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古语书面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在现代蒙古语口语中有弱化以至脱落现象。关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蒙古语的重音位置有关,蒙古语词重音在词首音节,所以词首音节短元音发音清晰响亮,非词首音节短元音就弱化以至脱落。现代蒙古语口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弱化以至脱落,主要与它们辨义功能的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派古音学者普遍认为,一个韵部中往往包含有多个不同主要元音的对立,而且元音还有长短的对立。但是,汉藏语系少数民族的诗歌押韵、《诗经》押韵以及《说文》谐声,都没有长短元音押韵的事例,只会偶见不同元音的韵母押韵。即便在有长短元音对立的语言里,新派古音学者所说的这些对立也不能鲜明地区分开来。《说文》的谐声系统、《诗经》的押韵系统以及少数民族的诗歌押韵系统均表现出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押韵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康方言一支的玉树话在长期的发展当中打破了藏语传统语法的一些规则.元音i和u融合;辅音的读音也有所变化;后缀音节变化,主要是弱化以及下加音素ra音的消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的音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的异同。本文的研究,首先是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主要由四个部分支撑下来:第一,维吾尔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二,西班牙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三,部分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第四,基于音节对比的分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维吾尔语有八个元音,西班牙语有五个元音,而西班牙语中的五个元音在维吾尔语中都有。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没有舌尖元音。2.西班牙语中可以有二合元音与三合元音,维吾尔语音节则没有。3.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有18个相同辅音,维吾尔语中的6个辅音在西班牙语中则没有,西班牙语中的14个辅音在维吾尔语中没有。相对维吾尔语来说,西班牙语中有较多的浊辅音。4.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音节中不能没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西班牙语中有流化现象,维吾尔语中则不发生流化现象。5.西班牙语没有摩擦音与非摩擦音,维吾尔语则没有牙齿摩擦音、腭鼻音、卷舌鼻音"?"、卷舌边音"?"。6.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都有元辅音组合,西班牙语的元辅音组合则很少。本文通过现代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比较,根据两种语言音节上的异同点,提出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一是讲解音节知识;二是根据音节知识讲解具体的语言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5.
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一般以音节为单位分开书写,也有书面蒙古 语的两个音节连写的形式。它是反映中世纪蒙古语复合元音和长元音的一种有规 则的拼写方式。  相似文献   

6.
实验语音学对现代蒙古语语音、语调教学影响显著。在语音教学方面,通过语音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测定现代蒙古语中元音和辅音的准确发音部位、音节的类型以及方言差异问题。在语调教学方面,语音的实验能够揭示现代蒙古语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即语调特征。我们应该努力把传统语音教学与语音的实验研究这两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提高蒙古语言研究的水平和教学质量,拓展蒙古语言研究领域,培养蒙古族语言研究和言语工程所需人才,更好地为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突厥语言的共时研究 在语音学研究领域,比较显著的进展有:(1)开始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方法分析语音。鲍怀翘、阿西木的论文《维吾尔语元音声学初步分析》是这一方面的开创性论文,其中提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开辟了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研究分析突厥语语音的新途径;(2)关于元音和谐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吴宏伟在《突厥语族元音和谐与附加成分元音并存——分立现象的关系》等论文中以大量诸突厥语的材料说明元音和谐不等于同化作用,而是语音搭配的客观规律,但从语言的历史演变来看,某些突厥语言的元音和谐,特别是唇状和谐,还应看作是同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传统语音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格局理论,进一步揭示东乡语单元音的语音特征.作者借助实验仪器设备和语音多功能分析软件3700,着重对有争议的单元音进行研究,分析其语图和元音声学参数,对东乡语单元音音位进行验证;利用元音共振峰F1、F2、F3的频率,按发音人性别不同分别绘制共振峰模式图、元音声位图以及元音格局图;从声学角度对比东乡语、蒙古语以及汉语普通话的元音格局.  相似文献   

9.
彝族诗歌的音律,从原文看与汉语诗歌相比有根本的不同,其基本形式是押包括韵母、声母、声调在内的音节.彝文文献长诗的音律,也是押的音节,是对一般诗歌押音节模式的灵活运用.在一个长诗文本中,交替着押不同的音节,且有时为行行押,有时为隔行押,有时为段尾押,有时为句首押,有时为句中押,使作品在音律上呈现出起伏变化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因此,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的各要素的关系均很密切。从语言的发展情况看,做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比语法、语汇更容易发生变化。我们找出一些同语义的达斡尔语和蒙古书面语的词汇,通过对它们的元音和辅音对应  相似文献   

11.
由民族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外国学者中国民族研究文库丛书,最近又推出一部新作。这就是由日本民族学者竹村卓二教授编著的《瑶族的历史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一书。该书由中国学者金少萍、朱桂昌两位先生翻译和审校。此书与由日本学者冈田宏二先生所著的《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堪称姊妹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学者率先采用了历史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开拓了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新路。他们把运用文献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共分为:第一篇 序论——瑶族社会的生态学…  相似文献   

