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指出了在古代巴、楚两个民族交错杂居的长江三峡地区 ,不宜用“巴楚文化”来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名称。因巴文化和楚文化各有特点 ,虽有一些相互影响或部分融合现象 ,但尚不构成一种新的文化 ,故仍不宜随意命名。同时 ,对“三峡地区是楚文化的摇篮”的提法 ,也认为不妥。对有的学者还用“巴楚文化”这一词汇来涵盖从古到今的地域文化 ,更觉不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察巴楚古俗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的祭祀舞蹈“於菟”(虎)舞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指出它与古代巴楚地区的崇虎尚巫之俗一脉相承。明初,江南一带(包括巴楚地区)的一部分汉人,来到青海同仁地区屯边守塞,其中不少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同时也将这一习俗带到青海同仁土族地区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久贬南方巴楚地区,其殊异的风物民俗在诗中多有反映,尤其对于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婚姻恋情、宗教节庆、自然景观、物产等方面探论深入,充分展示了刘禹锡诗歌的历史和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峡风物传说是三峡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峡民间文学又是在巴楚文化传统的沃土里滋长起来的,故而笔者认为,如能联系巴楚文化传统,从文化精神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三峡风物传说,不仅有助于从新的理论层面来认识和把握三峡风物传说的美学特色,亦可窥见巴楚文化的某些精神因素是如何内在地制约和影响三峡风物传说形成独特的美学品貌的。须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巴楚文化”并非两种文化称谓的并列,而是指春秋以至战国时期在荆楚与巴蜀交接之地(即长江三峡及周边地区)由巴、楚土著文化相互融会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域文化类型。由于学术界目前对这种区域文化的内涵、特质及演变过程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仍从一般的意义上使用“巴楚文化”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一、维吾尔族来源于丁零族维吾尔族名称在中国汉文史书上出现是很古的,远在公元前三世纪时关于丁零、丁灵、釘灵、狄历等不同译名记载,实际都是同名异译。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把这些名称记裁在史书的显赫地位,说明它远在公前元三世纪以前早已存在,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在春秋左传昭公元年经文就称:“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鹵”。据称大鹵就是太原地区,可见在远古丁零族就生活在我国北方了。在五胡十六国时的丁零大姓就有翟氏、鲜于氏、洛氏、仇氏、而以翟氏为最多。古代“翟”与“狄”通,可见古代狄的世系出自丁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测试对新疆220多名维吾尔族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习得汉语副词“再”、“又”、“还”、“也”的情况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并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其习得顺序。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对以上副词的习得存在一定的顺序,同时也有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格则勒诗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直传承至今诗歌种类之一.“格则勒”(G(a)z(a)l)一词源出阿拉伯文,原意为“调情逗爱”,也可译为“情诗”.这种诗体是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新疆地区,而被移植于维吾尔族诗坛的.“格则勒”是一种韵律严谨的格律诗体,每两行为一联,每首三至十三联不等.多数五至九联.首联两行同韵,以后隔行押韵,一韵到底.音律采用“阿鲁孜律”长短音节组合、变换,以求音调的铿锵和谐.每首的尾联,要求出现作者的名字或笔名.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之中以格则勒诗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是比较突出.18世纪维吾尔族文学史中有古穆纳木、诺比提、麦西胡里等杰出诗人.他们创作的《喀什噶尔》《和阗》《叶尔羌》等三首格则勒表达了崇高的爱乡——爱国主义精神,对新疆多民族文学和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该文主要从刺绣、服饰、音乐三个方面探讨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特色,认为这一地区较新疆其他地区回鹘文化保留得多一些,受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影响较小,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刻。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经典《福乐智慧》中表现出的天人和谐思想 ,根植于古代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有关“四素”、“七星”和“黄道十二宫”等朴素的自然观 ,兼容了中原儒家 (汉 )文化 ,尤其是宋代理学中的“天人和谐”理念 ,同时还传承了伊斯兰教中的代理制思想 ,既体现出作为穆斯林思想家的宗教信仰 ,又反映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巴楚民族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三峡地区作为古代两个民族争夺与交融的特定区域,他们对本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三峡沿江两岸大量的古民居建筑群,作为峡区古代文明遗存的有形实体,其集聚形态、建筑特征都留下了巴楚民族文化的强烈印记。