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对于要出境旅游的朋友来说,换汇出境消费和境外刷卡消费哪个更划算,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最近,记者就此采访了金融业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在境外美元区刷卡消费比换汇出境消费,至少有四大实惠.  相似文献   

2.
正能刷卡就刷卡信用卡在境内消费差别不大,但在境外就可能由于结算方式、币种、交易线路不同而差距很大,在境外购物时能刷卡尽量刷卡,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提取现金来使用。第一,旅游携带大量现金既不安全也很不方便;第二,如果在境外的ATM提取现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广西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是广西的重要产业。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和基于价格弹性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西旅游业入境旅游的影响,同时分析对出境旅游的影响,从而提出广西旅游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学术探索》2003,(11):22-24
2002年底以来,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中国国际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揽子货币,并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次调整引起了对于人民币更大的升值预期,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确实应当升值,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且贬值幅度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因此人民币对以摩根士丹利和汇丰银行估算权重值计算的一篮子货币是贬值的。然而,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和日元的升值幅度较大,而且以美元和日元结算的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了绝对大的比重,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了我国的进口价格,提高了出口价格。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币升值速度——兼对人民币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垂龙 《学术论坛》2006,(12):105-109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均具备刚性,导致人民币仍会保持持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金融风险等产生负面效应,但也会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权衡利弊,认为人民币升值过快是弊大于利,宜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文章还建议根据美元的不同走势来确定人民币的具体升值速度,并就未来几年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使外贸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国内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影响.外贸企业出口换汇成本规模和结构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合理核算出口换汇成本可避免错误报价导致管理部门对经营活动监督和国际收支出现偏差,对汇率形成冲击,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9.
境外资本流向逆转,一直是威胁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金融安全的突出因素.自2002-2007年,国际资本流动空前活跃,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也出现了境外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现象.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剧,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资本撤离现象.在短期资本流向上,中国也已经由前几年的"不明来源"转变成了"不明去向".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机下境外投资机构撤资回防、2008年下半年美元升值,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回落.但随着全球金融市场逐渐企稳、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新高涨,以及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境外短期资本重新"回流"中国的现象."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涌入也许是下一轮大规模资本撤离的序幕,境外资本流向逆转是中国经济金融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因素.为了有效地防范大量资本流向逆转,中国需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并实施审慎的资本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贸易条件、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摩擦等方面影响的具体分析,提出应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扩大内需的建议,以应对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参考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民币篮子中货币种类及其权重的合理假设,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中间指导价与“钉住”中间价显著相关。与“钉住”一篮子货币确定的汇率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指导价波幅小、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这其中有汇率制度本身的原因,也和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以及我国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在继续扩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后危机时代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政府和市场关注的焦点.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比较人民币升值、贬值和维稳的影响;从三角套汇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实践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巨额双赤字问题,美国政府邀请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家通过了旨在使美元对主要非美元货币有序下调的“广场协议”.随后,德国马克和日元对美元均升值100%左右;面对币值大幅升值,两国因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措施而“同途殊归”.20年后的美国再次为国内巨额双赤字问题困扰,这次它征讨的对象不再是日本和德国,而是中国.面对来自美国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有必要分析和借鉴“广场协议”中德国和日本应对马克和日元升值所采取的措施,进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而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断加剧,作为对外投资参与主体的对外投资企业直接承受着较大的汇率风险。文章以境外资产总额和对外投资存量较大的30家中国对外投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针对对外投资过程中使用得最多的三种外币——欧元、美元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运用双变量GJR-GARCH模型考察对外投资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对外投资企业存在显著滞后一期的汇率风险暴露,其中80%、60%和67%的企业分别面临人民币兑欧元、兑美元和兑日元的汇率风险暴露,且风险暴露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兑不同外币的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大部分企业受损于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这一严重形势面前,中国没有果断地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从而把通胀因素拒之门外或输出国外,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究其原因,是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夸大了人民币升值风险,致使舆论上下普遍讳言人民币升值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高速增长,9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实际增长11.8%;二是高通货膨胀率,全年消费物价上涨24.1%,零售物价上涨21.7%,今年上半年势头虽有所减弱,但通胀一直在高位运行;三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94年全年进出口2367亿美元,较上年增20.8%,在近年首次出现53亿美元的顺差.今年上半年出口又较去年同期增三成,创下了半年外贸顺差120亿美元的新记录,外汇储备猛增,上半年已达到630亿美元;四是人民币汇率坚挺,1994年1月1日并轨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为8.7:1,目前已上升到8.3:1左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从而汇率降低;汇率本身的升高会使进口增加、出口受限,不利于国际收支的盈余.然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高通胀下出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为阻止升值过快,中央银行投入巨额人民币,造成控制信贷规模的困难.高增长速度、高通货膨胀率、出口增长迅速而进口受到抑制,本币升值、国际收支盈余迅速增加,这诸多现象的同时存在,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少见的,用传统经济理论更难解释.如何看待当前高通胀下人民币汇率的攀升,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会怎样,这一走势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经济界所关注的,本文试从人民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喜刷刷”之后,持卡人切莫忘了还款,境外消费还款的问题相对复杂。对于未使用“自动购汇还款”服务的双币种国际信用卡客户而言,很容易出现自认为境外消费欠款已还清但实际未还清的情况。双币种国际卡分为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在境外的消费记入外币账户。有持卡人误认为两个账户是相通的,只要按照汇率往卡上打进相应的人民币就能还清外币账户的欠款。事实上,持卡人需要通知银行进行购汇,这样存入的人民币才能用于清偿外币账户的欠款。否则,下个月的账单会显示卡上外币欠款一分钱都没还。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此前部分国人担心因此出现出口受阻,而部分西方国家期望借此恢复贸易平衡.事隔两年,中国依然增长迅速,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迅猛.文章从微观角度从11个方面对于人民币升值后持续顺差背后的原因作了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宝成 《理论界》2007,(10):55-56
“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为此,必须采取经济的应对措施,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揭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必要选取典型区域、典型产业,深入分析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更应对汇率改革三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以期为汇率机制改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和提高出口企业承受力提供支持和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江苏机电业、纺织服装业为研究对象.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增速、每美元出口成本和出口利润率的影响等方面多维度呈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并对三家重点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情况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简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