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世广 《日本学刊》2001,(2):92-10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社会思潮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战后以来的和平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两极对立结构的终结 ,而代之以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兴起。下面 ,试对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背景条件、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诸种表现、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做一粗浅分析。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一 )冷战的终结及其影响直到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战后日本社会思潮 ,尽管经历了诸多变迁 ,但有着一个基本特征 ,这就是与国际和日本国内的冷战结构相联系 ,存在着和平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严重对立。但是 ,这种左右两极对立的结构 ,到 9…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领域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其社会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北京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并导致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日本妇女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使日本妇女经历了一场变革。本文拟从法律与现实、历史与现状,考察日本妇女的地位及其变化,研究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堀通也在日本《经济研究》1980年第31卷第4号发表文章:《评富永健一编<日本的阶层结构>》。文章说,20年来,日本的社会和世界社会学研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日本社会结束战后阶段进入高度经济增长期是1955年,那么日本深刻意识到高度增长的界限和向后工业化的转变,则是1975年。20年来,日本社会经历了迅速的变化:如产业、职业的结构变化、人口的变  相似文献   

5.
战后以来日本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重点产业政策在日本战后经济的起飞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2 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重点产业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一、战后初期日本实施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战后初期,为恢复经济日本重点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使农业、  相似文献   

6.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创造了世界史上的“经济奇迹”。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相一致,战后日本人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价值观及行为方式问题与现代化发展紧密相交,因此,日本战后价值观变化的规律及有关的经验、教训等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形成与转变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转型期三大阶段。TPP折射出日本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上的新思考。尽管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对TPP造成重大打击,但日本依然希望借助TPP主导构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体系,并将"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日本理念融入新体系的构建进程。受其影响,未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相关规则及制度设计会更多反映日本因素的存在,这也将加剧中美日三方围绕构建亚太经济合作新体系的主导权竞争。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日本国內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战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学领域里也随之出现了种种思想倾向和流派,主要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潮流并行发展,交替涨落。 战后初期,在激变和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日本文坛上产生的思潮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自50年代初日本重新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在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几经发展、扩大、调整的过程中,其本身发生了若干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需要“以进养出”,即有选择的进口必要的原料和燃料,加工成产品之后再出口。战后,日本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和保护本国的新兴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采取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加之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以及世界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相继出现,使日本的产业和贸易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日本为了缓解与欧美各国的贸易摩擦和满足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日本政府把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 ,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非常引人注目。那么 ,这种变化的“原型”是怎样的 ,变化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未来会向什么方向演变 ?本文试对其加以探讨。一、战后价值观的确立及其内涵(一 )战后价值观的确立所谓价值观 ,是人们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之下形成的对社会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等意义判断的总和。笔者认为 ,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 :对国家、社会的认知和态度 ;对家庭的认知和态度 ;对自身精神和物质追求的认知和态度。尽管由于社会阶级、阶层、社会地位及生活水平等的影响 ,在不同的人群中间会出现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专业分工很细的金融体制。达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和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这种金融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变革,今天的日本金融界,正处于变革的过程。本文准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日本金融体制发生变革的原因,揭示变革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区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工业布局合理化和规范化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工业区形成后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生产力布局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在地域空间上提出的更加科学的客观需求。可以说,它是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活动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作为一个后发性赶超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对其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战后以来日本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无疑将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重振有其可资借鉴的意义。一、战后以来日本工业区的开发建设  战后…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马红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给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日本女性从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跨入现代生活的行列。不少女性依靠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进入80年代以来,行政改革成为日本国内的热门话题。 行政改革的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最终实现了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目标,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经济转入低速稳步增长,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行政体制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国际交往中,日本同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日本经济结构和市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在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陷于崩溃边缘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不长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对这种令人瞩目的“日本现象”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日本发展经济的政策指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9月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日本国内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些引入注目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8,(5):155-16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纽约市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制造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减少,而服务业的比重却在不断地增加。战后纽约这种"去工业化"和后工业产业集聚的现象,则是其后工业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和特征。在后工业经济时代,纽约市民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结构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诸多社会问题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1997年度甚至出现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负增长。泡沫经济的崩溃、政府对策的失误、日元贬值的“添乱”……日本国内外到处可以听到对日本经济的批评之声。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来讨论日本的发展经验,似乎不大合时宜。确实...  相似文献   

20.
“一场日本投资的新浪潮正在席卷美国。”就象60年代末以来潮水般地涌入美国的日本商品一样,日本企业家们现在又纷纷涌入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去办工厂了。不少美国人将此情此景与四五十年代美国工业资本大量输出、世界各地美国工厂烟囱林立的情况做对照,不免大发不胜今昔之叹。而日本人自己却在为这件事是祸是福而议论纷纷。本文拟在概括日本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的分析,就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做出评价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