构的不同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这是世界语言中的一种普通分类法,绝大多数汉语语法著作也都是这样分类的,只有少数语法著作有不同的分类法。尽管句子划分为单句和复句早已为汉语语法学界所公  相似文献   

6.
双重否定是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指单句也可以指复句和紧缩句)用两个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的一种句式。按照结构形式.双重否定可以分为单句中的双重否定、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双重否定和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3种形式。双重否定的否定焦点的确定应该从句中第一个否定形式的否定焦点出发,主要存在4种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后带有“是”字的情况;两个否定词否定焦点为其后成分。且不为同一事物的情况;两个否定词连用的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否定整个第二个否定形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小主语是动词性的主谓谓语句与主谓主语句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谓谓语句中有一小类是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由动词性词语充当的,这类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小主语的句子与由主谓短语充当主语的主谓主语句相似。本文就这两类相似的句子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它们的异同。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NP+VP2+VP2”这一格式应视其具体情况分别属于主谓谓语句、主谓主语句和跨主谓谓语句与主谓主语句兼构句三种句型。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通行的语法书,一般把结构上是否互相包含做为区分单复句的一条重要原则,即如果有的语言片断成了某一句子的下属成分,那么,那某一句就应看成单句。因为这个语言片断在结构上被包孕在那个句子之中。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包孕,是否可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是否任何一级的语言片断都可以被包含?比如,人们对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亚无异议,那末复句形式呢?再往上:句群(句组)、一整段,一整篇文章呢?我们认为只从形式上把它们看作一个句子的下属成分从而说这样的句子也是单句是极困难的。要那样,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岂不也成了一个单句了。  相似文献   

9.
从多元句说到单句句型的划分(上)葛清林本文把句子的核心谓词这一质成分命名为句元,对所选取的句样进行句元追踪“扫描”,依据句元状况说明句型,划分句型类别。这样做的目的是尝试“句元论”的方法。一、多元句本文把下边的句子列为多元句:SD1那嗓门又高又亮SD...  相似文献   

10.
形容词谓语句是指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的句子。性质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是不自由的,要带有附加成分。犤1犦附加成分有:状语、补语。形容词谓语句中的状语由三类成分充当:1.副词包括否定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2.指称代词“这么、那么”;3.介词“对”、“比”构成的介词结构。这些语言片段在充任形容词谓语句中的状语时,无论在语法意义,还是在形式上都存有一定的差异。我们把由这三种成分充当的状语分别简称为副词型状语、指代型状语、介词结构型状语。一、副词型状语1.1否定性副词型状语。能充当形容词谓语句中的状语的否…  相似文献   

11.
“主谓词组”这个名称,也叫主谓仂语、主谓短语、主谓结构、子句、句子形式。不同的名称反映了语法学者们起名的角度不同,或者是语法体系的不同。本文除在引语中保留原名外,一律叫做“主谓词组”。主谓词组在句中能够充当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其中问题最多的是主谓词组作谓语,人们把这种句式叫做“主谓谓语句”。关于主谓谓语句的范围,当前语法学者的认识很不一致。而范围和特点是紧密相联的,本文打算对主谓谓语句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0.形容词谓语句是指形容词占据谓语中心的句子,它是根据谓语的性质对句子所进行的分类.50年代初,以丁声枪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在《中国语文》上提出了“形容词谓语句”这一概念并对它进行了分析,然而对形容词充当谓语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马氏文通》.从《马氏文通》至今,对形容词谓语句的研讨,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字(词)的角度来研究形容词谓语句”.这以《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马氏文通》把静字(形容词)充当语词(谓语)的情况放到实字(实词)类加以研究,并着重…  相似文献   

13.
复句与单句、复句与句群的划界问题是中学语法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浅见,向同志们请教。一、复句与单句的划界复句与单句的划界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论。这给复句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有一个中学出考试题,对“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这个句子,老师们有的说是单句,有的说是复句,争论不休。最后只好另换个句子不了了之。可见通过深入探讨,逐步明确复句与单句的分界,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教学体会,我认为有几点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众多的谓语类型中,用主谓词组作谓语的主谓谓语句颇具特色。这种句子,结构复杂,类型繁多,在表意上又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分析辨认并学习使用这种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指导学生写作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远在二十年代初,饶有卓识的语法学家陈承泽就已注意到了主谓谓语句。他在一九二一年第二期《学艺》里说:“得以句为说明语。”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主谓词组作谓语。此后,许多语法学家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主谓谓语句,但直到现在,语法界对  相似文献   

15.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于结构整个保留下来或只稍加改变,但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如果囿于原文,把每一个英语句子都译成一个汉语句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就会出现译文的句子臃肿或层次不清。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句方法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需要把一个英语复句译成一个或一个以上汉语单句,有时又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英语单句译成一个汉语句子。我们把前一种方法称为分译,把后一种方法称为合译。分译和合译是改变原文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分译与合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合乎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讨论“主+谓(单个形容词)”形容词谓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论“主+谓(单个形容词)”是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下位类型之一,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早在50年代初丁声树等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指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含有比较、对比的意思;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中则进一步探讨了该类形容词谓语句的成句条件,认为“甲类成分”(也就是常说的性质形容词)只能出现在含有比较或对比的句子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描述单个形容同做调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受限制的深层原因.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采用朱德熙先生的观点[1]、即把形容词分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两…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着”“了”不能连用在一个句子里。从“复合态”的角度看,英语里强调行为持续时间的长久时,可以将完成体和进行体用在一个句子里,汉语里表达持续状态及行为结果时,实现体与持续体也不矛盾,在一个句子里“着”“了”可以连用。汉语这种现象是句子紧缩后形成的。这样使用的语用意义是:言简意赅,强调了行为的持续性与长久性,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文言中的缀补性判断谓语句,是汉语语法书里所不常提到的一种句型.它既不属于一般的单句范围内的判断谓语句,也不属于联合、偏正两大类复句中所属的任何一种句类.相形之下,它便成了文言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句型.  相似文献   

19.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中的两种特殊句式.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连动式和兼语式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谓语.为方便,我们把连动式和兼语式之类不止一个动词谓语的句子统称为多谓语句.本文主要对多谓语句中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进行描写,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连动式与兼语式的界限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关联词语连接单句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1 关联词语,指在句子里起关联作用的词和短语。如:虽然……但是……(连词),如果……就……(连词—副词),一方面……一方面……(短语)等。 02 关联词语多在复句中出现,也在单句中出现。关联词语在单句中连接单句成分有两种类型:(1)连接同一成分的不同部分,如“今天或者明天我就走”中的“或者”连接“今天”和“明天”共做状语;(2)连接单句相关的两个成分,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的“只有……才……”,连接了主语“社会主义”和谓语“救”。第一类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