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实中国的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信用缺失的经济原因,主要是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失信惩处机制不完善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要重建并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必须建立资信网络,规范市场信号,加大失信惩处,强化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信用体系是民间金融建设的基础工程。然而,现有的民间借贷信用体系却是不完善的。国务院就建立地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将成为构建此信用体系的强大推动力。在此契机下,应当重点从信用的投放、信用信息的开放与服务和信用风险的监管与控制三个方面构建民间借贷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民法学传统理论认为:担保物权的功能就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或曰债权的满足是担保物权存在的全部价值和目的,没有债权,担保物权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这个千古未变的信条是错误的。从理论上看,这种学说抹煞了信用和债在各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混淆了信用、债、担保物权之间的关系;从实证来看,担保物权的出现是由于信贷关系的发生,而非债权的发生,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中,都存在不以债的存在为条件的担保物权。从出现的时间看,物的担保制度早于债的制度。这表明,法律上的债的关系并非信用交易的唯一产物,它只是强制约束交易双方履约的一种法律设计。而担保物权不是针对债而发生的,它是为信用交易而发生的,因此它担保的是信用,而不是债。  相似文献   

4.
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的小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受次贷及欧债危机影响,国家政策对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效果也进一步凸显,我国小企业的融资及生存情况令人堪忧。结合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展开理论探讨,对小企业银行信贷、民间金融、商业信贷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建立第三方信用信息提供机构、加强政府干预、发展和完善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以缓解小企业融资约束难题。  相似文献   

5.
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信用销售正在成为企业销售的主要手段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除了传统的质量、价格和服务等竞争手段之外,交易方式已经成为新的竞争手段,信用交易渐渐成为潮流。良好的信用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赊销后坏账严重、账款拖欠时间长,平均坏账率高,很多企业为避免风险而放弃信用销售,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家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信”伦理思想,“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不仅是历代家法共同倡导的立身处世原则,还是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继承和传播诚信思想的过程中,家规起着将儒家精英们的抽象命题转化为民间话语的中介作用。在经济方面,家法既强调自身的诚实信用,也十分讲究运用法律手段提供信用保障。家法中体现的信用思想和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中国“信”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企业融资中的信用制度再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用制度再造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建立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本文从企业融资的信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入手 ,强调信用制度重建在当前企业融资实践中的特殊意义和迫切性 ,提出以建立企业债信文化、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执法力度等方面为重点再造企业信用制度 ,使商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在企业融资行为中发挥应有的约束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是关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政府信用危机,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进行政府信用的重构,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势必成为政府信用建设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8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七天,我国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信保正式成立。它通过国际通行的出口信用保险手段,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和出口融资保障。十年弹指—捆司,中国信保的专业品牌形象逐渐深入心,影响力不断加强。而福建信保也在十年间跨越发展,成为出口型企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管子》、《商君书》与《韩非子》三部法家经典著作蕴含丰富的国家信用观。法家呼吁建立国家信用,认为国家信用是国家法律得以贯彻的基础,对于国家建设、外交攻防具有重要意义。法家提出信先于法、法高于权、权为法用的原则,以及立法树信、执法固信、普法表信的国家信用建设方法。法家的国家信用观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推行依法治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争论的热点,但是各种有关"小产权房"的观点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对"小产权房"命名不准确、分类不合理,提出建立"集体用地流转制度"时忽略了其应有一定的限制。通过分析"小产权房"法律特征,赋予其法律意义上的名称"村镇集体土地商业住宅",进一步界定其为"建筑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销售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宅"。通过对"村镇集体土地商业住宅"的重新分类,提出对"小产权房"进行"分类规制"的建议,并提倡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同时强调给予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A+B学分制”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出发点,由着眼于“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A学分类课程与着眼于“多方位参与、重过程体验,促个性发展”的B学分类课程整合互动而形成的整体系统。这种课程体系解决了实施学分制带来的若干困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构建和运作这种课程体系需要推进分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体制、形成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新机遇与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规范组织机构、实现银行再造,利用信贷政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为应对市场利率化引发的风险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确处理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实现银行自身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区情民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江苏悦达集团经过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由一个5个人55元人民币的调煤小组一跃成为全国520户重点企业、江苏省规模企业前20强。研究其发展进程,不难发现江苏悦达集团的成功奥秘就是“悦达文化同心圆共振体系”的充分发挥。悦达文化同心圆共振体系由悦达文化物质层、悦达文化制度层、悦达文化精神层三者围绕一个中心点“5个人55元人民币”共同构成。深入其中,会深切感受到企业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小企业现有融资体系资金供给系统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补充系统缺位及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提出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机构体系 ,具体包括国有大银行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挥中小商业银行融资主力军作用、建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适度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非国有金融机构 ;二是建立并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 ;三是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朝贡"形式推展于东亚地区的"华夷秩序",经历过从"文野之别"到"国族主义"的漫长演变过程。与此相应,穿梭其间的亲缘关系网络亦经历了从紧密到松弛再到解体等次第演化阶段。其中,"自民族中心主义"和"利益中心主义",构成了秩序组建与解体的核心内情。  相似文献   

18.
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注重法律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强调法律要具有内在的价值精神.但是,荀子所强调的法律层面的治理,并不等于现代意义的"法治".而亚里士多德,则对"人治"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以其特有的理性主义的风格阐明了"法治"的必要性.两者比较,有助于我们理清"法制"和"法治"的内涵,更深入地理解"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客观条件。然而,当前在我国却存在信用不足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困惑、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行政改革不到位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提升信用水平,应建立信用制度和加强产权保护,建设法治政府和信用政府,大力营造"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其它经济成分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认识、体制和利益上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首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再认识 ,继而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