12.
藏语在构词和构形中都有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轻读成分,如构词的词缀和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可以统称为附缀语素。甘孜话这些附缀语素都会与前面的词根或词发生语音的减缩变化,形成大量真性复元音和新的形态变化方式,出现复杂的历时和共时的语音和语法变化。这种减缩变化调整了语音和语法的格局,是甘孜话语音和语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方式和特征,也是藏语康方言中比较少见的现象,研究这种涉及语音和语法两方面的重要现象,无论对藏语或藏缅语言语音、语法的共时和历时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想很好地学习和研究藏语文,首要的是需懂得藏文的静发音位、字母声调及藏语文的变化。但是,这方面的论述内容深奥且涉及面很广,非本篇短文所能详述,在此,只能象从大海中取滴水似的从两个方面对早期的藏文静发音位、藏文字母的声调和藏语文的变化作一简要的介绍。第一藏文的静发音位和藏文字母的声调藏文是拼音文字,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关于藏文的元音和辅音的拼合方法,前、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的加写规则以及它们的语音强弱的变化情况等,在西藏的语音学  相似文献   

14.
当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社区发展动力时,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作为传统文化主要承载者和维护者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精英,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权力变化并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以三亚凤凰镇回族社区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旅游发展及冲突事件过程,从权力变化的视角探讨旅游发展对社区宗教精英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间接促进了村民对宗教权威的认同,强化了宗教精英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权;但在旅游引发的利益冲突中,宗教精英权力出现“外强内弱”的变化,传统权威被弱化,个人能力成为社区调解权力的基本支撑.宗教精英自身具有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旅游现代性带来的权力弱化,为进一步探讨如何破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延续间矛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化移入     
“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是指文化传统不同的社群遇到一起时所出现的种种变化,这一术语已广为美国人类学家所接受。英国人类学家以及受其影响的非洲,大洋洲、亚洲学者一般都把这方面的研究归结为“文化接触”。“文化移入”一词及由此派生出的概念与“文化接触”这一简单明了而又注重环境发生变化的术语不同,含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习惯用法认为“文化移入”是指文化的同化或一系列文化特质为另一系列文化特质所代替,就个人接触情况而言,或多或少是有这类文化移入的。在美国人类学家的著作中,对“文化移人”是适用于变迁结果还是适用于变迁过程,看法往往是明显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就藏语的三大方言,许多专家都认为卫藏、康巴方言有数量不等的复元音而安多方言没有这类韵母。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的语言材料,并通过和藏语其他方言的比较提出安多藏语有ua、ui、ue、ya、u等复元音,但这些复元音的出现频率、分布特征在不同地区的牧区话和农区话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青海境内的牧区话有ua、ui、ue、u;而农区话只有ua和ue;乐都话还有ya,其他地方又没有;甘南牧区话中有ua、ui、ue、u;夏河等地一般有ua、ue、u。其中ua、ui在牧区话中出现频率较高、分布较为普遍。安多藏语复元音中的介音u、y的来源和藏文的b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什么时候,远在云南之西的庐沽湖忽然成了各国人类学家钟情的地方。有学者说那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更有学者惊叹“原来人世还保留着一片最后的净地”,在他们醉心于沪沽湖畔摩梭人的母系社会文化遗风时,努力要做的就是破译这种文化密码。他们说,摩梭人管身旁的格姆山叫女山,管沪沽湖叫母海,摩梭人的家庭由母亲主宰,母亲的孩子永远不会分家,女儿不出嫁,兄弟不娶妻,实行走婚制度……。沪估湖的一切山水人文都飘动浓浓的母性色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有人认定摩梭人依旧沉浸在“创世之梦中”哩。 其实摩梭人早已把…  相似文献   

18.
最近喜读了覃圣敏研究员主编的五卷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这是一部共 2 84万 4千字 ,数十位中国学者和泰国学者经十几年合作完成的研究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划时代巨著。这部著作在广西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创造了几个第一 :是解放以后我国学者和友好邻邦学者合作研究出版的研究两个国家两个重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部多卷本学术著作 ;是中国学者和东盟国家学者合作研究出版的第一部多卷本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著作 ;是广西社会科学界近年来完成的一部卷数和字数最多、包含 (时间、空间和学科门类 )范围最广、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现…  相似文献   

19.
刘泓 《世界民族》1999,(4):77-78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举行座谈,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教授撰写的《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以下简称《火药桶》)一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形成了以下共识:一、解读科索沃现实,“此书在手,可不他读”大家认为,以往中国学者对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的研究十分有限,迄今为止,《火药桶》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和介绍巴尔干问题的学术著作。国外学者虽有不少著述,但像郝时远教授这样把科索沃问题放到巴尔干“火药桶”中去透视,将巴尔干问题置…  相似文献   

20.
从仪式到表演--恩施三岔"还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恩施三岔一带,有一种古老的还愿仪式,这种仪式保留了许多巫文化和傩文化因子.从其以祭祀为主的表演程式看,应该是处于前傩戏阶段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对我们认识人类的早期宗教信仰无疑有活化石般的价值.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政府的指导,学者、文化人和媒体的介入,还愿仪式正在发生变化,从祭祀仪式向娱乐性的表演演变,其故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也正在消失,其结果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