通过对巴楚族源及文化关系的梳理,探究巴楚文化与该地区古民居艺术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揭示三峡地区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总结其艺术成就,为研究和保护三峡民居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历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法,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维吾尔族先后使用了六七种不同的历法。深入地研究这些历法,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很早的时代起,维吾尔族的祖先就开始用十二属相来纪年。现代维语中的“木且力”一词,即直接导源于远古时代的阿尔泰部落语言,意为“十二属相”。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十二属相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就已经产生了,它是由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的古代游牧部落首先开始使用的,十二属相的内容与经常出没于他们身边的动物及游牧经济相适应。后来,曾活动于阿尔泰山及其附近的许多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先祖都先后从这里吸收了用十二种动物名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从维吾尔族学生的谈话和作业上,常常可以遇到一些维语式的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的汉语句子,如“我饭吃了”、“我们跟前钱给”、“今天我学校去”等;还可以听到一些不明其意的词语,如“旁子”(房子)、“旁心”(放心)、“东旁红”(东方红)、“几西盆子”(知识分子)等。研究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对维吾尔族学生突破学习汉语的难点是大有帮助的。下面谈一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屈原字“灵均”进行新探 :巴楚二族根源相同———楚人本源在中原 ,北族南下形成楚族 ,屈原是楚人 ,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 ;廪君系巴人也是高阳苗裔 ,南下后形成巴族建巴国 ;巴楚二国相邻 ,巴楚文化交融互动 ,其经济文化等有很多相似处 ,楚子灭巴 ,巴文化四方扩散 ,楚文化吸收巴文化因子 ;巴文化始终予楚文化以深刻影响。屈氏家族深受巴文化浸染 :屈原生于虎年虎月虎日虎辰 ,字灵均———沿用廪君系巴人族号 :灵均———廪君———虎君。伏羲炎黄为远古羌戎虎氏族 ,屈原为黄帝远裔 ,居虎域 ,生辰属虎 ,与宗虎伏羲的夏禹、以虎为道号的老子李耳老聃有潜在的虎文化联系 ,荆楚文化以虎崇拜或虎图腾机制为内质。今土家族敬称虎为廪、在心理深层及文化节俗等方面认同屈原。长江中下游巴楚吴越皆有巴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新疆经济的发展和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过去的研究成果中,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著述较少,对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更是薄弱。维吾尔族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四届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计有维吾尔族人7214431人,集中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在新疆维吾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族名历代译写繁多。1934年,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呈文新疆省政府,请将“维吾尔”三字核定为汉文规范的维吾尔族名,新疆省政府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予以核准。  相似文献   

16.
对缔造伟大的祖国大家庭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从历史上探究其渊源,应该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就活动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域的“丁零”。约至公元四世纪,丁零又称为“高车”或“敕勒”,被认为是维吾尔族的远祖。这是历史学界基本上公认的论断。历史上活跃于南北朝时期的这个被称为高车或敕勒的古代民族(或部落集团),怎样由丁零演进,它的活动情况如何?特就名称由来、原始分布、迁徒发展、建立国家、邻族关系、社会经济以及与维吾尔族的渊源等问题,依据史料记载,后人的探索,自己的理解,试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巴、楚毗邻,人文互动;"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自上周迄今,巴文化与楚文化藉战争、商贸、移民等,在长江中上游文化带与武陵民族走廊文化带内,于长江主线与其支脉清江及武陵山脉、武山山脉构建的核心空间之中,混荣耦合为"巴楚文化"。"巴楚文化"作为"巴楚艺术"的子范畴,  相似文献   

18.
前秦时氐族散文家苻朗《符子》,集中体现老庄“无为”思想,并不乏文才横溢的寓言体散文之作。整体分析《全晋文》载清人严可均辑苻朗佚文,联系苻朗身世与所处国势,史文印照,尽显作为氐族贵族及亡国者的苻朗在“魏晋风度”之中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刘禹钖传》说:“禹钖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钖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钖之辞也”。朗州即今湖南常德市。刘禹钖任朗州司马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召回京师是元和十年(815)。武陵一带的夷歌,只是传唱于当地男女口中,究竟哪些是刘禹钖作的辞,已不易详考。刘禹钖《竹枝词》引中有“附于末”三字,查宋刊本《刘梦得文集》卷九末注云:“右已上词,先不入集,今附卷末”。可见这些《竹枝词》原曾考虑不收入集中的,则在朗州所作的夷歌辞,皆未入集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湖南桃源枫树乡作为中国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伊斯兰文化呈现出大力复兴与迅速衰落并存的矛盾格局:在村民“集体记忆”、民族优惠政策和民族精英的主观建构三者不断作用下,该地维吾尔族文化出现了大力复兴的现象;但同时由于生产方式转变导致的涵化与现代化使该地维吾尔族文化又呈现迅速衰落的态势。枫树维吾尔族文化呈现出的这一矛盾状况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解构与重构的必然,反映出在“文化超市”中民族文化既强化自身的特色,又与其他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